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不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古代民間和官方為何對寒食節起源認知不一?

是不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古代民間和官方為何對寒食節起源認知不一?

寒食節可能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為“多變”的一個,在曆史上,這個節日僅具體時間就發生過多次變化,在兩漢時期第一次見載于史時,寒食節的時間是在“隆冬”,之後又演變出“冬至後百五日”“三月初五”“五月初五”等多個日期,跨越冬、春、夏三個季節。在長度上也發生過多次變化,從最初的“禁火、寒食五日”,演變成為“三日”,最後變成僅節日當天禁火寒食。在習俗上又有禁食溫熱食物,和禁食一切經火烹饪的食物兩種。這種“多變”在其他節日的演變史上是罕見的。

而關于寒食節的起源,在古代更是出現了官方和民間認知兩極分化的現象,自寒食節這一節日出現起,“紀念介子推”說就是民間的主流認知,而官方最初對這一說法并未提出異議,但随着時間推移,在否認“介子推說”的基礎上,“禁火說”和“改火說”成為官方的主流認知和解釋,這種官民認知兩極分化的有趣現象背後,實際上隐藏着相當有趣的曆史事實與官民不同的心态。

一、悲情之神介子推——幻想與事實

寒食節在曆史文獻中第一次出現,就與介子推這一人物緊密聯系在了一起,成書于兩漢的《新論·離事》雲:

“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子推故也。”

這是關于寒食節起源的最早記錄,可見最遲至兩漢,在并州(山西)太原郡就出現了寒食節這一民俗,并且圍繞介子推這一人物形成了特定的宗教禁忌。

介子推又稱介之推,是春秋時期晉國貴族,品行高潔,曾追随公子重耳(即晉文公)流亡,歸國後不受賞賜,最終隐居山林不知所終,和寒食節并無關系。

然而在民間傳說中,介子推的事迹要曲折悲情得多,東漢末年的《琴操》記錄了當時的民間傳說:介子推與晉文公一同流亡時,曾在晉文公挨餓時割下大腿上的肉給他吃,晉文公歸國上位後,介子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于是隐居山林,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他出山,介子推抱着樹被燒死,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下令民間在介子推被燒死那一天,即五月五日禁火。

這一傳說本身于史無據,但這種忠君愛國,卻郁郁不得志,最終悲情赴死的悲劇英雄,非常符合飽受壓迫的底層百姓的想象,引發他們的同情和崇拜,也使得這一民俗在山西地區以太原郡為中心,迅速蔓延開來。“禁火寒食祭介子”的故事在民間代代相傳中幾經嬗變,逐漸帶有了越來越多神異化的色彩,主人公介子推也随之神格化,成為了主管雨雪冰雹的神祇,如果有人在其祭日(即寒食節)期間動火,就将招緻他的怨怒和報複,曹操的《明罰令》就說:

“雲有廢(寒食節)者,乃至(緻)雹雪之災。”

後趙建平二年(331AD),石勒以寒食節屬“淫祀”為由予以禁斷,不料次年就發生雹災,冰雹大如雞蛋,導緻了數萬人畜的死亡。這些曆史巧合更是使得寒食節和介子推信仰結合起來,使得寒食節的範圍日益擴大,從山西的地方民俗演變成一個全國性的習俗。

二、“禁火說”與“改火說”——官方的權威解釋

盡管介子推信仰在民間逐漸根深蒂固,但從後趙以“淫祀”為名試圖禁斷寒食節來看,這個在民間傳說中遭遇不公而死的愛國者顯然并不被統治者所推崇。是以,在隋代的杜公瞻否定了寒食節起源于“介子推說”,推出“禁火說”後,很快被統治階級所接受和認可,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寒食節的“官方解釋”。

杜公瞻認為,首先,介子推割股救君、被焚而死的故事未見《史記》《左傳》記載,屬于民間傳說,并非信史。其次,如果介子推之死确鑿,寒食節的日期怎麼會一變再變,是以必然是“皆因流俗所傳”。第三,如果寒食節真的是春秋時期就有的祭日,為何在春秋到秦這麼長的曆史時期都不見載,直到兩漢才為人所知?杜還認為,春季禁火寒食實際上源于周制的禁火舊制,《周禮》記載的“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國中”才是寒食習俗的真正源頭。

不得不說,杜公瞻對“介子推說”的分析合理,質疑有力,是以當杜公瞻提出“禁火說”的時候,也很快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和支援。唐朝統治者完全接受了“禁火說”,在動用官方力量予以進一步闡釋的同時,以法令的形式對寒食節的起源進行說明,并對習俗進行了規範,天寶十年三月,唐玄宗敕曰:

“《(周)禮》标納火之禁,《(論)語》有鑽燧之文,是以燮理寒燠,節宣氣候,自今以後,寒食并禁火三日。”

由此可見,唐朝統治者在認可并接受“禁火說”的基礎上,又援引儒家經典《論語》,将“改火說”并列為寒食節的源頭之一。“改火”即在經過一個周期後熄滅舊火,點燃新火,來預防疾病和災禍。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火焰崇拜觀念,廣泛存在于中國、希臘、羅馬等古代文明中,《論語》曰:

“鑽燧改火。”

春榆夏棗秋柞冬槐,則是四時皆改其火,故曰“改火”。

在改火期間,不僅要使用特定的木材和生火方法,而且要使“新火”和“舊火”兩不相見,這就要求在熄火和生火之間間隔一個周期,而這個間隔周期,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禁火說”和“改火說”在唐之後被曆代統治者所繼承,盡管介子推在宋代也得到了正式的冊封,成為了有“編制“的神靈,但“禁火說”和“改火說”的官方地位從未動搖。客觀地講,相比于民間盛行的“介子推說”,“禁火說”和“改火說”的可信程度要高得多,但邏輯漏洞和不合理之處也很多。那麼,為何皇朝統治階級在寒食節起源上無視民間根深蒂固的“介子推信仰”,堅持選擇“禁火說”和“改火說”呢?

三、君權至上——無法再被容忍的“消極反抗者”

實際上,底層百姓笃信和尊崇“介子推傳說”的原因,也恰恰正是至高無上的皇朝統治者不願意接受“介子推傳說”的原因,在傳說中,介子推忠君愛國,割股啖君,卻遭到國君不公正的待遇,于是以隐居山林消極反抗,不料竟遭國君放火燒山,最終導緻這個愛國者殉道式的悲劇結局。在這個過程中,介子推是愛國者、是英雄、是殉道者,而君主則是介子推之死的直接責任人。

在先秦時代,君臣之間的政治倫理基礎是契約,《論語》中: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那麼當“君無禮”的時候,臣自然也不必事之以忠。在“介子推傳說”中,盡管介子推隻是“消極反抗”,仍能看到這一政治倫理的影子。然而自秦漢以降,日益加強的君主專制使得君權日益強大,最終導緻這一政治倫理的瓦解和崩潰,唯我獨尊的專制君主連介子推這樣的“消極反抗者”也無法容忍了,而民間對其的信仰和尊崇,更被視為是一種消極的不滿情緒和隐藏的不穩定因素,統治階級和底層百姓對于寒食節起源認知的兩極分化背後,實際上是日益加強的專制之下,越來越不容質疑和冒犯的君權。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劉鶴

責編 陳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