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科,将翻過三座大山

作者:濤哥談地産

今年,是萬科近年來最好的一次業績會。

說好,并非指業績資料,而是這次業績會非常有看點,管理層說了很多大實話。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重要的業績會,是經曆輿論風波沖擊後的萬科,對全社會的一次溝通和交底。

濤哥看完了這場長達2小時的溝通,最大的感觸是:

萬科的基本面沒有變,有這樣一支坦誠并且務實的管理團隊,萬科一定能穩住。

萬科,将翻過三座大山

1

坦 誠

在剛剛經曆輿論風波後,萬科依然敢面向全社會直播業績會,這一點很值得敬佩和稱贊。

畢竟,多數上市公司業績會都隻面向少數投資和媒體,像萬科這樣的透明度,在行業内首屈一指。

而且,相比往年業績會輕輕松松聊業績增長。

今年,大家顯然是帶着對萬科穩健性的關心和不解來看,于是問答環節上來就有券商提出了靈魂三問:

萬科評級下調,會不會對融資産生影響?傳言萬科與金融機構鬧沖突,現在萬科融資還是否順暢?據說12家銀行在為萬科籌措貸款還債,是不是真的?

濤哥聽到提問這麼直接都震驚了,這是能當衆問的嗎?這是能向全網直播的嗎?這是我不花錢就能聽的嗎?

不過,面對質疑萬科并沒有閃爍回避,總裁祝九勝坦誠具體的回答這個問題,也讓人們更加了解萬科的真實作狀:

首先,萬科的基本面沒有變化,評級下調影響有限。

萬科長期保持合作的銀行有26家,這些銀行很支援萬科,也跟萬科一起共同控制風險。

其次,面對融資模式變化,萬科得到了銀行的了解。

萬科之前總對總信用融資,現在政策變化要轉向項目制抵押融資,一夜之間轉過來是有難度的,合作銀行給了萬科1-3年的轉換期,幫助萬科過渡。

第三,銀行和險資都很支援萬科,融資穩定可持續。

去年新增銀行融資897億,以國壽、平安、新華為代表的各大保險公司也給了萬科耐心和支援,讓萬科轉型的底氣更足。

接着,有投行代表繼續提問萬科的融資情況,對今年到期境内外債的鋪排及現金流安全。

祝九勝表示,萬科在手貨币資金998億,今年到期有息負債624億,覆寫倍數1.6倍,由于相當比例的資金在監管賬戶,客觀來說也是有一定壓力。

但萬科也有新融資管道和新的融資方式,是以有壓力能過關,這一關萬科一定能闖得過去。

目前萬科面臨三大挑戰,祝九勝稱為是“三重山”,分别是:

開發業務規模下降帶來收支不平衡的挑戰;融資模式從總對總轉向項目制融資的挑戰;以及部分經營性業務收益率還在爬坡階段。

通過同行的實踐,萬科認識到開發業務的規模下滑可以靠經營性業務的價值去平衡。

而面對融資模式變化,一方面銀行給了1-3年寬限期,另一方面有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即項目白名單補充,能夠讓萬科拿到更多開發貸。

此外萬科還有豐富資源去獲得經營性物業貸,給公司提供新的資金來源。

是以,面對三大挑戰,萬科已經想清楚了怎麼行動,而且還有大股東深圳國資的支援。

祝九勝最後用兩句話總結:“兩岸援聲啼不住,輕舟将過三重山。”

左岸是客戶與金融機構的支援,右岸是大股東和政府的支援,加上萬科人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翻過三座大山。

說實話,祝九勝講到這個程度,應該說已經充分講清萬科之前遇到了什麼難題,以及萬科當下和未來将會如何應對,态度非常誠懇,邏輯也很有說服力。

很多投資者在聽完業績會管理層的表态後,結合年報情況看,普遍認為市場大可不必再過度擔心萬科的安全。

2

行 動

作為行業内最早提出“活下去”口号的公司,萬科對于風險一直保持着警惕,但郁亮也在業績會上反思:

我們的危機意識還需要更加強,我們改變的決心和力度還要更大,安全墊還需要更厚。

是以,郁亮提出了一項重磅舉措:

未來兩年削減1000億付息債務,堅決降杠杆,在更安全基礎上再考慮發展。

今年,萬科打破了31年堅持分紅的慣例,郁亮也對此坦言,不分紅的決策很艱難,也是為降杠杆、保極限情況下安全創造條件。

郁亮相信,萬科在輕裝上陣之後,能夠更好的更長久的為股東創造價值。

同時,郁亮也提到萬科做的好的一些方面,比如銷售規模維持行業頭部,完成28.9萬套房子高品質傳遞,新項目投資兌現度很高,代建、大宗交易、REITS等也有了顯著的成績……

萬科的業務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在股東、金融機構和各界支援下,郁亮表達了充分的信心:

萬科能夠做的更好,有能力成為穿越周期的标杆,并在新發展階段繼續成為一家優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萬科年報中提出2024年的四項重點工作,其中提到節衣縮食,壓降管理費用,而以郁亮為代表的管理層做出了表率。

萬科在年報中公告稱:自報告披露之日起,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總裁祝九勝、監事會主席解凍自願領取月薪稅前1萬元。

濤哥的員工看到這個新聞都震驚了,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月薪竟然比萬科董事長郁亮都高,而這件事也确實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在濤哥看來,郁亮作為地産職業經理人的代表,高峰時也曾領取過千萬年薪,但随着行業變化,郁亮多次主動降薪以身作則承擔責任,這次更是一降到底。

郁亮及萬科管理層率先降薪的做法,展現出了一種擔責的态度,讓人們看到萬科管理層與公司共進退的職業化精神,郁亮這種有擔當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3

底 氣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萬科2023年的成績單,實際上有了前面鋪墊,再看萬科的資料,其實整體還是不錯的。

首先,萬科全年銷售3761億,保持行業第二,經營性現金流連續15年為正,收入保持4657億高位,依然有超120億的權益淨利潤。

銷售、收入與利潤如果跟萬科過往比,确實有下降,但如果放在行業語境中看,萬科是跑赢大市、跑赢同行的。

2023年,萬科在全國35個城市排名前三,其中16個城市排名第一,銷售回款率達101%,多個項目進入全國榜單前列,這說明萬科開發業務實力是領先的。

其次,經營服務業務是萬科的一大亮點,全口徑收入558億,同比增長8.9%。

萬物雲收入334.2億,同比增長10.2%,淨利潤20.4億,同比增長28.3%,是地産行業最強最大的物業企業。

萬科租賃住宅進管理房間數23.33萬間,是全國集中式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規模第一。

萬科物流倉儲進入47個城市,營運管理162個項目,NOI達到21.9億。

萬科商業整體營收91.1億,累計開發面積1158萬方,管理項目超過200個,綜合實力位居行業第一梯隊。

此外,郁亮在業績會上提到,今年萬科可能會成為業内唯一在商業、物流、長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三個領域實作REITs的公司,實作“投融管退”的大資管閉環。

第三,萬科債務結構持續改善,獲得股東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援。

去年,萬科新獲融資897億,新增經營性物業貸款108.9億,上報白名單項目42個,新增融資169.5億,融資管道保持暢通。

同時,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産負債率降至65.5%,連續5年下降,債務結構持續改善,境内新獲融資綜合成本3.61%,創曆史新低。

在濤哥看來,萬科各個能力次元上其實表現都很優秀,住宅、物業、商業、長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物流倉儲都是全國前列,業務能力是很強大的。

正如祝九勝所說,萬科前期的風波,更多是業務和融資模式轉型過程中的陣痛,目前已經有妥善的解決思路。

是以,當市場回歸理性,尤其是在這次業績會的充分溝通後,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對萬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信心,萬科穩住并不是問題。

就像郁亮在業績會上所總結的:

隻要萬科始終為老百姓提供好房子、好服務,萬科就會有發展,萬科就會有未來。

關于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有什麼評價?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