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鋼琴為何在中國這麼火,以及鋼琴教育的問題

作者:琅琊書院筆記

鋼琴,學還是不學?(2)鋼琴為何在中國這麼火,以及鋼琴教育的問題

原創 Chairman Rabbit tuzhuxi 2024-03-29 08:21 廣東

兔主席 20240329

按:據說中國有2,000萬學鋼琴的兒童,那麼每幾個國小生中就有一個在學鋼琴,覆寫率之廣,滲透率之高,可能是全球之冠。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在步入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全社會尋求新質生産力轉型、新生代年輕人面臨未來空前激烈的人才競争的年代,中國家庭的課外教育資源投入還停留在一兩百年前的歐洲中産家庭,到底是否合理?我們的教育是否與時俱進?我們是否在讓自己的孩子做好準備?我們是否會讓孩子被時代淘汰?如果您的家庭正在糾結是否讓孩子學琴(包括鋼琴、小提琴等學習周期較長的樂器),歡迎參考本文觀點。

1.普通人家庭為什麼要學鋼琴?從18-19世紀的歐洲到當代社會

(上篇)鋼琴,學還是不學?(1)從19世紀的歐洲家庭到今日社會

2.鋼琴教育為什麼如此受到當代中國家庭的歡迎?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而中國人曆來注重教育,希望全方位提高子女的能力、素質,修養,掌握更多技能,自然的,音樂成為一個重點發展領域,而對大多數人來說,孩子學音樂最後就變成了學鋼琴。

本文無意也無力追溯鋼琴教育在當代中國的興起,隻是嘗試分享一些基于社會、曆史、文化層面的觀察。

1)兩個爆炸性文化現象

我記得,八零年代以後有兩個文化現象,這兩個現象在今天的影響力已經不大了,但在當時,可能幫助奠定了鋼琴産業在中國社會面的發展基礎。

第一個是“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Richard Clayderman)。

(2)鋼琴為何在中國這麼火,以及鋼琴教育的問題

他彈的曲子都非常簡單、易入耳,其中有一些是在古典作品基礎上改編的。這些音樂屬于“easy-listening”,在愛樂者看來屬于标準的流行音樂,和“嚴肅音樂”不沾邊。但在1980年代初,中國的精神文化資源還比較匮乏,克萊德曼進入中國後馬上就收割市場,獲得了空前的商業成功。

我認為這背後另外還有一條極其重要的因素:克萊德曼是個金發碧眼的帥哥,完全“抓住”了當時中國人對西方美男的想象與憧憬。我們設想,換一個深色頭發、深色眼珠、長相有點類中東的東歐猶太人鋼琴家過來,是不可能達到這個效果的。克萊德曼是以被偶像化,稱為“鋼琴王子”,從此,鋼琴與英俊、優雅、風度、高雅、浪漫、高貴、貴族、文明等概念牢牢地綁定在一起。無數的母親“愛”上了克萊德曼,希望把自己的兒子打造成舞台上的“鋼琴王子”。而人們也隻聽說過有“鋼琴王子”,沒聽說過有“大提琴王子”,更沒有什麼“架子鼓王子”。這就是文化符号。

大概就是這個感覺,同學們體會一下。

應該說,在中國社會普及鋼琴方面,克萊德曼的曆史影響無人可以超越。

第二個是《傅雷家書》。如果說克萊德曼的影響力是社會面的話,《傅雷家書》主要影響知識分子家庭。

(2)鋼琴為何在中國這麼火,以及鋼琴教育的問題

《傅雷家書》是大翻譯家傅雷在1954年到1966年5月 期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這本書在1981年出版,出版後即成為轟動的文化事件。這本書對198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很大:傅雷的愛子情深,作為頂級知識分子,給孩子提供的精神交流與教育引導,再結合他和妻子晚年所經曆的時代悲劇。這本書裡有大量關于音樂與藝術、文學的探讨,其中音樂又特别重要,因為傅聰在海外深造鋼琴,傅雷又是資深愛樂者。這裡,傅聰的作用也很重要,他是一個成功的鋼琴演奏家,21歲(1955年),在最年輕帥氣的時獲得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第三名以及“瑪祖卡”最佳演奏獎,正符合國人對“鋼琴王子”的想象。

(2)鋼琴為何在中國這麼火,以及鋼琴教育的問題

克萊德曼與《傅雷家書》為鋼琴事業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精神文化基礎。許多圍繞鋼琴教育的文化符号都可以向前追溯到這兩個文化現象。往後,文化現象也“後繼有人”,像李雲迪、朗朗的成功(可能尤其是李雲迪)——都是進一步推普鋼琴教育的文化現象。

但話說回來,鋼琴教育事業在中國發展又是必然的,因為中國人注重教育,而音樂教育又是教育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兩個文化現象起到的作用,一方面是加速鋼琴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也突出了鋼琴在諸多樂器中的相對地位。

2)産業化、專業化、成體系、主流、安全

網搜顯示,中國學琴的兒童有2,000萬,世界第一。這背後,從鋼琴的生産,鋼琴教育、培養、評級、競賽及表演體系,是一個巨大的産業體系與生态系統。

大部分家長是抱着精修一門樂器的理念去給孩子挑選“賽道”的。挑“賽道”時可能會考慮幾個因素:

——是否成體系,有充分、廣泛可及、可持續的配套資源;

——是否有系統性、可量化的評估、裁定、考級體系;

——是否能與主流教育銜接(例如作為“藝術特長”加分的可能性);

——是否為主流社會所接受和認可(例如鋼琴可能遠比架子鼓獲主流社會認可)

——是否是為主流賽道、大賽道,學習有同伴、有圈子、有可比;

——是否能夠指向其他音樂領域(這時,鋼琴在音樂中的地位有如素描在美術);

——是否能夠長期存在,而非一時風潮。(相比之下,薩克斯風之類的有點像“一時風潮”)

相比其他樂器,鋼琴有明顯的優越性。中國人有從衆、随大流的習慣,大家都學鋼琴,那麼學鋼琴肯定是沒錯的。從安全角度出發,家長也會選擇讓孩子學習鋼琴。并且鋼琴産業是成規模成體系的,在任何一個城市角落都能找到鋼琴老師。鋼琴産業覆寫面廣,攬收的學生自然也多。

中國2,000萬學琴兒童,是一個無比巨大的産業。無數家長和孩子将時間精力資源投入到鋼琴學習中。孩子鋼琴教育體系發達的一個看不見的側面因素,是“擠出”其他的愛好與特長教育,即家長想給孩子學别的也不知道該學啥,出于安全可持續的考慮,轉來轉去還是學鋼琴。

3)“一舉多得”、“一石多鳥”、“一勞永逸”

這是相對其他業餘特長愛好教育教育訓練而言的,認為學鋼琴能夠同時滿足多種教育需求:

——認為能夠掌握一門終身收益的技能和才藝

——認為能夠提供娛樂功能(閑時可以彈個曲子自娛自樂,比旁的娛樂方式可能還健康);

——認為能夠具備展示性、表演性(“登台演出”);

——認為能夠提升孩子的智力;

——認為能夠提升孩子的審美、音樂性、文化、修養;

——認為能夠提升孩子的吃苦耐勞、堅韌、耐性、毅力等意志,體驗汗水換來的成功;

——認為能夠“填補”孩子大段“時間空白”(學琴賽道長,需要長時間的專注與投入);

——認為能夠提升孩子和家庭得到的社會認同——“今天孩子要學琴”。“喲,你們家裡有鋼琴,你孩子會彈琴呀”。這一點,往不好了說,就是滿足一點點的“虛榮心”;

——實作一個“夢想”,很多父母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音樂教育,就希望孩子能夠學點音樂,掌握一門樂器,甚至走上舞台。父母希望讓孩子填補自己當年的“遺憾”,讓孩子替當年的父母了卻學琴的“夢想”。

諸如此類種種。父母們認為,孩子隻要專注學琴,就是走上了一石多鳥、一舉多得、一勞永逸的陽光大道。

4)鋼琴對兒童的“友好”,及父母的引導與暗示

鋼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樂器:作為鍵盤樂,隻要按鍵就能發聲,音色持續、穩定,也不需要彈奏者具備音準能力。

鋼琴對兒童特别“友好”:鋼琴是最容易讓三、四歲小朋友發出聲音的樂器。你給小朋友一把小提琴,一把吉他,一個單簧管,一把口琴,他是弄不出什麼像樣的聲音來的,但鋼琴卻可以很容易地彈來彈去,是以鋼琴是最适合孩子的“第一個樂器”。要指出,鋼琴不僅僅對孩子友好,對于沒有接受過音樂教育、不熟悉樂器的成人來說也很友好:因為它就是這麼一種看似非常簡單的樂器。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音樂,這時會發現,适合低齡兒童學習的樂器很少,鋼琴是最合适的,而如果想利用這段時間學樂器的話,隻能學鋼琴,并且學琴很快就會有成效:它可能是最容易讓低齡兒童完整演奏一首曲子(甚至是略有複雜性的曲子)的樂器。

(2)鋼琴為何在中國這麼火,以及鋼琴教育的問題

兒童容易對鋼琴表現出“興趣”:鋼琴是最容易讓三、四歲甚至更小的小孩子表現出“興趣”的樂器。請注意,這個“興趣”不一定代表孩子具備音樂天賦,不一定代表孩子有與生俱來的音樂性,不一定代表孩子一直會被音樂所吸引——他有可能隻是把這個東西當做玩具,覺得很好玩而已。這時,望子成龍的父母一般會過度解讀,認為孩子可能有天賦,并且給予大量的暗示:“你喜歡鋼琴吧?”“喜歡”;“你想學鋼琴麼?”“想學”。經過暗示和引導,父母幾乎肯定可以從孩子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後“入坑”。很多父母不了解的是,普通的興趣并不代表天賦;高強度的訓練很可能不是在開發天賦,而是在破壞有限的興趣。

換個角度就特别容易了解了:如果你的工作是兒童音樂學校的銷售,要你去銷售一個面向低齡兒童的樂器課程,你覺得哪個樂器最容易銷售?很可能就是鋼琴:

“你看,你的孩子很喜歡鋼琴呀”,“你看他彈琴多開心呀”,“你的孩子彈琴會有天賦”。“真的,他有靈感的,和别的孩子不一樣”。“你看他的手,特别适合學鋼琴”,“你這孩子天資好,不練真的可惜了呢”,“你可以先報個班試一試”。

都是營銷話術,但都妥妥地切中了要害。

5)獨立、自主、便利

鋼琴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獨奏,“獨自撐起一個舞台”,學琴就是自己學自己的,獨自修煉、修行,從彈奏簡單的曲子到複雜的曲子,不斷精進。整個學習的路徑、強度、節奏都可以自行把握,演奏也可以獨自進行,不需要依賴他人。這讓學琴的人覺得有很強的自我把控性、主導型、私密性和便利性。

但我在後面要講到,未來時代,孩子更需要培養的能力是人際溝通能力、社會能力等“軟技能”。這樣的話,鋼琴學習的一些所謂便利和優點,在未來恰恰可能會變成缺點。

6)“崇文”(而非“尚武”)

如果我們簡單的把業餘愛好歸為“文”或“武”的話,我想中國父母還是更加的“崇文”,即希望孩子提高文化方面的修養和造詣、培養溫文爾雅的氣質。相比之下,搞戶外運動,“日曬雨淋”,“打打殺殺”,“孩子以後都坐不住了”,“搞不好還容易受傷”。很多人認為鋼琴指向的是文化,需要的是智力,代表的是“文”,崇尚的是“靜”,培養的是耐心,鍛煉的是沉穩,而這些品性和能力似乎都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學校課業。

這種文化傾向也使得許多父母選擇讓孩子學習樂器,而在諸多樂器中,鋼琴又是最具文化象征的,牢牢地與人們向往的各種文化品性與氣質(文明、優雅、高貴)綁定在一起。

以上,就是鋼琴教育在中國蓬勃發展要原因。事實上,很少有父母是為了讓孩子謀一門生計而學習鋼琴的。對廣大城市中産家庭的父母來說,讓孩子學鋼琴,其實代表着他們對許多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

但時代變了。2,000萬人學鋼琴是否是合理的?這些教育資源如果導向其他專業愛好,會不會對社會的現在和未來帶來不同的結果?現在,我們極有必要結合環境的變化,重新審視鋼琴教育。

3.鋼琴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

據說中國有2,000萬學鋼琴的兒童,那麼每幾個國小生中就有一個在學鋼琴,覆寫率之廣,滲透率之高,可能是全球之冠。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在步入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全社會尋求新質生産力轉型、新生代年輕人面臨未來空前激烈的人才競争的年代,中國家庭的課外教育資源投入還停留在一兩百年前的歐洲中産家庭,到底是否合理?我們的教育是否與時俱進?我們是否在讓自己的孩子做好準備?我們是否會讓孩子被時代淘汰?

1)一兩百年前的時代背景已經不複存在:鋼琴教育的普及發生在19世紀歐洲,而當時的人之是以進行鋼琴教育是有很強的實用性需求的,而一兩百年過去了,人類科技急速發展,生活與原來完全不同,鋼琴所具備的實用性、社交性、娛樂性等功能場景基本不複存在(具體可參考上篇文章《鋼琴,學還是不學?(1)從19世紀的歐洲家庭到今日社會》

2)學習周期長,投入大:小朋友一般需要從學前或國小階段開始學琴,普通人練到10級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具體取決于個人的天資禀賦、老師的教學水準、學習方法、每日練習時間等。這是一個相當長的學習周期(特别考慮到每周都要上數次課,每天都要堅持練琴)。如果孩子沒有其他要學的技能,就挑一門專業,那專注學一個鋼琴是可以的。但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孩子需要掌握更加豐富的技能才可能适應未來競争,而考慮到聯考的重壓,課外興趣學習基本隻能在高中以前進行,很多人到國中階段就開始放棄。這時就必須考慮:在國小階段,這麼多的時間,隻是為了學琴,到底是否是一個合理的資源投入?除了學琴外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機會成本)?

(2)鋼琴為何在中國這麼火,以及鋼琴教育的問題

3)各種課外學習機會越來越豐富,凸顯鋼琴學習的投入産出比問題:學琴确實可以提升某些能力和素質,但稍加分析會發現,這些能力可以被“分解”,替換成耗時更少、效率更高、體驗更豐富、形式更多元的其他學習内容,并不需要去學琴。舉例:

——欣賞音樂、情感賦能:上音樂欣賞課就可以了,不用通過練琴去實作;

——掌握樂器:學樂器也不一定要學鋼琴,可以嘗試學習周期更短的(多個)樂器;

——堅韌、自律、耐性、意志:學其他東西也能實作,例如舞蹈、運動;

——藝術文化水準:上文化課、藝術課即可。而且應當指出,練琴其實是培養身體記憶,更像學體育(隻不過還缺少了體育帶來的強身健體功能)。學琴本身并不能自動幫助提升文化水準。學琴是學琴,文化課是文化課,不能劃等号。

——提升智力:例如有人認為,學琴能夠提升智商,提升數學能力及其他課業能力。如果目的是提高數學水準,那直接學數學不就可以了麼?還有大量的STEM類課程,難道不是更加直接有效麼?還有人很看重鋼琴帶來的身體協調能力,例如使用左右手。首先如果你的孩子是天生左撇子,就不需要通過學琴來練右手了,他每天都得被迫用右手;其次,許多身體運動/體育運動都需要左右協調、全身協調,學琴從來不是唯一路徑;

4 4)學琴無法幫助孩子掌握與時俱進、适應未來社會所需的關鍵技能。新一輪科技革命是人工智能革命。未來社會的人才競争将極端激烈。那麼孩子們在未來需要掌握哪些核心能力?AI及科學素養、系統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人際交往和社會合作能力等(參考筆者文章《AI時代的三大能力(暨教育目标)——關于AI與教育的問答》學琴與這些技能的對應性是非常弱的,确切地說是完全脫節,基本毫無關系。如果要比較其他特長愛好的話,那麼繪畫對創造力的培養遠遠大于學琴;團體運動對人際交往及社會合作能力的鍛煉也是學琴完全無法比較的。現在已經有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為未來時代感到焦慮。這個時候,當然應該讓孩子将有限的時間精力投資到能夠更好适應未來的能力建設上,而不是重複一兩百年前歐洲中産家庭的教育模式;

(2)鋼琴為何在中國這麼火,以及鋼琴教育的問題

5 5)“入坑易、出坑難”:沉澱成本與路徑依賴:不少孩子學琴兩到三年就會開始進入瓶頸期,大多情況是孩子缺乏天資禀賦及興趣,進步速度減慢。這個情況伴随學業加重會越來越明顯。這時家長就會面臨選擇:是否應該改換賽道?但鋼琴學習周期長,強度大,有明顯的沉澱成本,不少家長會認為如果都“學到這份兒”上了,放棄就是“半途而廢”、“前功盡棄”,并認為如果同意讓孩子放棄的話,将不利于孩子磨練堅強的意志與品格。這時,很多家長有很強的動力敦促孩子一路堅持下去。結果,孩子又十分痛苦的掙紮學習了幾年,也有在付出相當代價後完成了終極考級的。這确實是成就,但也是付出了很大代價、放棄了很多東西取得的。人們無法評估花這麼多時間功夫學琴考級背後的機會成本。這些問題,在過去可能不用考慮,但在步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對未來人才競争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則必須加以考慮。

那鋼琴能不能學呢?當然是可以學的,不排除“入坑”,但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以及對“坑”本身有充分的了解,謹慎“入坑”,并且能進能退,能夠随時“出坑”。是以,下篇我們将探讨,什麼樣的孩子适合學琴,以及讓孩子學琴,父母應當具備一個什麼樣的狀态。

(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