天天看點

中國研究發現!兒童支原體肺炎臨床表型,與這兩種白介素相關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基于中國臨床資料的重磅發現,或可為中國兒童MPP分型提供重要依據

整理 | 袁雪晴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MPP)是大陸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群獲得性肺炎,可以累及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和肺間質,對兒童身體健康的危害較大。作為一種異質性疾病,MPP的臨床表型及預後存在差異,給兒童MPP的臨床診療帶來一定難度。

近日,發表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影響因子13.2)上的一項研究[1]初步發現,血清IL-17A和IL-6與兒童MPP的臨床表型和預後相關。這可能為中國兒童MPP的分型及MPP新型治療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助力MPP所緻下氣道閉塞(LAO)的早期預防和治療,進而可能減輕大陸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後遺留LAO的沉重負擔。

“醫學界”很榮幸地邀請到了本篇研究的通訊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中心的趙順英教授和第一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中心的王亨醫師為此篇研究做精彩點評(點評附在文末,不要錯過哦)。

中國研究發現!兒童支原體肺炎臨床表型,與這兩種白介素相關

圖1 文獻截圖

疾病負擔沉重、治療措施局限,

亟需治療新政策

近年來,東亞地區兒童重症/難治性MPP病例的報道越來越多,尤其是在中國。中國兒童MPP病情相對更重,更容易發生LAO,且在2023年秋冬之際,中國兒童MPP迎來了大暴發,疾病負擔愈加沉重。

目前,MPP的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有研究發現,MPP臨床表型的差異可能與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的不同免疫細胞介導的免疫發炎反應,以及反應的不同嚴重程度有關。

細胞因子是反映機體免疫反應和發炎狀态的潛線上索,可作為分子标志物進行疾病評估。

事實上,已經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兒童MPP的細胞因子譜。然而,這些研究都集中在細胞因子對重症與輕症MPP的鑒别以及對輔助診斷MPP的應用價值上。很少有研究關注細胞因子表型(内型)和臨床表型異質性之間的潛在關聯。

此外,目前中國兒童MPP的主要治療方案為抗肺炎支原體藥物、不同劑量的糖皮質激素(GC)和支氣管鏡灌洗,但重症MPP遺留LAO的臨床困境仍未解決,故對于兒童MPP,可能需要基于不同臨床表型和内型的創新性幹預措施。

基于此,為評估兒童MPP的細胞因子譜,并分析特定細胞因子水準的動态變化與臨床表型和預後的關系,研究團隊開展了本研究。

MPP臨床表型及預後

與循環IL-17A和IL-6水準相關

本次研究作為一項前瞻性縱向真實世界研究,納入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中心臨床部二病區和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呼吸内科二病區住院的196例急性期MPP患兒。根據病程第6-10天的胸部影像學特征,這196例患兒被分為A、B、C組:

  • A組:肺大葉實變(至少累及半個肺葉)。根據病程後期影像學複查提示肺壞死的發生情況,進一步将該組分為A1組(肺組織未壞死)和A2組(肺組織壞死);
  • B組:彌漫性細支氣管炎,表現為小葉中心結節、細支氣管壁增厚、“樹芽”征和磨玻璃影;
  • C組:斑片影/雲絮影、局限性細支氣管炎或小于半個肺葉受累的肺實變。

随後,研究人員在多個時間點收集患兒血樣,并采用多重細胞因子檢測分析患兒入院後的血清細胞因子譜及其動态變化,再根據不同臨床表型進行聚類分析。

結果發現,該196例患兒的10種血清細胞因子中,IL-17A和IL-6的水準存在最明顯差異(圖2)。

中國研究發現!兒童支原體肺炎臨床表型,與這兩種白介素相關

圖2:病程第6-10天10種血清細胞因子水準總體分布的箱形圖(n=196)

此外,患兒的不同臨床表型與血清IL-17A和IL-6的不同水準存在相關性:IL-17A顯著升高主要與黏液高分泌引起的肺實變-不張和彌漫性細支氣管炎有關,而IL-6顯著升高主要與肺實變-不張繼發肺組織壞死有關。

進一步分析不同表型入院治療後的血清IL-17A和IL-6的水準及預後,發現在黏液高分泌引起的肺實變-不張和彌漫性細支氣管炎患兒中,GC不能有效抑制IL-17A的表達。此外,IL-17A持續升高可能與LAO相關。

發現細胞因子與兒童MPP臨床表型的關聯,

或為未來兒童MPP分型及治療新政策提供依據

本次研究重點關注在臨床正常診療中相對容易獲得的細胞因子,并發現IL-17A顯著升高與黏液高分泌引起的肺實變-不張和彌漫性細支氣管炎相關,而IL-6的升高更常見于肺實變-不張繼發肺組織壞死者,持續升高的IL-17A可能和LAO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黏液高分泌導緻的上皮損傷和氣道重塑可能是LAO發生的原因之一。是以,循環IL-17A水準可能不僅用于評估兒童MPP的病情嚴重程度,其持續升高還可能作為肺實變-不張和彌漫性細支氣管炎兩型患兒的潛在預後名額。

此外,本研究發現GC對IL-17A的表達抑制無效,這提示在未來面對肺實變-不張和彌漫性細支氣管炎兩型重症MPP患兒,或許需要針對IL-17A的靶向治療措施。

專家點評:

大陸兒童MPP臨床呈多樣性表型,不同表型的LAO發生率不同,意味着需要針對不同表型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是以,臨床需要歸納總結出兒童MPP的不同表現特征,并根據臨床特征進行個體化分型,以指導未來的精準治療,才能有效避免遺留LAO。本研究在對兒童MPP不同臨床表型的聚類歸納、總結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急性期的循環細胞因子譜(分子表型/内型),發現了循環IL-17A和IL-6與兒童MPP臨床表型和預後的關系,且激素治療可能無法有效抑制IL-17A的分泌。鑒于IL-17A與黏液高分泌和纖維化之間存在密切關聯,這提示對于上述特定臨床表型的患兒,可能需要加用靶向IL-17A藥物。

綜上所述,本研究可能為未來中國兒童MPP的分型提供分子水準依據,可能促進MPP治療政策的革新。

專家簡介

中國研究發現!兒童支原體肺炎臨床表型,與這兩種白介素相關

趙順英教授

  •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中心名譽主任,師從江載芳教授。
  • 擅長兒童呼吸系統疑難和罕見疾病的診治。
  • 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于核心期刊及SCI雜志共發表文章100餘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基金項目,執筆和參與兒童呼吸疾病診治的多項專家共識和指南。
中國研究發現!兒童支原體肺炎臨床表型,與這兩種白介素相關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下傳醫生站App即可檢視~

參考文獻:[1]Wang H, Zhang Y, Zhao C, Peng Y, Song W, Xu W, Wen X, Liu J, Yang H, Shi R, Zhao S. Serum IL-17A and IL-6 in pa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mplications for different endotypes.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4 Dec;13(1):2324078. doi: 10.1080/22221751.2024.2324078. Epub 2024 Apr 4. PMID: 38407218; PMCID: PMC10997354.

本文來源:醫學界感染頻道審稿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王亨醫師

責任編輯:向宇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内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内容的準确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學習更多臨床技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