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業軟體這麼卷,到底應該卷什麼?

作者:寫下來

2023年至今,工業軟體領域的發展可謂飛速。

一方面是新巨頭的進入,如華為MetaERP内部研發多年之後的公開亮相,不僅刺激了用友、金蝶、浪潮等廠商同步革新技術,從管理軟體進一步向決策分析、生産管理、裝置控制、生産執行端大踏步前進,深耕各類細分場景。

另一方面,央企數科公司從隻為央企母公司服務轉為技術輸出方,不斷拓展産業鍊影響力和合作夥伴網絡,往全行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方向發展。

在資本市場上,2023年索辰科技、航天軟體登陸科創闆,芯享科技、哥瑞利、賽美特等獲得新一輪融資,嘉立創目前正在IPO排隊中。

從另一個側面我們也能一窺國内工業軟體“卷”出的濃烈氛圍。剛剛結束SEMICON China 2024異常火爆。三天會期,近9萬平米的展廳、1100家展商、4500個展位吸引了超過近13萬人參與其中。多家企業向億歐透露,2025年的很多展位都被搶訂一空。工業軟體行業這麼卷,那麼核心應該卷什麼?

到底什麼才是工業軟體的核心競争力?

工業軟體不是獨立漂浮于産業之外的,而是與工業體系同步發展,是幾十年工業生産中無數的關鍵技術、流程、工藝、知識、資料沉澱下來的最核心的東西。是以說,工業軟體“姓工不姓軟”,沒有深厚的工業技術積累,工業軟體就很難做到讓客戶用起來順手、滿意。

工業軟體涉及多種門類,從經營管理、研發設計、生産控制到嵌入式工業軟體,以及運維服務類軟體等林林總總。不管何種工業軟體,能獲得市場認可,不外乎技術成熟、産品好用、案例優秀、成本效益高、售後及時等等。目前,國産工業軟體第一步要實作的就是對IBM、應用材料和西門子等全球工業軟體巨頭的平替。

以生産制造類工業軟體為例,億歐智庫做産業調研時發現,從需求側看,絕大多數中高端産線對于國産軟體的項目傳遞、售後維保仍存顧慮。從供給側看,國内該類廠商的整體規模還較小,且産品主要集中在中端及以下的産品。但有部分廠商在垂直細分賽道已逐漸建構起自己的領先優勢。

客觀上講,國内工業軟體發展起步晚,是以絕大多數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70%左右依然被國際巨頭所占。但由于國内市場、政策、産業、國際競争等多重因素催化,國産工業軟體反而在加速追趕超越。

一個産業共識是:中國已是工業大國,但還不是工業強國。中國制造業産業鍊的發展邏輯已從簡單的加工制造,向高技術、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和綠色化的方向切換。尤其是制造業向高技術領域的轉移,使得制造業整個産業鍊的價值配置設定,快速的向技術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産業鍊環節集中。

這些變化有助于提高制造業品質和競争力的同時,背後更需要各類工業軟體作為依托進而能夠推動制造業的高品質發展。

縱觀國内,百花齊放的工業軟體生态,更應該齊心協力深耕業務,潛心研發,服務市場。

放眼全球,有龐大的潛在市場正等待來自中國的解決方案,有更高端的技術和産品需要中國智慧。

國内工業軟體白熱化競争下存在的問題讨論

有多個工業軟體廠商向億歐透露,目前國内的競争态勢非常卷,但不是卷向“高緯”,而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SEMICON China 2024展會閉幕後,有行業從業者向億歐透露,“今年是國産工業軟體服務商亮相最多的一年。明面裡大家拼展台,背後大家拼刺刀。”

“低價競标,誇大宣傳、競價排名,花樣層出不窮。就以競價排名來看,行業有企業一下子買了多個同行,甚至是國際巨頭的關鍵詞廣告。從事這個行業的都知道,工業軟體是一個純TO B的生意。To B獲客不易,但企業決不能以做To C業務邏輯簡單粗暴來套To B 業務。To C是價格敏感,To B是價值敏感。做流量營銷營銷沒有錯,但絕不能用戰術上的‘取巧’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工業軟體服務商的壁壘,不是靠買“關鍵詞”建立的。TO B的生意,純靠引流不是制勝之道。”該行業從業者表示。

SEMICON China大會期間,一位投資圈資深項目經理在接受億歐采訪時表示,目前工業軟體是投資方密集關注的方向之一。其核心投資邏輯主要是因為,制造業轉型更新的迫切需要、政策支援與市場需求共振、産業鍊安全和自主可控的要求、規模化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競争優勢提升,當然更重要的還有AI、大資料、雲計算、大模型等新技術為工業軟體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現在泛工業軟體賽道很廣,細分領域卻又很擁擠。項目确實很多,不少優秀的項目也有大量優秀VC加持。由于工業軟體特殊的屬性,我們對于新項目态度謹慎,對于成熟項目又覺得估值偏高。據我們了解,大多數企業還算一步一腳印的夯實基礎,但也有企業沖資本市場來的,會有一些泡沫存在。這兩年有一些廠商通過資本的‘金手指’做并購、做投資,希望在一二級市場裡講出新的故事。在我們看來,投資并購是一把雙刃劍。他既是企業快速做大做強的捷徑,也是企業深陷泥潭的負擔與風險。僅僅靠資本的力量,不見得能轉動實體産業鍊條。”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公開表示,中國軟體産業起步晚,發展道路曲折,“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錯誤思想曾一度影響中國本土軟體工業的發展。軟體行業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産業之一,然而相對其他産業而言,投入仍然偏低,産業研發還存在“穿馬甲”的問題。

通過資料分析,簡單對标下全球工業巨頭。

據億歐智庫統計,西門子2023财年營收達778億歐元,研發投入約為62億歐元,均同比增長11%;業務利潤為114億歐元。其中,數字化工業闆塊(營收以工業軟體為主)增長迅速,營收219.2億歐元,貢獻業務利潤49.5億歐元,幾乎占據西門子總利潤的半壁江山。

在2024财年初,數字工業部門的訂單積壓為110億歐元,其中預計有80億歐元将在2024财年轉化為收入。這雖然意味着西門子工業軟體市場增長至少有保底,但西門子還在财報中預測,供應鍊的重新平衡、貿易沖突、地緣政治緊張的影響、消費者謹慎支出和分銷管道庫存縮減等因素将影響西門子的市場增長。而這衆多因素意味着,哪怕貢獻利潤最多的數字化工業闆塊,每一步都不是輕松,也需要投入重資源在研發、人力、市場、管道等方面。

同時,應用材料公司2023财年,實作營收265.2億美元,淨利潤為68.56億美元,研發投入31億美元。正如年報中所說,2023财年研發工程支出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員勞工數增加、與正在進行的産品開發相關的折舊費用以及耗材和裝置成本增加。應用材料同樣是重研發投入企業。

IBM 2023年全年營收為619億美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為75億美元。且2023年支出70億美元用于研發,支出超過50億美元收購9家公司。盡管IBM在2014年曾經剝離過晶片制造這一重資産,但目前的IBM依然難說是一家輕資産公司。

綜上來看,要想在工業軟體領域建立核心競争壁壘,做一家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曾很好的總結過做好件事的态度,那就是——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開發好軟體。

無數耕耘在工業軟體前線的從業者深知,不掌握研發設計能力,再強大的管道和銷售能力,也無法得到定價權,隻能獲得纖薄的産業鍊利潤。在中國工業軟體攀登全球工業高峰的漫漫征途上,億歐呼籲行業走正道、幹正事、揚正氣,共同維護行業良好秩序,做值得尊敬的對手,真正撐起國産工業軟體的一片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