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作者:南柯紀實

前言

左家拳是清代著名镖師山西文水人左昌德創立的一個拳種,拳械内容豐富,其中,面掌、彈腿和雙鈎堪稱“左家三絕”。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左家拳因左昌德始創而得名。左昌德自幼跟随通曉國術的父親左文法習武并得家父的真傳。道光五年,十七歲的左昌德随父進京經營車鋪,并被長眉和尚收為弟子,苦練九年後,功成。

通過相關記載可以看出,左家拳創始人在少林拳以及其他拳種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參悟,于清朝年間形成左家拳。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左昌德

崇禮重教,拳禅一體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左昌德的車鋪經營不善倒閉,從此浪迹天涯因抱打不平打死了人一度被官府緝拿,後在父親好友張德茂的幫助下來到蘇州,并幫其經營镖局。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從此,左家祖孫三代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行镖生涯,由于武藝出衆從未失過镖。

特别是在1844年,左昌德押送蘇州名繡“七禽圖”立下大功,嘉靖皇帝非常歡喜,賜于其黃馬褂一件。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左昌德因武藝高強,“保皇镖”而譽滿神州,此時也是左家拳發展的巅峰時期。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但是近代以來,随着清政府的沒落、列強的侵人、軍閥割據、連年戰火等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化,貫穿于左家拳發展的整個脈絡的镖局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小,左家拳自此也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

1949年建國以後,竟技國術飛速發展,以左家拳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國術習練人數逐漸減少。

山西體委1988年成立了國術挖掘整理組,左家拳又一次回歸到世人的視線當中,成為了文水縣左家拳地域文化的特征。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在習練左家拳之初,都要從道德、禮儀入手,任何一個習練左家拳之人都要遵拳禮。拳禮又稱請拳,即打拳時的敬禮,含有互相謙讓、尊敬、學習、團結之意。

左家拳不僅是肢體的語言,其更是具有很好的教化功能,左家拳強調武德的修養,蘊含有豐富的倫理道德觀,恪守自強不息、正義守信等美好品德。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它是一門實踐的教化之學,是一種近乎終生習練的過程,“文以觀心、武以養德”正是左家拳良好教化的精髓是以形傳神,以神化形。

如左家拳模仿虎的步态中,展現靈活、迅疾、機智、勇猛的人文精神,“以神化形’傳遞的是對神韻的一個感悟,進而把神韻也帶人到左家拳的技擊表現當中來。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民間拳諺有“南拳北腿”“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之說。作為北方拳種的左家拳有“左家彈腿走天下”之稱号,足見其腿功見長。

左家彈腿以鐵腿功著稱,号稱“彈腿镖師”的左昌德憑此技使其在數十年年的保镖生涯中行走于“南七北六”數省而無敗績。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文水左家拳的技術性很強,其出手突出連陪帶打,即對手發起進攻時,則在對手的攻勢化解之後絲毫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立刻對其展開攻勢。

動靜結合,内外兼修

動與靜在哲學上是對立統一的,左家拳在靜态的樁功和動态的行進中都強調動與靜的相結合,動時如脫免,靜時如山嶽,完美地诠釋了動靜結合的規律。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即便在習練樁功時也注重“以意催動”。在套路的演練過程中,動作的銜接、轉換充分展現動與靜的高度統一。習練武功者自古講究“内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注重内外兼修一向是左家拳所追求的修煉目标,傳内不傳外,傳承範圍封閉。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這種長期性要求左家拳的傳承地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并在某一封閉的環境中進行傳播,左家拳以姓氏命名本身就有着傳内不傳外的風俗。

縱觀左家拳的傳承史就會發現,左家拳的傳播範圍僅限于在左家的家族中,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會傳給外姓。

目前,左家拳主要在山西文水縣、汾陽縣、靈石縣等地流傳。相對全國範圍來講,左家拳的傳播範圍較小,是以這種以地域為中心的傳承具有一定的封閉性。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家族自成一派,不利薪火傳遞

明清時期是中國國術發展的巅峰時期,左家拳在這個時期也是發展繁榮期。受當時封建思想的影響,左家拳的傳承多以父傳子、師傳徒的方式進行。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這種傳承方式雖然保護了本門的武藝及其原始性,但如果家族中沒有男丁或其他客觀原因,本門國術将面臨失傳的可能性。

民國末期,左家拳就因為這樣的原因開始向本村外姓人傳授本門功法,從此可以看出左家拳傳承的脆弱性。

地理環境為左家拳的傳承提供了一定的自然條件左家拳發源地孝子渠村,位于呂梁地區文水縣馬西鄉地處呂梁山東麓,屬暖溫帶大陸性半幹旱區,地勢開闊,自然條件相對優越,曆史悠久,人傑地靈。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左家拳在發展中受呂梁地區相對閉塞的地理、氣候和人文環境的影響,腿法豐富、動作幅度大、動作起伏明顯、擅長力量和内功,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格。

尚武傳統是左家拳地域文化特征形成的土壤文水是“國術之鄉”。

曆史上文水曾出過無數國術精英,唐代的武士、武三思、武承嗣等不但著有兵書,而且武功高強。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清乾隆年間武舉人成元震,從守備逐漸升至為總兵提督清初文水還出過一名武俠奇才翟玉山,他與武林大俠窦爾敦是金蘭之友。

據“光緒九年文水縣志”記載:文水在明代有 28名武舉,清朝有113名武舉。正是這種崇尚武學,精于武藝,民風強悍,人才輩出的尚武傳統人文環境,為左家拳滋生、發展和不斷壯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镖局文化”是左家拳地域文化特征形成的必要條件镖局是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産物。

明清時期山西商業發達,并且還把市場拓展到了國外。

在當時社會環境不安定的情況下,為了保護貨物的安全,押送貨物、銀兩的镖局就應運而生了。左家拳的産生和發展也與商業和镖局的興衰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左家拳的傳承離不開镖局,左家拳能夠享譽全國也離不開镖局。作為山西特色文化的“镖局文化”無疑是左家拳文傳承發展的必要條件。

民俗如歲時節日民俗、遊藝民俗等在特定的地域中形成,并為群眾的日常生活服務。

左家拳在文水縣能夠傳承下來與它的民俗活動有着重要的關系,文水左家拳也對民俗繼承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據實地調查得知,每年文水舉辦廟會、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左家拳的師傅們都會大顯身手。這種展演既增加了節日的氣氛,又成為左家拳傳承的一種依托。

文水左家拳套路演練過程中,不難發現,文水左家拳講究“崇禮重教”等與呂梁地區人民養成的崇尚禮儀、謙遜、内斂的民風是分不開的。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儒釋道是左家拳地域文化特征形成的核心儒釋道相結合,共同構成了左家拳的文化核心。

首先,文水左家拳推崇儒家的禮讓、謙卑,道家的“無為”講究“拳禅一體論”,這對文水左家拳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

禅本義為靜修,左家拳講對禅的了解運用到練功當中。道家的無為思想在文水左家拳的練習當中提煉為“意氣結合,以意領氣”。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是以,可是說文水左家拳是儒、釋、道文化核心的一種融合。

結語

傳統國術是我們核心文化之一,也是我們祖先琢磨數千年的瑰寶,對于華夏兒女而言是彌足珍貴的。

名不見經傳的“左家拳”充滿攻擊性,卻遇傳承難,傳武未來何在

對此我們應該盡力予以傳承和精習,不能讓我們的傳統國術在現代逐漸走向凋敝,更不能眼見國術成為表演技術而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