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家生态安全需要林业部

作者:护林人

国家生态安全需要林业部

作者:刘慎元 齐联 贾达明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07年3月7日

对于林业来说,1998年是一个分水岭。 这一年夏天,长江、嫩江怒吼,特大洪水南北夹击,在空前的生态灾难中,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林业的认识发生新的历史性飞跃,全社会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高涨,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生态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力度投入数千亿元,上马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此后发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更是对林业作出了新的、全面的科学定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曾经有人戏言:如果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提前几个月到来,结果会怎样?

因为,在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林业部降格为国家林业局。

在林业部改组为国家林业局之后,各级林业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克服困难,负重前行,团结一致,奋力开创着林业事业的新局面。

但是,大陆生态极度脆弱且整体恶化趋势还未有效遏制的严峻形势,与林业行政管理机构被削弱的效应相互影响,由此带来的许多问题已开始逐渐显现。

从2001年开始,每逢两会,代表委员们建议恢复林业部或国家林业局升格为国家林业总局的呼声就不绝于耳。

每年都要做的一件事

全国政协委员王志宝说,关于今年的提案,我想了好几个,其中,国家林业局升格问题肯定是要提的。这是我年年都要办的一件事情,自从林业部被降格为国家林业局后,我已连续7年提交这样的提案。

王志宝委员说,为什么老提这个提案?因为中国的生态建设任务这样繁重,绝不像社会上一般人所认识的林业就是刨坑栽树造林,中国的林业部门管理的范围很广,涉及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荒漠化治理、湿地保护管理等许许多多领域,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大使命。正如回良玉副总理最近所指出,林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效用在不断延伸、内涵在不断丰富,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原主席王萍说,我们已连续6年提案建议恢复林业部或把国家林业局升格为国家林业总局,这个问题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提。生态建设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受益的事。就中国的生态系统来说,无论是有效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从确保大陆生态安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角度看,都迫切需要恢复林业部,或者将国家林业局升格为国家林业总局。因为国家林业局受规格的限制,组织号召能力与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小马拉大车,致使中央对林业工作的部署难以得到及时落实和有效实施。

国内外教训前车可鉴

对于有人提出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没有单独设置林业部的说法,王志宝委员说,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机构设置时盲目效仿发达国家,不切实际地和发达国家搞接轨,出现了很多很严重的问题。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经济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他们的森林恢复、保护和林业发展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该造林的地方都造上林了,生态保护得相当好了,他们完全可以不单独设立林业部。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木材需求量逐年上升,森林资源严重不足,自然生态极其脆弱,而且还在遭受严重破坏,这也是造成世界林业整体下滑、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上每年减少森林1000多万公顷,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效仿发达国家削弱林业管理的结果。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陆林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林业承担的任务比任何国家都繁重。但是,大陆目前的林业机构规格低,已经难以承担国家赋予林业的重大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倪豪梅说,大陆的历史经验教训也充分证明,林业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机构来保证。新中国建立以来,大部分时间都设有国家林业部,且机构一直比较稳定,林业事业也稳步发展。1970年至1978年,农、林合并改组为农林部,地方林业机构也随之并入农、林厅局,林业机构受到严重削弱,其权威性大大下降。由于林业工作排不上队,造林绿化停滞不前,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森林覆盖率由12.7%下降到12%,相当于减少森林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林业部,林业机构从上至下得到了加强,林业事业才开始回升。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稳定、权威的林业机构,对于林业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已连续多年提案建议恢复林业部。

林业工作体系要强化

倪豪梅委员曾于2000年对青海、新疆、甘肃、广东、江苏、海南等6个省区做过调查,深感林业行政管理机构的调整与林业部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难度很不适应,给林业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一是林业工作的难度增大,工作的权威性下降。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上级部门的文件时,遇到工作交叉或工作安排冲突时,认为部委文件比直属机构文件的效力强,将林业工作往后推,甚至个别地方的林业部门召集部门之间的护林防火协调会都很困难。二是林业的社会地位下降,领导力量削弱。一些地方在干部配备、工作安排上首先考虑部委系统,将林业部门这类被削弱的部门往后放;林业系统的一些干部职工也认为林业属于撤并部门,不少干部职工情绪不稳,人心思动。三是地方林业工作体系被大大削弱。在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由于林业部变成了国家林业局和受部门机构设置的限制,多数市、县往往只能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设置林业机构,整个林业工作体系被大大削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张皎说,加快国有林区的改革,牵涉到社会各界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个中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副部级单位的国家林业局在协调指挥方面显得力量单薄,困难重重。林业部降格为国家林业局后,林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职能大大削弱,不足以完成国有林区所承担的大量社会性工作,给国有林区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留下了诸多难以估量的隐患。为加强林业工作的协调和指挥,加快国有林区的改革步伐,稳步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十分需要尽快将国家林业局恢复为林业部或先升格为国家林业总局。

林业需要超常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蔡述明说,由于林业建设是面向亿万群众的社会事业,情况复杂,责任重大,国家对林业生态建设空前重视,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林业行政机构来组织发动,采取超常规办法寻求林业的大发展。为此,建议强化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尽快恢复林业部或将国家林业局升格为国家林业总局,各省相应成立林业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就提出,林业部门是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部门,这是公认的。由于林业部门承担的任务重,涉及面广,既要与广大基层和千家万户打交道,又要对林产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加强林业主管部门的地位显得很重要。因此,我们已连续几年建议恢复林业部的建制或把国家林业局升格为国家林业总局,这对今后全国生态建设将会大有好处。

倪豪梅委员曾在2001年的两会上就提案建议,将国家林业局恢复为林业部,作为国务院的一个组成部门,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她说,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林业建设具有鲜明的公益性,林业的公益性又决定了林业不可能靠市场调节和利益拉动,而必须由具有高度权威的政府机构来组织推动。森林资源管护任务越来越重,依法防止和打击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侵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难度大大增加,决定了林业行政管理机关亟待加强。从国民经济的构成看,林业还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但是,今天的林业已远不是一个单纯的基础产业,更不仅仅是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已经发展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主体,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支持和管理才能健康发展。

国家生态安全需要林业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