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作者:平涼釋出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質生産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

今年,靈台縣牢牢把握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以“強工業”行動為主攻方向,把工業經濟提質增效作為打造新質生産力的關鍵,通過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靈台工業版”,帶動和促進經濟轉型更新,奮力開創全縣高品質發展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打造國家級智能化示範礦井的靈台邵寨煤礦

趙永雷,靈台邵寨煤業有限公司的一名礦工,23歲就開始井下作業。

在17年井下作業職業生涯中,趙永雷經曆過裝置簡陋、缺少科學技術、全靠“人海戰術”來采煤的階段。他說,曾經每天與無處不在的危險“相伴”。

為了謀生,直到今天,趙永雷依然在井下作業,但不一樣的是,現在的工作面更新為智能化控制系統,井下巷道與地面三機控制平台,實作了對工作面裝置的可視化集中控制、運作狀态監測、故障診斷、一鍵啟停功能,采礦變得智能化,機器代替了人工。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智慧運銷系統實作無人值守和運煤車輛“一碼通”功能

5月10日,剛從井口上來的趙永雷,臉上看不出一點疲倦。他告訴記者,“現在煤礦變化比較大,以前工作面智能化水準低,就拿拉架來說,現在拉架基本上不用人來操作,是依靠自動化控制為主、人工幹預為輔的生産模式,這種模式一個拉架控制在12秒以内,比原先快了30多秒。這種工作模式展現在工作面由15人降低到7人以内,大大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性能,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這隻是靈台縣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強工業行動的一個生動截面。近年來,靈台縣依托境内豐富的礦産資源,以煤電一體化發展為突破口,鮮明樹立大抓工業、大幹工業、大興工業的發展導向,堅定不移推進強工業行動,加速建構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智能管控中心實作生産資料和井下畫面實時呈現

靈台縣,地處隴東綜合能源基地核心區域,屬全國14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黃隴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50.2億噸,預計儲量在200億噸左右。

煤礦發展新質生産力,關鍵在科技創新,其實早在五年前,山東能源集團西北礦業投資建設邵寨煤礦之初,就摒棄傳統建礦思維,以建構全系統智能化礦井為目标,把各種新裝置、新技術不斷應用到礦井建設中來,心無旁骛地将礦井打造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示範礦井。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選煤廠實作煤、矸智能化分離

記者走進該煤業公司智能化管控中心,監控大屏上各種生産資料和井下畫面實時呈現,礦井的各項運作情況一目了然。采煤機、刮闆運輸機及液壓支架協同運轉,将堅硬的煤層像切面包一樣片片削落,大塊的原煤從煤壁垮落,洗選、除雜、配煤等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滾滾“烏金”如流水般運往地面……

智能化、數字化帶來了高效能,也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該公司的自動運銷集控中心,從車輛進門、空車計量、車輛裝載、重車計量、車輛出門等,全程由智慧運銷系統的14台汽車衡計量和相關輔助設施自動識别;在選煤廠集控中心,通過智能噴吹系統将矸石或煤噴出,煤、矸智能化分離,實作了産煤不見煤、廢棄資源不外排的綠色循環經濟;在智能倉儲室,由機器人來完成物資的入庫和出庫;在VR智慧教育訓練中心,員工在工作之餘,可徜徉在機電裝置、智慧安全、安全事故和應急避險四大區域,親身體驗感受面對突發情況後的避險流程。

說起智能化裝置的引入,該煤業公司機電副總工程師張顯義如同一個稚童珍愛自己心心念念的玩具一樣,原本内向的張顯義,此時話稠了起來,“通過智能化裝置的引入和運用,不僅提升了産量,減少了用人,真正讓煤礦生産更加安全,更展現了‘減人提效、無人則安’的一種采煤新理念。現如今,大到裝置的智能化,小到安全帽存儲箱都實作了智能化,可以說,智能化在我們煤礦角角落落都有所展現。”

靈台邵寨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謝志紅信心滿滿地說,“為讓新質生産力成為能源企業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力量,我們從建礦之初累計投入1.65億元,開展了采掘機運通等11個智能化建設,不斷推動煤炭産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實作煤炭産業綠色低碳轉型,為地方政府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開創縣域高品質發展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注入強勁動力。”

1.65億元投資背後有一筆“經濟賬”。智能化換來的是提高生産效率、保障礦工安全、降低環境污染。邵寨煤礦是靈台縣建成的第一座煤礦,是全國中級智能化示範礦井、我省第一家通過智能化驗收的礦井,井田面積20.17平方公裡,地質儲量1.98億噸,可采儲量0.93億噸,年産能240萬噸。去年累計生産原煤165.8萬噸,實作工業總産值9.8億元。

據了解,邵寨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将投資千萬元推動裝置更新,引進掘錨一體機,進一步提高掘井效率,更新能源定位系統,為礦井安全保駕護航,不斷把智能化礦山建設推向新水準,打造國家級智能化示範礦井。

工業領域發展新質生産力,靈台縣不僅在新技術上取得喜人成效,還在新模式上強力推進。總投資78.23億元的靈台電廠項目是該縣全力推進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高标準開啟煤電一體化開發重點項目。今年以來,靈台電廠一期完成投資5.72億元,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投産後年發電量約100億千瓦時,消納煤炭約414萬噸,産值達30億元以上。靈台電廠二期正在跟進對接。

今年以來,靈台縣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以新質生産力調整産業布局,以科技創新積蓄發展動能,着力打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首位産業,培育壯大清潔能源新興産業,加快推動裝備制造、綠色建材、農産品精深加工3個傳統産業提檔更新,形成首位産業引擎作用持續發力、新興産業動能持續增強、傳統産業結構持續優化的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格局。其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産業鍊項目31項,概算總投823.4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5.24億元,目前已開複工14項,完成投資10.32億元。

在“強工業”行動中,靈台縣通過發展新質生産力,不僅推動工業經濟的強勁增長,也為縣域經濟實作高品質發展賦能蓄勢。今年一季度,全縣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2.38億元,增長23.8%,固定資産投資5.01億元,增長61.7%。

未來,随着新質生産力的不斷深化和拓展,靈台縣在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工業經濟發展新高地的征程中正笃定前行。(記者 王富強)

丨來源丨平涼市融媒體中心

丨制作丨平涼市融媒體中心

丨稽核丨李 哲 蘇 娜

丨編輯丨吳 鵬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靈台:向“新”而行強工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