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打造全過程創新生态鍊
未來産業在這裡“起飛”
近日,雄安新區科創中心中試基地内,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總經理童浩軒示範操作智能巡檢機器人。河北日報記者曹铮攝
雄安之新,貴在創新,成在創新。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雄安新區考察時強調,“使雄安新區成為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彙創新、謀賽道、聚産業”,雄安新區重點圍繞新一代資訊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三大主導産業,搭建一流創新平台,依托重點區域建構雄安特色創新場景,開辟若幹産業新賽道,開展主體孵化與成果轉化,系統化實作産業加速集聚,初步打造形成全過程創新生态鍊。
支撐原始創新,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
3月18日晚,雄安新區科創中心會議室裡,雄安科技産業園開發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堅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院士團隊線上視訊溝通,探讨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創新中心及成果産業化基地落戶雄安合作方案。他們一直聊到深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是重大裝備高性能金屬結構新材料及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技術領域裡,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平台。在王華明院士率領下,團隊瞄準國家重大裝備發展的戰略需求和高性能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國際前沿發展方向,在國際上率先突破了钛合金等重大裝備高性能大型關鍵承力構件增材制造技術的關鍵技術。
“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增材制造技術,可突破傳統熔化冶金與鑄鍛成形技術的原理性限制,實作重大裝備高性能金屬結構新材料的高效制備,使高品質大規格材料、大型複雜結構實作綠色智能制造,周期短、成本低。”王華明院士介紹。
“這一國家級創新平台入駐雄安新區,在新區共建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雄安新區創新中心及成果産業化基地,将引領世界重大裝備新一代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與增材制造技術學科發展方向。”王堅說。
“除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我們目前還在密切對接清華大學高端裝備界面全國重點實驗室、航天科工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合作項目,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雄安中心、一站式生物醫藥公共實驗中心、商業航天測試中心等一批公共技術平台建設正在進行專家論證,同時加速推動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等機關共建一批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王堅介紹。
原始創新作為全過程創新生态鍊的第一環,是打開整個創新鍊條的密碼。以支撐原始創新為主要目标,雄安新區發揮國家級科研機構骨幹和引領作用,支援采取整體搬遷或設立分支機構的方式,布局建設一批高水準科研機構,開展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推動一批工程技術的驗證應用與內建轉化,為新區産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雄安新區組織引進大科學裝置、全國重點實驗室、頂尖科學家團隊等國家級創新平台在新區落地,重點推進雄安創新研究院和雄安空天實驗室(空天飛行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半導體雷射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醫學中心等17個國家級前沿創新平台建設,加快科技前沿探索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
聚焦創新鍊關鍵環節,提供一站式科創服務
辦公室裡忘了關燈,可以遠端控制開關;工地上揚塵超标,可以自動開啟噴淋;建築能耗出現資料異常,監控自動預警……3月19日,雄安科創中心C座二樓,華鑄科技集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鑄數字”)董事長丁國輝在電腦前,向記者展示公司服務雄安智慧城市建設的真實案例。
華鑄科技集團總部在北京,目前在雄安布局了華鑄數字等多家子公司,擁有行業内最進階别的電子智能化一級資質,産品覆寫智能機器人、智能硬體、綜合能源服務、智能雲服務等領域。
“這是公司在雄安的第三次遷址了,我們看重的是科創中心的綜合服務能力。這裡圍繞技術研發、成果彙聚、轉化交易、知識産權保護等創新鍊關鍵環節,集中打造了一站式的科創服務體系。”丁國輝說,依托更優的創業環境,公司今年将啟動業務更新,走出雄安開拓大灣區及海外市場,并籌備在5年内上市。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研發、技術、産業、金融、人才等各鍊環互相支撐。
以培育創新主體為主要目标,雄安新區積極推進雄安科創中心、雄安中關村科技園、網際網路産業園、綜合保稅區及特色主題樓宇等産業孵化創新平台建設,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大、研發水準高的領軍企業,建立分級分類的培育體系,提供空間拓展與選址、項目推介與融資、創業輔導與教育訓練、交流溝通與合作等專業化服務,培育一批高成長型科技企業。
走進位于雄安新區科創中心中試基地的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對綜合管廊智能巡檢機器人進行調試。“我們是首批入駐雄安新區科創中心中試基地的企業,新區在資金扶持、産品推廣、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援。”該公司銷售部總經理童浩軒介紹,目前該公司的研發中心、測試中心已經全部轉移到中試基地。
以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為主要目标,雄安新區布局一批技術轉移機構、創新驿站和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大力發展評估、咨詢、服務、轉移、專利代理、科技資訊等專業化服務,促進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資訊傳遞、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大力推進國家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和轉化中心、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科創中心中試基地等成果轉化創新平台建設。
啟動區及第五組團關聯容東片區定位為疏解主要承載區,為國家級創新平台、孵化型創新平台主要聚集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依托綜合保稅區和三個跨境電商産業園,重點發展保稅科研與保稅研發等産業;位于昝崗組團的國家高新區為高端高新産業和科技成果轉化集中承載區,聚力發展空天資訊産業,加快培育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特色産業……目前,三個功能各異的科技創新集聚區在雄安新區雛形初現,一條完整的科技創新生态鍊逐漸形成。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吸納集聚更多創新要素
室内的地毯一塵不染,辦公桌椅、會客沙發擺放整齊,桶裝水、綠植一應俱全……3月15日,北京振徽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徽節能”)董事長李铮第一次走進位于雄安科創中心C座2樓的過渡辦公室,很是驚喜。
振徽節能是北京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和綠色能源利用。“我們正式入駐的位址布局需要調整,科學園管委會特意為我們協調了臨時辦公地,拎包入駐!”李铮說,管委會幫公司全程代辦,他們僅用一周就領到了嶄新的營業執照,而且公司落戶雄安後依然可使用原名稱。
“在遷移過程中,符合條件的北京疏解企業可以繼續使用原企業名稱,進而保證業務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李铮告訴記者,公司還可保留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認定,為企業提供了極大便利。
從意向考察到遷入辦公不到一個月,而且是将總部連根“拔”過來,振徽節能入駐雄安的意願頗為堅定。
“雄安新區對創新型企業的政策扶持和人才補貼力度很大,從公司長遠發展角度來看,把總部搬過來是最好的選擇。”李铮說,振徽節能大批的員工需要從北京搬家過來,科學園管委會的從業人員還利用下班時間,帶大家實地挑選出租的房屋,并協助大家辦理雄才卡,對接子女入學等問題。
為疏解對象提供配套支撐,雄安新區科學園完善各類載體的承載功能,精準劃分科創主體客群,細化實驗室、科研辦公、中試廠房、産業街區、雄創驿站等科創載體産品線定位,開展場地租賃、定制服務、多種經營,滿足不同客戶需求,提供高品質服務保障。
建構開放創新生态,雄安新區出台《支援企業創新發展若幹措施》和“空天資訊十條”“軟體與資訊服務十條”“鴻蒙十條”等支援企業創新發展一攬子“硬核”政策,大力實施“雄才計劃”,重磅釋出“雄才十六條”,集聚吸納創新要素,釋放激發創新活力。
科技·人才·創新周、百所高校雄安行、百家科研院所雄安行、千名企業家雄安行、萬名大學生雄安行、中關村論壇、“智繪未來”創新創業大賽……雄安創新創業的氛圍逐漸濃厚,空氣中處處充滿創新味道。目前,新區已發放雄才卡10808張,成為年輕人“放下行囊、成就夢想”的一方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