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生态安全需要林業部

作者:護林人

國家生态安全需要林業部

作者:劉慎元 齊聯 賈達明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2007年3月7日

對于林業來說,1998年是一個分水嶺。 這一年夏天,長江、嫩江怒吼,特大洪水南北夾擊,在空前的生态災難中,全黨和全國人民對林業的認識發生新的曆史性飛躍,全社會加強林業建設、改善生态環境的呼聲高漲,黨中央、國務院對林業生态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以前所未有的氣魄和力度投入數千億元,上馬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此後釋出的《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更是對林業作出了新的、全面的科學定位:“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

曾經有人戲言:如果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水提前幾個月到來,結果會怎樣?

因為,在1998年3月10日,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林業部降格為國家林業局。

在林業部改組為國家林業局之後,各級林業部門按照中央的部署,克服困難,負重前行,團結一緻,奮力開創着林業事業的新局面。

但是,大陸生态極度脆弱且整體惡化趨勢還未有效遏制的嚴峻形勢,與林業行政管理機構被削弱的效應互相影響,由此帶來的許多問題已開始逐漸顯現。

從2001年開始,每逢兩會,代表委員們建議恢複林業部或國家林業局升格為國家林業總局的呼聲就不絕于耳。

每年都要做的一件事

全國政協委員王志寶說,關于今年的提案,我想了好幾個,其中,國家林業局升格問題肯定是要提的。這是我年年都要辦的一件事情,自從林業部被降格為國家林業局後,我已連續7年送出這樣的提案。

王志寶委員說,為什麼老提這個提案?因為中國的生态建設任務這樣繁重,絕不像社會上一般人所認識的林業就是刨坑栽樹造林,中國的林業部門管理的範圍很廣,涉及造林綠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自然保護區管理、荒漠化治理、濕地保護管理等許許多多領域,承擔着維護國家生态安全、促進經濟與生态協調發展的重大使命。正如回良玉副總理最近所指出,林業作為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産業,林業的功能在不斷拓展、效用在不斷延伸、内涵在不斷豐富,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任務越來越繁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林水利工會原主席王萍說,我們已連續6年提案建議恢複林業部或把國家林業局升格為國家林業總局,這個問題今年我們還要繼續提。生态建設不是一個部門的事,而是全社會受益的事。就中國的生态系統來說,無論是有效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防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保護生物多樣性,還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态産品需求,從確定大陸生态安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角度看,都迫切需要恢複林業部,或者将國家林業局升格為國家林業總局。因為國家林業局受規格的限制,組織号召能力與所承擔的任務不相适應,小馬拉大車,緻使中央對林業工作的部署難以得到及時落實和有效實施。

國内外教訓前車可鑒

對于有人提出歐美等發達國家都沒有單獨設定林業部的說法,王志寶委員說,現在很多開發中國家在機構設定時盲目效仿發達國家,不切實際地和發達國家搞接軌,出現了很多很嚴重的問題。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經濟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了,他們的森林恢複、保護和林業發展已經完成了曆史任務,該造林的地方都造上林了,生态保護得相當好了,他們完全可以不單獨設立林業部。但像中國這樣的開發中國家,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木材需求量逐年上升,森林資源嚴重不足,自然生态極其脆弱,而且還在遭受嚴重破壞,這也是造成世界林業整體下滑、全球生态環境不斷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世界上每年減少森林1000多萬公頃,這也是開發中國家效仿發達國家削弱林業管理的結果。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在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大陸林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林業承擔的任務比任何國家都繁重。但是,大陸目前的林業機構規格低,已經難以承擔國家賦予林業的重大任務。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倪豪梅說,大陸的曆史經驗教訓也充分證明,林業事業的發展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機構來保證。新中國建立以來,大部分時間都設有國家林業部,且機構一直比較穩定,林業事業也穩步發展。1970年至1978年,農、林合并改組為農林部,地方林業機構也随之并入農、林廳局,林業機構受到嚴重削弱,其權威性大大下降。由于林業工作排不上隊,造林綠化停滞不前,森林資源遭受嚴重破壞,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森林覆寫率由12.7%下降到12%,相當于減少森林面積近7萬平方公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複了林業部,林業機構從上至下得到了加強,林業事業才開始回升。這個事實充分說明,穩定、權威的林業機構,對于林業事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正是從這個角度考慮,我已連續多年提案建議恢複林業部。

林業工作體系要強化

倪豪梅委員曾于2000年對青海、新疆、甘肅、廣東、江蘇、海南等6個省區做過調查,深感林業行政管理機構的調整與林業部門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和難度很不适應,給林業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一是林業工作的難度增大,工作的權威性下降。一些地方政府在執行上級部門的檔案時,遇到工作交叉或工作安排沖突時,認為部委檔案比直屬機構檔案的效力強,将林業工作往後推,甚至個别地方的林業部門召集部門之間的護林防火協調會都很困難。二是林業的社會地位下降,上司力量削弱。一些地方在幹部配備、工作安排上首先考慮部委系統,将林業部門這類被削弱的部門往後放;林業系統的一些幹部職工也認為林業屬于撤并部門,不少幹部職工情緒不穩,人心思動。三是地方林業工作體系被大大削弱。在市、縣政府機構改革中,由于林業部變成了國家林業局和受部門機構設定的限制,多數市、縣往往隻能按照上下對口的原則設定林業機構,整個林業工作體系被大大削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秘書長張皎說,加快國有林區的改革,牽涉到社會各界的各個部門、各個方面,個中關系錯綜複雜。作為副部級機關的國家林業局在協調指揮方面顯得力量單薄,困難重重。林業部降格為國家林業局後,林業的社會地位和工作職能大大削弱,不足以完成國有林區所承擔的大量社會性工作,給國有林區的進一步發展和改革留下了諸多難以估量的隐患。為加強林業工作的協調和指揮,加快國有林區的改革步伐,穩步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十分需要盡快将國家林業局恢複為林業部或先升格為國家林業總局。

林業需要超正常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蔡述明說,由于林業建設是面向億萬群衆的社會事業,情況複雜,責任重大,國家對林業生态建設空前重視,是以,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林業行政機構來組織發動,采取超正常辦法尋求林業的大發展。為此,建議強化林業行政管理機構,盡快恢複林業部或将國家林業局升格為國家林業總局,各省相應成立林業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在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就提出,林業部門是實施生态環境建設的主要部門,這是公認的。由于林業部門承擔的任務重,涉及面廣,既要與廣大基層和千家萬戶打交道,又要對林産業的發展進行指導,加強林業主管部門的地位顯得很重要。是以,我們已連續幾年建議恢複林業部的建制或把國家林業局升格為國家林業總局,這對今後全國生态建設将會大有好處。

倪豪梅委員曾在2001年的兩會上就提案建議,将國家林業局恢複為林業部,作為國務院的一個組成部門,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她說,生态環境建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林業建設具有鮮明的公益性,林業的公益性又決定了林業不可能靠市場調節和利益拉動,而必須由具有高度權威的政府機構來組織推動。森林資源管護任務越來越重,依法防止和打擊亂砍濫伐森林、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侵濫占林地等違法犯罪行為的難度大大增加,決定了林業行政管理機關亟待加強。從國民經濟的構成看,林業還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産業,但是,今天的林業已遠不是一個單純的基礎産業,更不僅僅是大農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已經發展成為生态環境建設的主體,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主體,必須依靠政府的強力支援和管理才能健康發展。

國家生态安全需要林業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