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熱鬧背後:有人曬完朋友圈便退定,退定投訴沖上熱搜
經過長達3個月的造勢後,3月28日晚,小米SU7終于揭曉了上市的最後一步——價格。
創始人雷軍又一次展示了他強勁的營銷能力,無論是極具個人色彩的2小時演說,還是拉來長城、“蔚小理”多家車企創始人造勢,都為這場釋出會卯足了看點。
因為售價遠低于此前市場流傳,最高配不過30萬元,手機的成本效益被雷軍複刻至小米SU7上,雷軍成為當晚的“雷神”,網絡上傳出“不是保時捷買不起,而是小米SU7更有成本效益”等言論。
流量很快傳導到營銷端。

釋出會結束後不久,
小米汽車官方微網誌迅速發“喜報”,揭曉“大定”單量:4分鐘1萬台,27分鐘5萬台。網傳資料更甚,達到了81分鐘9萬台。
資本市場的反映也十分迅速,截至3月28日美股收盤,小米集團ADR大漲12.13%。
面對洶湧而來的定單量,雷軍在釋出會後的群訪中透露,“我的同僚告訴我,第一分鐘就有10萬人添加心願單,我覺得小米的誠意是足夠的。”
事實上,小米工廠今年的産能或許無法比對目前的定單量。此前有消息稱,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年産能為15萬輛,2023年6月竣工;二期計劃于2024年動工,2025年完工,兩期合計産能30萬輛。預計3月産量計劃有望達到4000台左右,4月底産能爬坡,6月開始兩班倒生産,2024年計劃産量約7萬台。
如此看來,7萬台即為小米汽車今年的飽和産量。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大定”的含義不同于汽車圈傳統大定。行業内約定俗稱的是“小定”随時可退,“大定”為不可退的訂單,但小米汽車的“大定”随時可退,“鎖單”才是不可退的訂單。
是以,上市首日網絡上便出現了一波集體維權,不少消費者稱聽了小米釋出會上說定單随時可退,自己才下定單,但自己無意鎖單,不小心手滑将定單鎖定,導緻5000元定金無法退還,此事一度沖上熱搜。
對此,小米官方回應稱,定金7日内支援無理由退款,超過7日後,車輛配置會自動鎖定,消費者也可以提前主動鎖定配置。一旦定單鎖定,車輛将進入生産階段,配置無法再修改,定金不退。此外,創始版現車配置已經鎖定,消費者在支付2萬元定金後,即鎖單。
這波熱度下,小米公布的定單量多少可以轉化為傳遞量還存疑。
記者發現,朋友圈與社交群中許多“秀”支付5000元“大定”的客戶,在記者詢問時卻被告知,“我已經退了,就蹭一下熱度”“我先定,但我沒想着買,假裝支援一下”等回複。
當被追問為何“大定”可退時,他們告訴記者,本來以為5000元隻是意向金,但發現小米的定金意義與其他車企不同,這是可以退的“定金”,“這反而更友善我‘蹭熱度’了,我收到了許多評論,朋友們都以為我買了小米”,剛剛完成退款的胡明(化名)直言。
同樣完成退款的方力(化名)向記者表示小米汽車的退款“速度給力”。據其透露,3月28日晚臨近11點才支付了5000元的定金,随後申請退款,原本需要24小時内完成退款,但10分鐘後方力便收到定金退還到賬的消息。
随後,微網誌上也有部落客發文稱,小米的大定存在7天猶豫期,可退,并不能完全算作銷售業績,且上市當日小米集團副總裁盧偉冰甚至在提問的微網誌使用者下方留言稱,“大定可退。”
在小米的購車協定中,明确表示無論何種原因引發的退款,小米汽車均按照該筆款項的支付路徑原路退回。
有人喊話小米能否釋出鎖單銷量,但并未得到小米汽車的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目前可以确定百分百的銷量是5000輛小米SU7創世版,随着小米SU7的上市,創世版被一搶而空。記者了解到,創世版的定金是普通車型的4倍,高達2萬元,且在購車時會被明确下定及鎖單。
記者:吳迪
編輯:王克
責任編輯:畢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