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伊以雙方劍拔弩張、中東大戰一觸即發之際,伊朗突然釋放出了“止戈為武”的善意,稱可以為了加沙和平放棄對以色列的報複。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8日援引伊朗阿拉伯語新聞媒體JadehIran的報道,一位匿名阿拉伯外交人士透露:伊朗已經告知美國,如果美國能夠確定達成加沙停火協定,伊朗将不再因駐叙利亞大使館被炸一事報複以色列。
此前的4月1日,以色列從戈蘭高地出動F-35戰機并發射6枚飛彈,将伊朗駐叙利亞大使館領事處的建築物夷為平地,導緻該建築物内的7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軍官和6名叙利亞人身亡。
顯而易見,以色列的行為甚至比美國當年“刺殺”蘇萊曼尼将軍的性質更加嚴重。因為大使館通常被認為是主權的延伸。是以,襲擊事件發生後,伊朗國内群情激奮,紛紛要求找回“尊嚴”。
為了安撫國内群眾,也為了維護主權和尊嚴,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内伊、總統萊西、哈梅内伊首席軍事顧問薩拉維等伊朗高層紛紛誓言報複以色列。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還向伊朗群眾承諾:一定會采取行動報複以色列。而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裡則表示,報複行動已準備就緒,将擇機實施。
為了應對伊朗的可能襲擊,以色列國防軍勒令所有戰鬥人員停止休假,28個駐外使領館被關閉。此外,以色列還于6日夜悄然撤回了在加沙的戰鬥部隊,以加強以色列的境内防禦。
美國方面也曾釋出預警稱,伊朗極有可能在48小時内對以色列發動攻擊,并警告伊朗不要試圖攻擊美國的軍事基地。
看起來,一場中東地區大戰似已不可避免。然而,就在這緊急關頭,伊朗方面卻來了個“急刹車”,傳話給美國:如果美國能夠促成加沙地區停火,伊朗願意放以色列一馬,不再因為領事館建築物被摧毀事件報複以色列。
對于伊朗這個“止戈為武”的突然舉動,有分析認為,這是伊朗“高風亮節”,是為了加沙群眾的生存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國事業而甘願忍受“主權被侵犯”的屈辱,是在負重前行。當然,也有觀點認為,伊朗這是在為“懼戰”找台階。
其實,在這幾十年與以色列的對峙中,伊朗臨陣“踩刹車”的現象并不罕見。
比如,在過去十幾年的叙利亞戰争期間,伊民兵組織在叙利亞的基地和軍事設施經常會被以色列轟炸,而伊朗每次都發誓要直接報複以色列,但往往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也是以被輿論場貼上了“說最狠的話,挨最毒的打”的标簽。
如果伊朗阿拉伯語新聞媒體的這則消息屬實的話,那麼,基本可以肯定,伊朗這次仍然會奉行“慎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