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毛一戴:淺讀“香落塵外”朝華夕拾的鄉土散文

作者:香落塵外作伴結廬
四毛一戴:淺讀“香落塵外”朝華夕拾的鄉土散文

作為香落塵外”公衆号的一個作者及讀者,讀到作者朝華夕拾的系列鄉土散文《已然談去的年終》、《日子在重複裡度過》、《難忘童年的冬天》、《門前有棵胡柚樹》、《漸漸老去的母親》、《山中稻黃》、《珍藏在記憶裡的水缸》、《拜年》等一系列散文,看了之後又令我記起九十年代初朝華夕拾寫的《老屋的天井》、《記憶裡的七月半》散文,時至今日,二十多年過去了。朝華夕拾也從寫《老屋的天井》的鄉鎮幹部進入到市機關部門,也曾擔任過多個部門的上司,以至市人大副主任(現已退居二線)。

在時代的野怪黑亂中,許多的常識偏離了常德,而朝華夕拾的個人語感初心不變,這與其生命有關,不是學習可以得到的,每個人筆下語言的口氣不同,而他的語言自始自終都是基本的、自然的、樸實的,能夠讓人重新回到個人生命必須不斷尋找的歸途,回到生命的原始傳統地帶并順着文明的陽光大道行走。後者是曆史的動力,前者是個人心靈微弱的逆流。可以肯定,時代的江山不缺散文,但就此質樸的散文一次一次被寫出來,它不是追求名利,也不消極,更不存在與世無争,而是讓人回到現實,現實其實就是故鄉。

朝華夕拾所有短小的散文中對應的永遠是個人的現實,他在創造個人特有的語言現實中的一個邊界,這個邊界總是能從某個具展現實的黑暗中産生出光,這個光輝的邊界總是讓人的心靈之間感受到賞心悅目,其中就包含着對故鄉的情,對親人的愛。他的每次出場在場決定了鄉村故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缸一瓦,在記憶深處被喚醒來一股淡淡憂郁的鄉愁;甚至于在一個接着一個的中國傳統節日在一個特定的地方有着特定的形式,無論這種形式 如何有别于其他的地方不同的新奇,他已抵達了自我的“日常”,就像白雲無論如何變化,它總是在天空的背景下,總是反射着光。

江山方言“上王頭”、“太公畫”、“太公太婆”類似的母語,出現在他的筆下,讓我這個國語說來生硬的純江山人讀來也變為字正腔圓,聲音洪亮、自信,這使我獲得了一種親切感,完全融入到源自故鄉語言的奧妙之處,雖然平實,但也是一種需要功夫修煉的語言。

在“香落塵外”裡能夠讀到“他如何對應自己日常的現實”成文的書寫,着實是讓我很欣慰的。人人每天都在面對現實,對待現實的表面人人不言自明,可一旦用文字語言描述起來,就陷入了一種困惑。而他在一個共同的小城裡工作,生活,通過對舊時的記憶,将事物一一返樸歸真,并通過一些節日裡把故鄉的傳統詩意般地記錄下來,讓我們有了某種不可言說卻又有心領神會。即使是面對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他也能在進入了這個場,通過這個光輝的邊界,借助于江山地方的風俗文化讓人彼此感應、交流、領會。這種閃爍正是文明的現實。這個現實就是一個場,讓人置身其中。

我一直認為,所謂的散文其實就是一種自由的文體,在“有散而不亂”對着不同的文體做着種種的可能性,就象是一個裁縫師傅,隻要它是一塊布,那怕是零碎的布料,他就可以拼湊出衣服的,縱觀那些偉大的詩歌小說,從中都有散文的因素。散文的開放性,自由性、多重性盡可利用世間的萬事萬物,去改造許多已經定型的文體,是以,它在暗中即可影響着小說,也可影響着詩歌。

說白了,在小說、詩歌、随筆、報告文學、書信、通訊、戲劇、日記等多種形式的文學表現裡,它有别于它們的就是沒有一般以為所是的标準。

朝華夕拾的系列鄉土散文就象他人生本身那樣,乃是随他一生在成長過程中所不同的各種片段所組成。在他的筆下,人生并不是一部小說虛構的那樣,他一直隻是拿人生一些偶然的片段來記叙故鄉、親人、家庭在流水帳式的曰子裡,打開記憶的月光寶盒去面對、去熱愛……把一段段人生路上不同的變化當着文題,而隻有散文的氛圍可以成就他的文本。

*往期文章回顧:

朝華夕拾:挖冬筍 |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已然淡去的年終 |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門前有棵胡柚樹 |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拜年|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日子在重複裡度過 |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難忘童年的冬天 |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依賴,是對自己的不信任 |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珍藏在記憶裡的水缸 |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漸漸老去的母親 | 江南專欄

朝華夕拾:老家的桂花樹,香飄30年 | 江南專欄

聆聽·朝華夕拾:山中稻黃 | 江南專欄

聆聽·朝華夕拾:寂寞的時候看看書 | 江南專欄

四毛一戴,1963年生于浙江省江山市一個鐵路之家。八十年代與友人共同創辦“星雲”文學社及“螢火”詩社。曾曆任江山市作家協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二十年,後卸掉一切成為一個獨立寫作者。有小說,詩歌、散文、随筆、報告文學發表于全國十多類紙質文學雜志報刊及四十多家網絡平台,一生在Q Q日志空間及手機收藏欄中寫有大量的“閑言碎語”感想,卻很少投稿,隻為打發自我孤獨終老的時光。有多篇散文被江西人民出版社收入于散文集《月光地》,并多次獲得地方性全國散文大賽一等獎,也曾獲江山市一屆、四屆政府文藝獎;詩歌曾獲【中國詩人】(中微詩刊)2019—2020年度十大榮譽詩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