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随着邯鄲那起“國中生殺人埋屍案”事件發生後,大家都憤憤不平:我們教孩子做一個善良的人,會不會害了他們?

事實上,受遠古基因的影響,“攻擊性”是人與身俱來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說法,始終存在争議。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去接住孩子“壞”的一部分,幫助他們去毒,不僅能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也能保護他們免受罪惡的觊觎。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婚姻家庭咨詢師

........................................

邯鄲事件熱度不減,或許是“邯鄲三害”的效應,最近網上全是兒童、青少年犯罪相關的新聞,看得家長擔驚受怕,甚至懷疑人性。

梅州一名13歲男孩在路邊拖走小女孩,疑似猥亵;

四川涼山一名13男孩,遭14歲女孩糾集多人辱罵、毆打;

男孩性侵8歲女童,因不滿14歲不予刑事處罰;

駐馬店一名學生因未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心懷不滿,下課後拿一把小刀将老師紮傷後跳樓……

關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豁免,網上有很多法律部落客進行科普,這裡就不多贅述。但大緻結論就是:如果沒有意外,殘忍的未成年兇手不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這個結論實在令人沮喪,也讓很多父母擔憂:這世界怎麼了?為什麼好人得給壞人讓路?如果兇手不被懲罰,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要學“壞”?作惡為什麼不需要付出代價?我們教孩子要做個善良的人,是不是會害了他們?!

或許全中國的父母都在等待一個結果,去決定自己的教育方向。

今天,我想從心理學的角度給大家一點建議:如果想要保護孩子,教育的态度可以有那麼一點健康的“壞”。

人性的善惡就是硬币的兩面

這裡所謂“壞”,是指一個人的攻擊性。未成年兇手之是以讓父母們坐立難安,是因為他們太有破壞性。

2023年6月,大陸最高人民檢察院釋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顯示: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

2022年,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起訴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數,較2020年分别上升30.2%、42.8%。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國外未成年人犯罪趨勢也同樣嚴峻。

《犯罪心理學》披露了一則國外資料:“過去10年中,由青少年法庭審理的兒童違法犯罪者數量增長了33%,導緻了整個司法界的關注……13歲以下的兒童,占到了青少年被逮捕案犯的9%左右。”

這些兒童犯罪者應了一個規律:年齡越小,犯罪越早,罪惡越大,持續越久。

“根據研究,比起青少年時期違法犯罪,兒童違法犯罪者長大後變為嚴重、暴力和持續犯罪者的比例,要高2到3倍。”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兒童青少年犯罪者比例驚人(圖源《犯罪心理學》)

可見,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上升是個全球性的問題,這真的讓人很難放心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怕孩子被傷害、也怕孩子被帶壞。

這些孩子為什麼會“壞”得這麼不健康?

心理學大咖武志紅在《深度關系》裡,這樣诠釋一些兒童的惡:

“人類最本質的需求是看見。原始的生命力可以視為中性的、灰色的,當被看見後,就意味着被照亮了,變成了白色的、彩色多姿的活力;當不被看見時,就會成為黑色的、死寂的東西。”

一些品行不端、有犯罪潛質的孩子,在家庭裡沒有得到看見,父母絲毫不關心他們的内心世界,導緻孩子内心積累了很多黑色、死寂的東西。

這些東西會放大攻擊性,讓孩子對别人懷有很大惡意,覺得别人要害自己;或者攻擊自己、覺得自己很“廢物”。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而一些犯下罪行的孩子,不但不被看見,還被父母灌輸了很多焦慮。

就像惡貫滿盈的“黑老大”孫小果,從小目睹父母吵架,7歲那年父母離婚,媽媽隻滿足他的物質需求,不關心人格成長,把孫小果養成了一個強奸多名女性的犯罪者。

充滿壓力的家庭環境、整天吵架的父母、長期被忽視的内心感受……這些,都會增加一個孩子内在黑色的部分。

成年人想象不到孩子的惡,也是因為成年人有能力調整自己,而當孩子内心黑色的部分,超過光明的部分,整個人會浸泡在一種“毒性”裡,随時可能失控。

你的善良要有所鋒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一些“壞孩子”雖然會表達攻擊性,但能夠與别人建立比較好的關系。

就像《家有兒女》的小雪,有一集父母想把小雪的東西送人,被小雪果斷拒絕,并且反過來教育父母:“拒絕本來就不需要理由,你們肯定是患上了取悅别人的毛病。”

除此之外,她還早戀、染發、頂撞大人……然而小雪并不招人煩,相反,父母、兄弟、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她,她的學習成績也非常好。

這是因為:小雪雖然有“壞”的部分,但總體上是“好”的。當小雪不同意把自己的東西送人時,父母第一反應不是責怪她不懂事,而是問她:“請問你是如何做到果斷拒絕别人的?我們怎麼做不到呢?”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這種好奇和詢問,就是在“看見”小雪的内心感受。一個充滿“看見”的家庭環境,賦予孩子内心有很多積極、光明的部分,讓孩子雖然有攻擊性,但總體上是無毒的。

為什麼一些孩子壞得“有毒”呢?比如,毆打父母、離家出走、沾染不良習慣……排除一些天生反社會人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孩子在家裡不但不被“看見”,還被灌輸了很多焦慮。

《深度關系》裡舉了一個例子:

一個女孩想用自己的方式做一件事,比如喝水,她啟動了一個喝水的念頭,然後選擇用什麼杯子、以什麼樣的方式喝水和倒水。

如果這個過程被阻礙破壞,比如父母非讓她按照他們的方式:用指定的杯子、以指定的方式喝水和倒水……

孩子就會感到:自己意志被破壞,存在方式不被“看見”,仿佛“死”了一次一樣。如果孩子總是被破壞,就會感到自己一次次“死亡”,這讓她對要做的事産生負面情緒,難以投入。

一方面,她心裡很生氣,滿腔憤怒使她對外界充滿警惕、惡意和敵意;另一方面,她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會報複、懲罰她,或者會傷害到别人,對此感到内疚。

恐懼和内疚,就是一個孩子心裡的“毒”,毒積累到一定程度,攻擊性就會失控。而作為父母,如果能接住孩子的恐懼和内疚,看見并化解一部分孩子的焦慮,就能給孩子淨化“去毒”。

孩子經曆了父母的淨化,就會變得很有分寸:敢于攻擊别人、保護自己,同時能控制自己的“壞”不過度傷害别人,還會對一些“有毒”的孩子感到相處不舒服,避開他們。

攻擊性是人類生來就有的,“去毒”的孩子也仍然有壞的一面,但這種“無毒的壞”,會成為他們保護自己的铠甲。父母家人能看見孩子、給孩子“去毒”,孩子的人格發展就會高度成熟。

就像我一個朋友的孩子,看繪本時,非常不喜歡周圍有聲音幹擾,如果爸媽的手機發出提示音,她會大聲訓斥父母:“你發出聲音了了!你讨厭!我要把你丢出去!”

但當父母告訴她:“我們愛你。”這個年僅5歲的孩子會說:“我愛你們,比你們愛我還要多。”

無論你是好是壞,我對你的态度都不會變

簡單做個總結——

“有毒”的孩子,壞得很有破壞性,父母不但無力看見他們,還灌輸了很多焦慮,導緻孩子内心有太多黑色部分;

“無毒”的的孩子,向父母傳遞焦慮,被父母看見、接住、緩解一部分焦慮,這個過程支援了孩子,讓他們内心有很多光明的部分。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就像《深度關系》寫的:肆無忌憚地釋放攻擊性的感覺很好,而關系能容納這份攻擊性,于是,這份容納也給彼此帶來了愉悅。

武志紅講了一件自己的親身經曆:他的父母從來沒有說過“你是我們全家的希望”這種話,這些話暗藏着父母的焦慮。在學習和考試上,父母一直是任由他自己發揮,考好考差都不會改變對他的态度,這讓他體驗到“無論我怎麼樣,父母都愛我”。

有段時間,他的學習成績上下搖擺很厲害,但很少陷入焦慮。因為父母那種“無論你怎麼樣,我對你的愛都在”的态度,給他完成了“去毒”,是他不會想要破壞自己和外界。

後來,他遇到一位沉浸在暴怒中的來訪者,内心有很多黑色部分,看待外界充滿了敵意和惡意,并且想無情地懲罰、報複所有人。他們花了很長時間去探讨黑色部分,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的内心感受被他看見,“毒性”變得越來越弱,敵意和惡意也越來越淡。

“當他們發現,他們是可以和别人發生沖突的,是可以真實表達攻擊性的,而且關系還會是以越來越好……他們就可以得到療愈了。”

國中生殺人埋屍案後, 更讓人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武志紅“看見”來訪者,為他完成了“去毒”,其實就是父母為孩子“去毒”的過程。

首先,允許孩子用語言表達攻擊性。比如:聽孩子講述自己有多讨厭父母某一點、有多不願意做某件事、對今天發生的某件事有多不高興;

孩子表達完攻擊性之後,無論言辭多激烈都不做評價,隻是溫和平靜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知道你的想法了,我很高興你能對我說出來,而不是傷害自己和别人。”

最後,引導孩子思考對錯、辨識善惡。比如:“你今天說了髒話,我聽着有點刺耳,你覺得對别人說髒話,是好事還是壞事?”“你剛剛說你很想離家出走,離家出走這件事,你覺得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總體上是好事,還是壞事?”

盡量不去灌輸焦慮,而是看見孩子的焦慮,能養出一個健康強大的孩子,同時卸下父母的心理包袱。

當親子關系雙方都可以大大方方表達不滿、釋放攻擊性,這樣的關系就會溫暖、健康、有力量的。外界有毒的“壞”,也很難撼動這樣的關系。

對孩子來說,這就是:隻要我的家是好的,我便是光明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