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你的本事再大,和親人交往時,也一定要懂得“螃蟹定律”

作者:航天器
心理學:你的本事再大,和親人交往時,也一定要懂得“螃蟹定律”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筆團

編輯 / 湯米

沿海地區的漁民捕獲螃蟹時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讓這些螃蟹乖乖留在漁簍内,那就是将它們一起放入漁簍中,哪怕是塞得滿滿當當的,螃蟹們也不會試圖逃跑。

心理學:你的本事再大,和親人交往時,也一定要懂得“螃蟹定律”

原來,在漁簍内,螃蟹們會互相牽扯,它們缺乏協作精神。是以,如果漁簍内僅有一隻螃蟹,它很快就能逃脫。但是,當漁簍中聚集了許多螃蟹時,它們反而成為了彼此逃離的阻礙,最終無一能逃脫。

這便是所謂的“螃蟹效應”。聽起來這似乎隻是一條簡單的自然現象,然而,在人際交往,尤其是家庭成員之間,螃蟹效應的意義變得尤為深遠。

心理學:你的本事再大,和親人交往時,也一定要懂得“螃蟹定律”

通過這個現象,我們可以了解,無論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大,在與家人相處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遠離不靠譜拖後腿的親人

心理學角度認為,人類天生是群居動物,在這個世界上,與他人建立密切聯系是人的本能,而這些密切的聯系往往來源于與我們血緣關系密切的人。

中國社會曆來重視血緣關系和家族紐帶,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在古代,人們常以家族為群體生活在一起,互相支援和扶持,

甯國府與榮國府的故事便是一例,家族成員共同分享榮譽與恥辱。在權勢顯赫時期,家族成員會借助有能力的親人之力跻身高位。然而,一旦失勢,整個家族也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雖然在當代社會,這種觀念已不如從前那般盛行,但在一些家庭中,這樣的相處模式仍舊存在,尤其是在部分較為保守的農村地區。

心理學:你的本事再大,和親人交往時,也一定要懂得“螃蟹定律”

以北大博士王永強為例,他出生于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幾個,由于家庭貧窮,父母早早地就要求他辍學出去工作補貼家用。

盡管如此,王永強仍舊堅持自己的學業夢想,不依不饒。從國中起,他便開始自力更生,勤工儉學,甚至還需要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貼補家用。

通過不懈的努力,王永強最終考入大學,并成功進入北大深造,成就了自己的學術生涯。遺憾的是,盡管王永強從未得到家人的實質性幫助,

當他和妻子遠赴海外工作時,家人卻開始把他當做金錢來源,頻繁索取财物。這導緻他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終于,王永強意識到了家人的真面目,決定遠赴美國,與家人斷絕了聯系。即便在母親去世時,他也未曾露面。

心理學:你的本事再大,和親人交往時,也一定要懂得“螃蟹定律”

然而,武志紅教授曾明言,認為“父母總是愛孩子”的觀點實為一種誤導。

實際上,許多父母行為自私,将子女視為實作個人欲望的工具。這樣的父母隻關注自己的需求,往往會成為子女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

正如王永強的例子,他不得不在其他孩子享受父母關愛時自力更生,甚至支援家庭經濟;

更嚴重的是,他的婚姻也因父母的自私而破裂。是以,無論個人多麼出色,都應遠離那些可能成為阻礙的家人。你的幫助不會受到他們的珍視,反而可能激發出更多無理要求。

第二:應保持低調,避免炫耀

人在獲得成就後容易産生自滿情緒,這時候可能會不自主地向親友展示自己的成就,試圖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但這種行為不僅可能激起家人的嫉妒,還可能招緻不必要的麻煩。作為社會動物,人們相聚一處自然會有所比較。

常言道,,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當某人公開其财富和榮耀時,容易引起周圍人的不滿和嫉妒。

心理學:你的本事再大,和親人交往時,也一定要懂得“螃蟹定律”

社會心理學指出,相比那些遙遠的富豪,人們更易嫉妒那些生活在自己周圍、處于相同社會階層的人。

這是因為,這些人與自己生活在同一環境,更易引發的疑問。

這種嫉妒感可能導緻人們行為扭曲,許多人實際上更願意看到他人比自己處境更差。

當你境況不佳時,他們可能表現出極大的同情和友善;然而,一旦你情況好轉,這些人便可能轉為嫉妒和敵意。

在與親朋交往時,過度透露個人資訊是極不明智的。一旦他們掌握了你的财務狀況等私事,可能會認為你的财富來得容易,紛紛向你借款或尋求幫助。當你拒絕他們時,他們不會自省,反而責怪你缺乏同情心或功利。

心理學:你的本事再大,和親人交往時,也一定要懂得“螃蟹定律”

即便你協助了他們,他們也不會存有感激之心。

随着時間推移,他們甚至會認為你的所有努力都是理所當然的。幫助越多,他們對你的依賴和要求就越多。一旦你停止援助,他們便可能對你産生怨恨,甚至四處诋毀你的名聲。

是以,無論成就大小,人們都應保持謙遜和低調,不向親友過度展示個人資訊。這既是自我保護,也是對彼此間感情的一種維護。

切記,人性往往難以承受考驗。在我們所有的親人中,最親近的莫過于父母。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本文關鍵詞:親友關系、心理學

圖檔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微信公衆号:第一心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