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作者:牛刀财經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文丨徐世铮

出品丨牛刀财經(niudaocaijing)

蒙牛深夜一紙公告,在乳業圈掀起一場地震。

3月26日晚,蒙牛宣布,連任兩屆、在位8年的總裁盧敏放卸任,原進階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接任公司總裁,并擔任執行董事,成為蒙牛新的掌舵人。

突然換帥引發二級市場動蕩,蒙牛乳業第二天開盤股價大跌9.92%,目前總市值跌至低于700億港元,看來外界對蒙牛想靠換帥挽回業績頹勢的做法并不看好。

曾經,蒙牛乳業是全國最大的牛奶企業,“不養牛,不建工廠”,卻隻用4年時間就把公司做上市,8年成為行業第一。

這背後離不開創始人牛根生的運籌帷幄,他和養牛的老百姓簽訂回收協定,請工廠代加工,将社會的人、錢、資源為自己所有,建構起一個産業平台,團結更多力量一起賺錢,迅速把企業做大做強。

他的傳奇神話在江湖上流傳久矣,當年被逼出走伊利,他卻王者歸來,造出一個更強的蒙牛。

牛根生辭任後,第四任接班人盧敏放仍将他當作榜樣,在2017年業績會上公開喊出:“三年達到雙千億,五年再造一個蒙牛”的口号。

第一個三年達到雙千億的目标,是指讓蒙牛在2020年實作營收和市值雙雙達到千億,可惜的是這一目标直到2024年盧敏放卸任,也沒有實作。

蒙牛雙千億目标被屢次提及,也給蒙牛這兩年業績不好打上了标簽。

時光流轉,盧敏放卸任,高飛接班。隻不過,從目前蒙牛的業績上來看,高飛可能要撿一個大便宜,盧敏放7年之久為實作的目标,可能成為高飛在蒙牛事業起飛的一個踏闆,2023年蒙牛營收986億元,離千億隻有一步之遙。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1、從雙雄并立到一家獨大,蒙牛接連錯失千億

蒙牛和伊利這兩家乳企大佬,一直是中國乳業界的雙雄。他們在市場上的針鋒相對,一直可以追溯到蒙牛創始人牛根生那一代。

在成立蒙牛之前,牛根生從25歲到40歲,在伊利工作了将近15年時間,把人生最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伊利。

伊利也沒有虧待他。他在公司的職位是副總裁,主管生産經營,年薪超百萬,福利待遇也很好。

然而,牛根生卻總覺得自己受到了伊利其他高層管理人員的排擠,網傳的一份牛根生辭職信中提到辭職原因,列舉了與伊利高層之間的私人沖突,包包覆院沒有去探望、愛出風頭等。

雙方孰是孰非?真相如何?外人不得而知。

但我們可以看見的事實是:牛根生1998年從伊利辭職,第二年賣掉伊利的股票,湊了100萬注冊資金,創立蒙牛。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現實商戰從來都不是網絡調侃的那樣,看不慣誰,就用開水澆死他的發财樹,而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

牛根生的出走,對伊利來說一場背刺,更何況蒙牛還把總部設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伊利位于同一個城市。

于是,雙方左手搶奶源,右手搶市場,鬥得不可開交。

起初,伊利在呼和浩特地位穩固,蒙牛剛剛創立,為了活下去,牛根生一邊躲着伊利,不跟伊利正面硬剛,一邊蹭伊利熱度,打出“向伊利學習……創立内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的宣傳語。

短短幾年時間,國内乳業行業迅速發展,蒙牛的産品幾乎擺上了每一間超市的貨架,産品線與伊利直接競争。

到2001年,蒙牛銷售額突破27億。無論伊利心情如何,蒙牛是徹底在乳業圈站穩了腳跟。

2021年,伊利和蒙牛的市占率分别為23%、20%,加起來占據中國乳業的半壁江山,真正實作了雙雄并立。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牛根生)

那麼牛根生說做乳業第二品牌,就真的甘當老二嗎?

顯然不是這樣。這些年蒙牛一直在暗中發力,試圖追趕伊利這頭“領頭羊”,可這追趕之路,可謂命運多舛。

蒙牛這些年和伊利的差距越來越大,營收、淨利潤這些關鍵名額,蒙牛都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2016年,盧敏放空降成為蒙牛總裁時,正值蒙牛瓶頸期,出現了史上首次虧損,但此時的伊利卻實作了盈利56.69億元。

盧敏放臨危受命,雄心壯志不減,發誓要追上老對手伊利,才會在2017年喊出“三年雙千億”口号。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盧敏放)

當時,兩家的差距主要是在奶粉、冰淇淋等業務方面,于是盧敏放過去8年曾多次嘗試“彎道超車”。

2017年至2023年上半年,在雙方差距不大的液态奶業務上,伊利的營收占比從81.93%降至64.09%,蒙牛的營收占比從88.1%降至81.5%。

但在雙方原本就懸殊巨大的奶粉業務方面,伊利的營收從9.44%提高至20.43%,蒙牛卻不升反降,從6.7%降至3.9%,被伊利遠遠甩開。

2023年上半年,蒙牛淨利潤下滑了16%,2023年前三季度,伊利營收974億元僅幾乎和蒙牛全年業績相當。

那麼,蒙牛屢屢出現營收增長乏力、毛利率下滑等問題,錯失千億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2、高溢價并購暗藏風險

蒙牛的敗退,似乎早已有迹可循。

過去蒙牛的主要業務一直是液态奶,這是他們的營收擔當,長期營收占比超過80%。

當下液态奶市場逐漸飽和,消費者口味随之改變,液态奶這行當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蒙牛想重塑營收構成,難上加難。

盧敏放或許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是以上任後對内對外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盧氏改革”。

在内部,他從模式和團隊着手,抓住了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做到了适當放權,分工明确,責任到人。

按照盧敏放的解釋來說,就是“能行就上、不行就下”,外界對此的看法是,盧敏放讓狼性文化再次回歸蒙牛,重振員工士氣。

面對外部市場,盧敏放開啟瘋狂并購模式,搞了個“四大類,多小類”的産品矩陣布局。液态奶、奶粉、冰淇淋、奶酪,四駕馬車齊頭并進,看似風光無限。

可是并購就像個盲盒,想要驚喜,打開全是驚吓。

2019年,蒙牛以50%溢價率、71億價格收購澳洲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廠商貝拉米。

為此,蒙牛不惜在同一年賣掉業務成熟的君樂寶。

如今,君樂寶已是本土前三的奶粉品牌,2021年營收達到201億元,約等于五分之一個蒙牛。

反觀蒙牛花大價錢收購的貝拉米卻節節敗退,甚至在2022年為蒙牛帶來了7.42億元的商譽減值。

除貝拉米之外,蒙牛2013年還以百億港元的價格收購雅士利51%股權。本以為能雙赢,結果雅士利的毛利率持續下滑,被同行遠遠抛在身後。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盧敏放上位後,也很看重雅士利,希望拉雅士利一把,并把希望把它納入蒙牛商業版圖。

但雅士利因為當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消費者對它的信任大打折扣,直到現在網上都還有質疑雅士利安全的聲音。

雅士利奶粉業績下滑,隻是蒙牛所遭遇問題的冰山一角。強力并購帶來的連鎖問題,更讓蒙牛頭疼。

在蒙牛收購雅士利之前,就曾有業内人士擔心,企業文化差異太大,可能導緻後續磨合成本很高。

實際上,并購并非簡單的“1+1=2”,而是需要精心的整合和磨合,才能讓兩個企業真正融為一體,發揮出更大的協同效應。

現在,蒙牛仍然是靠液态奶撐起企業的大旗,冰淇淋、奶粉、奶酪等業務僅占蒙牛總收入僅14.4%。

占比少,投入多,投入産出比極為不協調。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蒙牛收購雅士利股份)

原來在盧敏放上任之前,有深厚的奶粉業務經驗,曾将多美滋品牌推上國内嬰幼兒奶粉市場佔有率的巅峰。

盧敏放在蒙牛期間對奶粉業務也是足夠上心,盧敏放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達對蒙牛奶粉業務的重視,“如果做不好嬰幼兒配方奶粉,不會成為領袖級的企業”。

可惜事與願違。

當談到近八年蒙牛總裁生涯時,盧敏放說自己有得有失,并感歎他治理下的蒙牛擴張不夠堅決。

他說:“在做一些新的品牌發展和投資上可能還要更堅決。比如每日鮮語,擴張的野心還不夠。這造成了在全集團資源配置的時候,實際上有一點保守,應該給配置更多資源。”

現在盧敏放已經卸任,不知道繼任者高飛,又會如何看待擴張問題?蒙牛還會繼續保持飛速擴張嗎?

3、“少壯派”高飛接力

2024年,蒙牛在這個關頭突然換帥,處境似曾相識。

高飛作為公司的元老級人物,早在1999年就加入了蒙牛,一直是液态奶業務上的大将。

前面我們提到,蒙牛雖然在其他業務上節節敗退,但在液态奶方面的營收與伊利旗鼓相當,而蒙牛在液态奶方面的負責人正是高飛。

人人都聽說過那句脍炙人口的廣告詞: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

特侖蘇作為蒙牛旗下年銷售額超300億元的大單品,是高飛擔任常溫事業部負責人期間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另外,高飛還是個全能選手,除了特侖蘇,還策劃過世界杯營銷戰役,對企業管理、品牌建設、人才培養樣樣精通。

或許蒙牛也是希望,高飛能将自己打造特侖蘇品牌的成功經驗,複制到整個蒙牛的業務線上,助力蒙牛進一步實作高端化目标,趕超伊利。

高飛能做到嗎?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商場如戰場,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盡管高飛個人能力出衆,經驗豐富,想要帶領蒙牛更上一層樓,也不容易。

畢竟對蒙牛來說,現在的乳業市場就是個圍城。液态奶增長無望,奶粉政策失誤,奶酪業務也碰到了天花闆……需求一再收縮,蒙牛又找不到第二增長曲線。

不過高飛有勇有謀,他在業績會上說了,得堅守戰略,積極應對挑戰。他還提出了加強高端化戰略,關注功能奶趨勢,拓展細分市場,線上線下協同作戰等一系列政策。

這些政策或許真能為蒙牛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真正落實到執行層面,蒙牛想要實作高端化仍然困難重重。

為了業績,各品牌都在用“卷”字開道,中高端乳業市場更是火藥味十足。像伊利金典與蒙牛特侖蘇一直都在拼命打價格戰。

蒙牛換帥:“少壯派”高飛接班盧敏放

随意走進一家超市,就能看到特侖蘇打出了單獨售價55元一箱,99元兩箱的特惠;伊利金典也不甘示弱,緊随其後。

但蒙牛近年來為争搶市場,進行大量銷售活動,結果卻是增收不增利。

這次連夜換帥事件,也能看得出來蒙牛對目前的處境感到非常焦慮。

盧敏放不知道是不是把他那“行就上、不行就下”的狼性文化吸收到自己身上,反正他倒是“溜”得快,用專業術語來說,這叫戰略性調整,也就是方向不對趕緊掉頭。

但再怎麼掉頭,蒙牛都已經正式進入“高飛時代”,但這高飛能不能帶着蒙牛一高飛,還是個未知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