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山沂水雁高飛 四雁融合共創富丨王成成:逐夢山村 綻放青春

作者:在臨沂用戶端
蒙山沂水雁高飛 四雁融合共創富丨王成成:逐夢山村 綻放青春

在臨沂用戶端訊“山村望處好,翳翳起炊煙。江淺清見石,山環高入天……”清代詩人李憲噩《山村》裡的景象,是沂水縣院東頭鎮西牆峪村的真實寫照。

虎頭峰高聳入雲,峙密河汩汩流淌,森林覆寫面積超過90%,擁有好生态的西牆峪村卻留不住人,常住人口從634人減少到220人。

蒙山沂水雁高飛 四雁融合共創富丨王成成:逐夢山村 綻放青春

西牆峪村也興盛過。抗日戰争時期,這裡山高林密、便于隐蔽,山東縱隊指揮機關、魯中軍區司令部、山東縱隊野戰醫院救護所在此駐紮,開國名将王建安、胡奇才、羅舜初等長期在此工作戰鬥,留下了山東縱隊指揮部、将軍故居、藏兵洞、“同心樹”等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見證着深厚的紅色曆史文化底蘊。

2019年夏天,這個偏遠山村迎來了新“主事人”。26歲的王成成通過退役軍人公開選拔農村黨組織書記考試,來到西牆峪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從英姿飒爽的女兵,成為全縣最年輕的“一肩挑”女村支書。

蒙山沂水雁高飛 四雁融合共創富丨王成成:逐夢山村 綻放青春

這位年輕的女支書堅信,跟老百姓不能光講大道理,要帶頭幹,用事實說話。她第一時間動員黨員幹部,明确分工職責,帶頭抗擊強台風“利奇馬”,114名群衆被迅速轉移、安置得當;借着鄉村振興的東風,要政策、争資金,跑項目,村民們走上了瀝青路、照上了大路燈、喝上了自來水……一件件群衆期盼的民生實事從夢想照進現實。

針對新上任“頭雁”本領恐慌、“沒經驗、缺抓手”的問題,市裡開展“頭雁”人才教育訓練提升行動。王成成走進代村、垛莊、朱家林等先進村莊,跟着經驗豐富的老黨支部書記學思路、學方法。通過學習充能和縣、鎮機關部門的指導,王成成開始重新打量和利用村莊的優勢資源:借助良好生态和紅色傳承,謀求“發展以紅色為主題的鄉村旅遊”新路,讓沉寂的小山村走向新生。

山東縱隊指揮部、将軍故居、藏兵洞、“同心樹”,如今都成了山村改變的載體。王成成帶領村集體修複抗戰遺址,建設遊客中心,提升改造将軍故居,打造紅色村史館,吸引社會各界來此緬懷革命先烈,感悟沂蒙精神,汲取奮進力量。

蒙山沂水雁高飛 四雁融合共創富丨王成成:逐夢山村 綻放青春

山村空置的石頭房子,是發展民宿的好去處。西牆峪村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聘請山東沂山九溪旅遊服務有限公司進行運作,建成12套民宿,帶動發展8家農家樂,村集體每年增收25萬元,38名群衆實作家門口創業就業。

西牆峪的改變,一天天清晰可見。去年,央視《對話》欄目來村裡錄制,“五級書記話鄉村振興”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走進西牆峪,悟振興之道”天下聞名。曾經“三兩孫随白發翁”的小山村,紅綠融合,奮力破局,以“全似桃源裡,遊人到欲迷”的樣子,吸引着回家的人。

春風千裡,新的希望正在孕育。“今年計劃發展親子遊、戶外遊項目,讓來西牆峪遊玩的遊客充分放松身心、融入自然,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王成成認為,鄉村振興要先解決“人”的問題,發展産業、經營項目,都需要一批高素質的職業農民、鄉村創客做支撐。在引才留人的過程中,要用好“四雁工程”政策,真正解決好返鄉人才特别是年輕人的後顧之憂。

臨報融媒記者 朱鵬 通訊員 李光宇

編輯:李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