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毛一戴:浅读“香落尘外”朝华夕拾的乡土散文

作者:香落尘外作伴结庐
四毛一戴:浅读“香落尘外”朝华夕拾的乡土散文

作为香落尘外”公众号的一个作者及读者,读到作者朝华夕拾的系列乡土散文《已然谈去的年终》、《日子在重复里度过》、《难忘童年的冬天》、《门前有棵胡柚树》、《渐渐老去的母亲》、《山中稻黄》、《珍藏在记忆里的水缸》、《拜年》等一系列散文,看了之后又令我记起九十年代初朝华夕拾写的《老屋的天井》、《记忆里的七月半》散文,时至今日,二十多年过去了。朝华夕拾也从写《老屋的天井》的乡镇干部进入到市机关部门,也曾担任过多个部门的领导,以至市人大副主任(现已退居二线)。

在时代的野怪黑乱中,许多的常识偏离了常德,而朝华夕拾的个人语感初心不变,这与其生命有关,不是学习可以得到的,每个人笔下语言的口气不同,而他的语言自始自终都是基本的、自然的、朴实的,能够让人重新回到个人生命必须不断寻找的归途,回到生命的原始传统地带并顺着文明的阳光大道行走。后者是历史的动力,前者是个人心灵微弱的逆流。可以肯定,时代的江山不缺散文,但就此质朴的散文一次一次被写出来,它不是追求名利,也不消极,更不存在与世无争,而是让人回到现实,现实其实就是故乡。

朝华夕拾所有短小的散文中对应的永远是个人的现实,他在创造个人特有的语言现实中的一个边界,这个边界总是能从某个具体现实的黑暗中产生出光,这个光辉的边界总是让人的心灵之间感受到赏心悦目,其中就包含着对故乡的情,对亲人的爱。他的每次出场在场决定了乡村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缸一瓦,在记忆深处被唤醒来一股淡淡忧郁的乡愁;甚至于在一个接着一个的中国传统节日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有着特定的形式,无论这种形式 如何有别于其他的地方不同的新奇,他已抵达了自我的“日常”,就像白云无论如何变化,它总是在天空的背景下,总是反射着光。

江山方言“上王头”、“太公画”、“太公太婆”类似的母语,出现在他的笔下,让我这个普通话说来生硬的纯江山人读来也变为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自信,这使我获得了一种亲切感,完全融入到源自故乡语言的奥妙之处,虽然平实,但也是一种需要功夫修炼的语言。

在“香落尘外”里能够读到“他如何对应自己日常的现实”成文的书写,着实是让我很欣慰的。人人每天都在面对现实,对待现实的表面人人不言自明,可一旦用文字语言描述起来,就陷入了一种困惑。而他在一个共同的小城里工作,生活,通过对旧时的记忆,将事物一一返朴归真,并通过一些节日里把故乡的传统诗意般地记录下来,让我们有了某种不可言说却又有心领神会。即使是面对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他也能在进入了这个场,通过这个光辉的边界,借助于江山地方的风俗文化让人彼此感应、交流、领会。这种闪烁正是文明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一个场,让人置身其中。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散文其实就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在“有散而不乱”对着不同的文体做着种种的可能性,就象是一个裁缝师傅,只要它是一块布,那怕是零碎的布料,他就可以拼凑出衣服的,纵观那些伟大的诗歌小说,从中都有散文的因素。散文的开放性,自由性、多重性尽可利用世间的万事万物,去改造许多已经定型的文体,因此,它在暗中即可影响着小说,也可影响着诗歌。

说白了,在小说、诗歌、随笔、报告文学、书信、通讯、戏剧、日记等多种形式的文学表现里,它有别于它们的就是没有一般以为所是的标准。

朝华夕拾的系列乡土散文就象他人生本身那样,乃是随他一生在成长过程中所不同的各种片段所组成。在他的笔下,人生并不是一部小说虚构的那样,他一直只是拿人生一些偶然的片段来记叙故乡、亲人、家庭在流水帐式的曰子里,打开记忆的月光宝盒去面对、去热爱……把一段段人生路上不同的变化当着文题,而只有散文的氛围可以成就他的文本。

*往期文章回顾:

朝华夕拾:挖冬笋 |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已然淡去的年终 |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门前有棵胡柚树 |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拜年|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日子在重复里度过 |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难忘童年的冬天 |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依赖,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珍藏在记忆里的水缸 |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渐渐老去的母亲 | 江南专栏

朝华夕拾:老家的桂花树,香飘30年 | 江南专栏

聆听·朝华夕拾:山中稻黄 | 江南专栏

聆听·朝华夕拾:寂寞的时候看看书 | 江南专栏

四毛一戴,1963年生于浙江省江山市一个铁路之家。八十年代与友人共同创办“星云”文学社及“萤火”诗社。曾历任江山市作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二十年,后卸掉一切成为一个独立写作者。有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发表于全国十多类纸质文学杂志报刊及四十多家网络平台,一生在Q Q日志空间及手机收藏栏中写有大量的“闲言碎语”感想,却很少投稿,只为打发自我孤独终老的时光。有多篇散文被江西人民出版社收入于散文集《月光地》,并多次获得地方性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也曾获江山市一届、四届政府文艺奖;诗歌曾获【中国诗人】(中微诗刊)2019—2020年度十大荣誉诗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