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是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古代民间和官方为何对寒食节起源认知不一?

是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古代民间和官方为何对寒食节起源认知不一?

寒食节可能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多变”的一个,在历史上,这个节日仅具体时间就发生过多次变化,在两汉时期第一次见载于史时,寒食节的时间是在“隆冬”,之后又演变出“冬至后百五日”“三月初五”“五月初五”等多个日期,跨越冬、春、夏三个季节。在长度上也发生过多次变化,从最初的“禁火、寒食五日”,演变成为“三日”,最后变成仅节日当天禁火寒食。在习俗上又有禁食温热食物,和禁食一切经火烹饪的食物两种。这种“多变”在其他节日的演变史上是罕见的。

而关于寒食节的起源,在古代更是出现了官方和民间认知两极分化的现象,自寒食节这一节日出现起,“纪念介子推”说就是民间的主流认知,而官方最初对这一说法并未提出异议,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否认“介子推说”的基础上,“禁火说”和“改火说”成为官方的主流认知和解释,这种官民认知两极分化的有趣现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相当有趣的历史事实与官民不同的心态。

一、悲情之神介子推——幻想与事实

寒食节在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就与介子推这一人物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书于两汉的《新论·离事》云:

“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

这是关于寒食节起源的最早记录,可见最迟至两汉,在并州(山西)太原郡就出现了寒食节这一民俗,并且围绕介子推这一人物形成了特定的宗教禁忌。

介子推又称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品行高洁,曾追随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归国后不受赏赐,最终隐居山林不知所终,和寒食节并无关系。

然而在民间传说中,介子推的事迹要曲折悲情得多,东汉末年的《琴操》记录了当时的民间传说:介子推与晋文公一同流亡时,曾在晋文公挨饿时割下大腿上的肉给他吃,晋文公归国上位后,介子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于是隐居山林,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介子推抱着树被烧死,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民间在介子推被烧死那一天,即五月五日禁火。

这一传说本身于史无据,但这种忠君爱国,却郁郁不得志,最终悲情赴死的悲剧英雄,非常符合饱受压迫的底层百姓的想象,引发他们的同情和崇拜,也使得这一民俗在山西地区以太原郡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禁火寒食祭介子”的故事在民间代代相传中几经嬗变,逐渐带有了越来越多神异化的色彩,主人公介子推也随之神格化,成为了主管雨雪冰雹的神祇,如果有人在其祭日(即寒食节)期间动火,就将招致他的怨怒和报复,曹操的《明罚令》就说:

“云有废(寒食节)者,乃至(致)雹雪之灾。”

后赵建平二年(331AD),石勒以寒食节属“淫祀”为由予以禁断,不料次年就发生雹灾,冰雹大如鸡蛋,导致了数万人畜的死亡。这些历史巧合更是使得寒食节和介子推信仰结合起来,使得寒食节的范围日益扩大,从山西的地方民俗演变成一个全国性的习俗。

二、“禁火说”与“改火说”——官方的权威解释

尽管介子推信仰在民间逐渐根深蒂固,但从后赵以“淫祀”为名试图禁断寒食节来看,这个在民间传说中遭遇不公而死的爱国者显然并不被统治者所推崇。因此,在隋代的杜公瞻否定了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说”,推出“禁火说”后,很快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和认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寒食节的“官方解释”。

杜公瞻认为,首先,介子推割股救君、被焚而死的故事未见《史记》《左传》记载,属于民间传说,并非信史。其次,如果介子推之死确凿,寒食节的日期怎么会一变再变,所以必然是“皆因流俗所传”。第三,如果寒食节真的是春秋时期就有的祭日,为何在春秋到秦这么长的历史时期都不见载,直到两汉才为人所知?杜还认为,春季禁火寒食实际上源于周制的禁火旧制,《周礼》记载的“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才是寒食习俗的真正源头。

不得不说,杜公瞻对“介子推说”的分析合理,质疑有力,因此当杜公瞻提出“禁火说”的时候,也很快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唐朝统治者完全接受了“禁火说”,在动用官方力量予以进一步阐释的同时,以法令的形式对寒食节的起源进行说明,并对习俗进行了规范,天宝十年三月,唐玄宗敕曰:

“《(周)礼》标纳火之禁,《(论)语》有钻燧之文,所以燮理寒燠,节宣气候,自今以后,寒食并禁火三日。”

由此可见,唐朝统治者在认可并接受“禁火说”的基础上,又援引儒家经典《论语》,将“改火说”并列为寒食节的源头之一。“改火”即在经过一个周期后熄灭旧火,点燃新火,来预防疾病和灾祸。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火焰崇拜观念,广泛存在于中国、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中,《论语》曰:

“钻燧改火。”

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故曰“改火”。

在改火期间,不仅要使用特定的木材和生火方法,而且要使“新火”和“旧火”两不相见,这就要求在熄火和生火之间间隔一个周期,而这个间隔周期,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禁火说”和“改火说”在唐之后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尽管介子推在宋代也得到了正式的册封,成为了有“编制“的神灵,但“禁火说”和“改火说”的官方地位从未动摇。客观地讲,相比于民间盛行的“介子推说”,“禁火说”和“改火说”的可信程度要高得多,但逻辑漏洞和不合理之处也很多。那么,为何皇朝统治阶级在寒食节起源上无视民间根深蒂固的“介子推信仰”,坚持选择“禁火说”和“改火说”呢?

三、君权至上——无法再被容忍的“消极反抗者”

实际上,底层百姓笃信和尊崇“介子推传说”的原因,也恰恰正是至高无上的皇朝统治者不愿意接受“介子推传说”的原因,在传说中,介子推忠君爱国,割股啖君,却遭到国君不公正的待遇,于是以隐居山林消极反抗,不料竟遭国君放火烧山,最终导致这个爱国者殉道式的悲剧结局。在这个过程中,介子推是爱国者、是英雄、是殉道者,而君主则是介子推之死的直接责任人。

在先秦时代,君臣之间的政治伦理基础是契约,《论语》中: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那么当“君无礼”的时候,臣自然也不必事之以忠。在“介子推传说”中,尽管介子推只是“消极反抗”,仍能看到这一政治伦理的影子。然而自秦汉以降,日益加强的君主专制使得君权日益强大,最终导致这一政治伦理的瓦解和崩溃,唯我独尊的专制君主连介子推这样的“消极反抗者”也无法容忍了,而民间对其的信仰和尊崇,更被视为是一种消极的不满情绪和隐藏的不稳定因素,统治阶级和底层百姓对于寒食节起源认知的两极分化背后,实际上是日益加强的专制之下,越来越不容质疑和冒犯的君权。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鹤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