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清明前後,草木出芽,萬物向榮。作為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二字在先秦《逸周書·時訓》中就已出現:“清明之日,桐始華。”

自古以來,人們在這一天追憶先人,寄托哀思,也在這一天出遊踏青,捕捉春色。

可以說,清明,是一個既莊重又輕快的日子。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古人在這一天擁有各種遊樂活動,在食物上也頗為講究。今天,就來一探古時清明的吃喝玩樂吧。

食青團的習俗,最早源自寒食節

近幾年,軟糯翠色的青團已經和清明綁定在一起,成了節日限定的“網紅”食物。

在大陸的江南地區,清明前後有吃青團的習俗。然而追溯曆史,會發現,青團最早并不是專為清明誕生的食物,而是寒食節。

古代寒食節,要将“舊火”熄滅,等待一兩日後的清明節再重新燃起“新火”,而中間的時間,不能生火,隻能吃冷食,便誕生了青白團子。今日不少地方做好的青團,也仍舊講究要放涼了才吃。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青團。圖源:《餐桌上的節日》

寒食清明前後,正是春天草木發芽的時候,人們便因時取材,鼠曲草、艾草、泥胡菜、漿麥草等青綠色植物成了天然的染色劑。

草本植物中獨有的清新與澀味,融入了青團之中,成為特殊的節令記憶。

明代的《遵生八箋》中就記載了寒食節時人們的吃食:“今俗以夾麥青草搗汁,和糯米作青粉團,烏桕葉染烏飯作糕,是詞遺意。”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艾蒿

後來,寒食節和清明節逐漸合二為一,青團不但是吃食,也成了清明祭祀的貢品。

袁枚在《随園食單》中,也記錄了青團的制作方法:“搗青草為汁,和粉做粉團,色如碧玉。”

雖然在袁枚筆下青團是“團狀”,但各地都遵循着自己的制作方法。

有的地方要把青草汁細細過濾,做出表面油潤光滑的青團;有的地方則偏愛保留青草的部分碎葉,揉進粉中,最終的口感保留了一種顆粒感;還有的地方,青團并不叫青團,改名清明餃,直接包成了餃子形狀,内裡餡料有筍幹、香菇、鹹肉等等,做成了鹹口。

如今,青團的名氣早已不局限在南方地區,清明果、清明餃、艾粿、艾葉粑粑等稱呼也開始傳遍大江南北。這種春日之味代代相傳,直到今日。

古人踏青初體驗:

郊遊、摘花、野餐

春天去踏青去看花,是中國非常古老的風俗,清明前後的春遊出行,更是曆史上就有的傳統習俗。

到了大自然中,看到那麼多美麗的花朵,人們就不希望空着手回家,是以古人就有一種很自然的舉動,踏青賞花時,摘花摘草帶回到家裡。

這個現象在《詩經》裡就有表現。

“維士與女,伊其将谑,贈之以勺藥。”

——《詩經·鄭風·溱洧》

《詩經·鄭風·溱洧》就描繪了一幅“遊春圖”,少男少女們在春日出遊,互贈芍藥花,表達對彼此的好感。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到了宋代後,春日摘花摘草甚至形成了一種儀式感。

宋代的清明前後,為了踏青,人人都要出城去找風景優美的地方,古人不僅僅是看花,而且要坐下來野餐。

《東京夢華錄》中對此就有記載:

“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抵暮而歸……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

當時有身份的女性,都會坐着轎子出城去踏青,而在踏青的過程中,會摘很多楊柳枝、野花,用于裝飾女性所坐的轎子的頂上和四周。

同樣,周密《武林舊事》中也有記錄清明出遊的盛況:“清明前後十日,城中士女豔妝飾,金翠深缡,接踵聯肩,翩翻遊賞。畫船箫鼓,終日不絕。”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花神圖》明 仇英

在國寶《清明上河圖》裡,也有描繪這種春日風俗的畫面。

《清明上河圖》的開頭一段,是比較荒涼的郊外,漸漸地有了人迹,不久在一段彎道上,就出現了一隊遊春歸來的人馬。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清明上河圖》 局部 張擇端 北宋

這隊人馬的前面,走着一頂轎子,轎子頂插滿了樹枝和花枝,男主人騎着馬走在後面,兩側有仆人扛着擔子,兩邊是野餐用的食盒。

《清明上河圖》之是以叫《清明上河圖》,這段畫面就是一個證據,因為它很明确地表現了清明節古人踏青歸來的具體場景。

花籃成為踏青中的主角

春日踏青摘花折柳的習慣,在北宋時也有了一些轉變。

從北宋開始,出現了一個好風氣,就是花匠們買來成批的、制作精美的藤編花籃,把人工培育的鮮花搭配着插在花籃裡,并且十分講究鮮花的姿态、疏密等,這與今日的“插花藝術”十分相近。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現在的花籃

等到南宋時,遊春的人們不再流行去折花折草,而是買現成的花籃帶回家。

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在當時的首都臨安(今杭州),小販們會在西湖邊兜售各種各樣精巧的工藝品,滿足遊春人們的購買欲,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花籃。

《武林舊事》把花籃歸為“湖中土宜”,也就是西湖的土特産之一,花籃在遊春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宋代的花籃因為特别精巧,廣受喜愛,還成為了一種繪畫題材。

宋代有專門的花籃圖,不大的畫面上僅畫一隻花籃,甚至有些畫家就以畫花籃見長。

故宮博物院中就收藏着一幅南宋畫家李嵩的《花籃圖》,在畫面中,花籃裡搭配着有百合、萱花、石榴花、栀子花、含笑等等,精緻繁複的花籃本身就已經是一件藝術品了。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花籃圖》,南宋 李嵩繪  圖源:故宮博物院

花籃手工藝品的出現,逐漸形成了用購買花籃代替采花采草的風氣。

用一隻花籃留住詩意與浪漫

到了清代,花卉種植已經頗具規模,蘇州是當時名副其實的花卉中心。

蘇州花農已經不止于編花籃了,他們能用銅絲做出各種各樣的造型,比如蟾蜍、龍鳳、雙飛的蝴蝶等等都不在話下,再用麻繩把鮮花綁在這些用銅絲做的小胎體上,形成了一種鮮花遍附的小工藝品。

“或有用粗細麻骨,以銅絲紮成三角蟾蜍、蝴蝶雙飛、元寶、鞭、劍、匾額之類,置簪花于上,皆由花農臆造,無定格也。”

——《桐橋倚棹錄》

再說回遊春,蘇州遊春有兩個大日子,一個是清明節,一個叫牡丹市(也就是賞牡丹)。

蘇州人遊春,會坐着遊船去虎丘,一路上的山塘路十分熱鬧,七裡山塘上,全是店鋪全是做買賣的,古人開着船一路玩一路買東西,好不快活。

等到了黃昏時節,人們遊玩累了,準備起航返程的時候,花農們就坐着小船到這些大遊船前,兜售他們自己做的鮮花工藝品。這些花農家的賣花女兒們,把各種很美的鮮花裝飾品,遞到大船上,大船上的人把錢送下來,這叫賣花錢。

回到了蘇州城門外後,人們就要上岸改坐轎子回家,把花籃、鮮花工藝品挂吊到轎子上頭,就這樣,把花光和春光帶回家裡。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這些芬芳豔麗的花籃,人們會在家中吊挂起來。

裝了魚缸的花籃吊在半空,人們一擡頭就能看到花籃中間有魚影在遊動。

而裝了玻璃油燈缸的燈花籃,到了夜晚,人們把燈點亮,點點燈光從散發着香氣的花籃當中洩出,微風吹過,花籃緩緩地晃動。

從春遊到采花、編制花籃,這是隻有中國古人才能想到的詩意和浪漫。

古人清明節都做什麼?吃青團、踏青、插花籃……

看完古人遊春賞花的種種玩法,我們會發現,賞花插花并不需要被冠以“高端”之名。

古代的花農們把插花變成了很可愛的商品,而遊人則把鮮花當做家中的美好擺設,把精緻化成日常,這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審美智慧。

參考資料:

[1] B站@孟晖說古時風雅

[2]《美人圖》,孟晖 著,2021年4月,中信出版集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