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新能源車市場何其熱鬧,尤其在小米SU7上市後,整個汽車市場價格戰打得很是猛烈。在新能源汽車“集體狂歡”之際,恒大汽車(00708.HK)卻陷入進退維谷之境。
4月5日晚間,恒大汽車公告,公司此前拟議的交易及債轉股的條款修訂尚未取得任何進一步進展。恒大汽車表示,将不會召開股東大會以準許,也不會刊發任何内容有關(其中包括)特别授權、紐頓集團(NWTN.US)股份認購協定、拟議交易、清洗豁免、建議修訂、債轉股認購協定、抵銷協定及債轉股的通函。
簡言之,公司原計劃來自紐頓集團的戰略投資終止了,這筆當時被認為可以拯救恒大汽車的錢化為了泡影。
中東土豪真的不幹了
事實上,紐頓集團對恒大汽車的戰投早在去年底就曾被曝生變。
2023年10月8日,恒大汽車釋出公告稱,因中國恒大(03333.HK)近期發生的變化,戰略投資方紐頓集團暫停了對公司的過渡期資金支援,并針對拟議交易方案所需的調整進行重新談判。
據彼時公告透露,紐頓集團對恒大汽車提出兩點要求以進一步推進交易,包括:股份認購協定中涉及的恒大集團債務重組方案需要進行重新調整,并有計劃推出新的重組方案;中國恒大、恒大汽車、債權人及相關方有意願在新的重組方案明确的前提下,對拟議交易方案所需的調整進行重新談判。
兩個月後(2023年12月15日),中國恒大釋出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4月3日簽訂的重組支援協定的期限已于2023年12月15日到期,且并無被延長。公司及其顧問将繼續與公司各利益相關者進行讨論,以期就公司境外債務的整體重組達成一緻的協定。公司将适時就拟議重組的進展另行釋出公告。
顯然,若中國恒大債務重組進展無果,将導緻紐頓集團與恒大汽車的合作無望。
到了2024年1月1日,恒大汽車再發公告稱,由于相關協定的訂約方并未同意延長截止日期,公司與紐頓集團之間的股份認購協定及債轉股認購協定均已于2023年12月31日正式失效。
恒大汽車在公告中透露,紐頓集團股份認購協定及債轉股認購協定的訂約方以及若幹利益相關方一直并将繼續就修訂拟議交易及債轉股之若幹關鍵條款進行磋商。同時,公司将作出每月公告,直至公布進行拟議交易及債轉股的确切意圖或決定不進行拟議交易及債轉股為止。
換言之,雖然戰投協定失效,但雙方的合作仍有希望。不過投資者們似乎并不買賬。1月2日港股開盤後,恒大汽車便跌超11%,盤中一度跌至18.63%,午後開始出現回調。截至當天收盤,公司股價報0.45港元,跌11.76%。
而随着時間的推移,恒大汽車的股價每況愈下。截至4月5日,公司的最新報價已下跌至0.249港元,較年初已下跌超44.67%;若是與2023年8月15日雙方官宣合作後的2.5港元相較,則是縮水了超90%。
回溯恒大汽車與紐頓集團的淵源,可以追溯至去年8月14日。
當時,紐頓集團和恒大汽車相繼釋出公告,稱雙方将簽署一份投資金額高達5億美元的股份認購協定,另有6億元過渡資金将自公告後5個工作日開始陸續到賬,雙方拟議的交易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後,紐頓集團對恒大汽車持股比例占擴大後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的27.5%。
同時,恒大汽車也在公告中指出,所有戰投資金全部用于恒大汽車天津工廠,確定恒馳5的正常生産和恒馳6、7的陸續量産。此外,若恒大汽車債轉股完成後,中國恒大在恒大汽車的持股比例将攤薄至約46.86%,恒大汽車将不再為中國恒大的非全資附屬公司,其财務業績也不再在中國恒大的業績内綜合入賬。
但随着恒大集團及許家印接連不斷的負面消息曝出,打斷了中國恒大美元債重組的程序,進而導緻恒大汽車無法滿足交易先決條件,緻使紐頓集團于2023年9月28日便暫停了股份認購協定中的相關義務。在此之前,紐頓集團僅向恒大汽車提供了2億元的過渡性資金。
對此,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師柏文喜向钛媒體APP指出:“ 恒大汽車公告紐頓集團戰略投資終止的消息,對于公司本身以及關注其發展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消息。”
在融資難度方面,柏文喜表示,此次戰略投資的終止可能意味着恒大汽車在融資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投資者對于投資決策更加謹慎,特别是對于資金鍊緊張、債務問題較為突出的企業。恒大汽車作為恒大集團的子公司,在集團整體流動性緊張的背景下,擷取外部資金支援的難度加大。
同時,在債務重組、公司戰略、市場信心和股價波動、未來發展等方面都存在衆多不确定因素,恒大汽車面臨的挑戰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解決。在柏文喜看來,恒大汽車需要繼續與債權人、投資者和監管機構溝通,尋找解決資金和債務問題的可行方案,也需要堅持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以實作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造車4年虧損超1100億元
在戰略投資進展不順之下,恒大汽車的自身經營也不容樂觀。
3月27日,恒大汽車披露了2023年年報。報告期内,公司實作收入約13.4億元,同比增加900.04%;毛虧0.51億元;淨虧損合計約119.95億元,同比減虧56.64%,包括終止經營之業務(即剝離地産項目)虧損10.61億元,資産處置、資産減值等非經營性虧損63.84億元,經營性虧損45.5億元。
與此同時,截至2023年末,恒大汽車資産總額約348.51億元;負債總額約725.43億元,負債中借款264.84億元,貿易及其他應付款430.12億元,其他負債30.47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29億元。
恒大汽車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3年末,天津制造基地按市場需求生産恒馳5,于2022年9月量産,累計生産下線1700輛,未達相關要求。截至2023年末,恒馳5累計傳遞超過1389輛。但由于公司近期資金原因,恒大汽車已安排部分人員放假,天津工廠也已暫停生産。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宣布造車以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恒大汽車累計虧損及股東虧損分别為1108.41億元及376.93億元,而2022年則分别是989.06億元、686.51億元。
對比同行來看,蔚來汽車8年才虧損921億元,其中包括從美股融資得來的22億美元、以及從阿布紮比投資局拿到22億美元融資,旗下車輛的月銷量也慢慢穩定在1.5萬輛以上。
恒大汽車之是以虧損金額如此高昂,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公司并沒有把錢用于汽車生産,而是拿去買地、建汽車城去了,但随着房地産行業的衰退,恒大汽車投入的錢無法回本,導緻賬面上的窟窿越來越大。
有業内人士指出,恒大汽車造車不成的原因可從多方面發現。首先,恒大汽車技術過于落後,公司幾乎沒有原創技術,都是通過前期收購來的舊技術,但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更新疊代迅速,恒大汽車此前買下的技術早已落後不堪。其次,恒大汽車資金不足,旗下恒馳5早已停産,即使有訂單也無法生産。其三,當下國内新能源汽車産業競争激烈,不僅有國産品牌還有國際品牌,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導緻恒大汽車的生存空間近乎沒有。
“随着小米汽車的入局,整個國内汽車市場的競争将更加激烈,不僅會有價格上的競争,在技術層面的競争還将持續加劇,到時候那些‘苟延殘喘’的車企将逐漸死透,可能也會有更多的合資品牌退出中國。”上述業内人士總結到。(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