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作者:熱情的金桔A

前面講了思想,其實,科技裡面也有思想,文學藝術裡面也有思想。沒有思想的科技文藝,就沒有靈魂,純粹技巧而已,有何看頭?

二、科學技術

1.醫學。

春秋戰國醫學,主要運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認識人體、辨證論治。

1】經脈學說。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兩種經脈學佚書,即《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還出土了兩種診斷學佚書,即《脈法》和《陰陽脈死候》;更出土了一種已佚的醫方專書,且口《五十二病方》。五種古醫學佚書,合寫在一個帛卷上。從這些醫書的内容來看,都寫成于《素問》和《靈樞經》之前。

《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分别記述了每一條脈的名稱、循行過程、主病病候和灸法。兩部灸經,都隻用灸法,不用針法,但卻有貶石療法。

2】方劑學。

《五十二病方》中在使用灸法或貶石療法時,隻指出某一體表部位。病方上的藥名,據初步統計有二百四十三種,不見于《神農本草經》和《名醫别錄》的接近一半,說明當時藥物學已有很大成就。事實上當時已有湯劑、丸劑、散劑等,而且已有丸的名稱。外治法在書中占很大比重,除了用藥物外效和灸法、砭法之外,還有藥浴法、煙熏或蒸氣熏法、熨法、按摩法、角法(類似後來的火罐療法)等。

3】防疫學。

《秦律》規定:鄉官發現鄉裡有麻風病人必須向官府報告,由官府派醫生檢查證明後采取措施。《秦治獄案例》有一條“疠”說:某裡的裡典(鄉官)甲帶同裡人丙前來,報告說:懷疑丙患麻風病。訊問丙,丙說:頭瘡三年,眉毛脫落,不知何病。接着就指令醫生丁診斷,丁診斷說:病人沒有眉毛,鼻梁折斷,鼻腔損壞,刺鼻孔不打噴嚏,下肢從關節、膝部到腳向下癱瘓,并有一處潰瘍,手上沒有汗毛,呼号時聲音氣急敗壞,進而斷定病人患麻風病。這說明當時醫師對麻風的診斷已很有把握。

按照《秦律》,麻風患者必須遷到政府所設的“病遷所”實行隔離。如果麻風患者有罪,可以判決死刑,采取沉殺水中或活埋土中的辦法。這說明當時已很重視防止麻風的傳染。

4】導引術。

《莊子·刻意篇》說:“吹峋呴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道(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體育鍛煉是為了卻病延年。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馬王堆導引術

5】醫學分科。

《周禮·天官》冢宰的屬官有醫師(大醫師)、食醫(管理營養衛生的醫生)、疾醫(内科醫生)、瘍醫(外科醫生),又有獸醫。民間也已有各科醫生,有帶下醫(婦科醫生)、小兒醫(小兒科醫生)、耳目痹醫(耳目科醫生)等。這時疾醫主要醫治的流行病,春天有痛首疾(頭痛病),夏天有癢疥疾(疥癬、疖子等癢痛的皮膚病),秋天有瘧寒疾(瘧疾),冬天有嗽上氣病(咳嗽氣喘病)。瘍醫主要醫治的病有腫瘍(臃腫的瘡)、潰瘍(潰膿的瘡)、金瘍(刀傷)、折傷(骨折傷)。醫生診斷病情,“以五氣、五聲、五色眡其死生”,已經普遍采用“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等方法,大陸傳統醫學上臨床觀察的望、聞、問、切“四診”方法,這時都已有了。

6】扁鵲。

扁鵲,即秦越人,齊國渤海郭(今河北任丘北)人。曾從長桑君處得到許多“禁方書”(不公開的丹方醫書)。相傳晉大夫趙簡子生病,五天不省人事,請扁鵲診治,扁鵲斷定“血脈治”(血脈循環正常),不出三天會好轉。又有虢國太子得急病暴卒,扁鵲進去診察,發覺他耳朵裡有聲音而鼻翼扇動,兩股内側還是溫的,斷定是“屍厥”(昏迷假死),可以搶救。扁鵲就用針法、熨法和湯劑結合治療,過了二十天太子就康複。當時人“盡以為扁鵲能生死人”,扁鵲說:“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鵲主張早期發現病情,早日加以治療,反對“信巫不信醫”。他根據各地人民的需要而行醫,在邯鄲做“帶下醫”,在洛陽做“耳目痹醫”,在鹹陽做“小兒醫”。秦國的太醫令(官名)李醓妒忌他,竟把他刺殺了。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7】《黃帝内經》。

《素問》是大陸第一部有系統的醫學著作,相傳是《黃帝内經》的一個部分。《素問》非一人一時之作,是一個學派在較長時期内寫成的,主要部分寫成于戰國時代末期。

《素問》假托黃帝所作,同當時的道家和陰陽五行家有着密切關系。對病源學說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緻病原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外因是風雨寒署的侵襲,内因是飲食起居喜怒的不節,因而造成陰陽失調,引起疾病。

《素問》重視疾病的預防。在預防體外疾病因素侵襲的同時,特别強調人體内在的預防因素。特别強調疾病的預防,較治療更為重要,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認為“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素問》不但用陰陽失調來解釋病因,也還用陰陽學說來闡述人體生理和說明病理。它認為,五髒屬于陰,必須“藏精氣而不瀉”;六腑屬于陽,必須求其通達,“傳化物而不藏”。還認為,必須根據陰陽的變化來進行病理的分析,來判斷虛實、寒熱、内外等,進而确定辨證論治的準則。

《素問》這些醫學理論,莫定了祖國醫學優良傳統的基礎。

《靈樞》主要讨論經絡學說,如何進行針灸治病。明确記載了十二經脈循行走向、絡屬髒腑及其所主疾病,已有十二經脈“如環無端”互相銜接、互相表裡的概念。它還論述了十五絡脈、奇經八脈以及十二經脈等,認為經絡可以溝通表裡,聯系髒腑,運作氣血,在人體生理、病理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對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也有重要的意義。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2.數學和實體學。

《墨子》裡面有很多數學和實體學、化學知識,非常先進,但是,這些是為非戰思想服務的。

《墨經》。墨子很重視物質生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器械的不斷創造,杠杆、滑車、斜面、輪軸等簡單機械的應用,後期墨家對此有進一步發展。墨家曾經對物質世界進行具體的分析,他們把空間稱為“宇”,把時間稱為“久”(即“宙”)。他們認為物質的運動共有六種方式:

(一)本質未變而外表已變,這叫做“化”。(改變)

(二)一部分物質從整體分離了去,這叫做“損”。(變小)

(三)另外有物質附加到原來的物體上去,這叫做“益”。(變大)

(四)循環旋轉的運動方式,這叫做“儇”。(旋轉)

(五)在一個空間内物體的更換,這叫做“庫”。(更換)

(六)一件物體所處的空間移動,這叫做“動”。(移動)

3.天文學。

天文學和曆法的進步,是為重農服務的,耕戰越發達,天文學和曆法越進步。

春秋中期,由于采用立圭表測日影的方法,能夠精确測定夏至和冬至,曆法開始精确,以含有冬至之月為正月,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為一年,并開始采用十九年插入七個閏月的辦法。

古代四分曆,包括《颛顼曆》和《殷曆》等,是大陸古代建立在嚴密科學基礎上的曆法。《颛顼曆》的測定年代當在公元前三六O年左右。這種古四分曆的歲實(回歸年)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閏法為十九年七閏,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确的曆法之一。它的回歸年長度與西方古代名曆《儒略曆》(創于公元前六四年)是相同的,但大陸古四分曆的創造要早三百年。

由于大陸古代使用陰陽曆,十九年七閏,對于農業季節的掌握不大友善,這時創立了二十四個節氣。

戰國時代每日的記時,由十二時制變為十六時制,次序為平旦、晨、日出、夙食、日中、日西中、日西下、日來入、日入、昏、暮食、夜暮、夜未中、夜中、夜過中、雞鳴,見于甘肅天水縣放馬灘秦墓出土秦簡《日書》。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到戰國時代,已有專門觀測星辰運作的占星家,齊國有甘德,楚國有唐昧,趙國有尹臯,魏國有石申。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甘德和石申在戰國中期(約公元前360年左右)精密地記錄了一百二十顆恒星的赤道坐标。他們所測定的恒星記錄,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長沙馬王堆《五星占》

4.地理學。

地理學也是為農家服務的,說到底,是為耕戰思想服務的。

春秋戰國由于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各種手工業所需原料的交流,商業的發展和各地土特産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使得人們眼界寬廣,地理知識大為豐富;同時為了适應統一事業的需要,就出現了全國性的地理志。其中以《禹貢》與《山海經》兩書最為重要。

《禹貢》假托是夏禹治水時期的作品。它把全國疆土劃分為九州,分别叙述了山脈、河流、土壤、草木、田賦和少數民族分布狀況,還總叙了全國的名山大川,記載了分五服繳納貢賦的制度。用九州來作為全國的區域規劃,是适應即将建立的統一王朝的需要。所用九州的名稱是新創的,有的采用了水名(如雍州、兖州),有的采用了山名(如荊州),也有采用古部族或古國名的(如徐州)。正因為九州的劃分出于新創,《禹貢》的九州就和《周禮·職方氏》、《呂氏春秋·有始覽》的九州不同。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山海經》把全國疆土劃分為南、西、北、東、中五個部分。它以記述各個地區的山脈為主,講到了有關的水流、草木鳥獸和礦物等特産,第一次對大陸廣大山區的地理和礦藏進行了探索,作了具體的記錄。這書既有科學的内容,也雜有巫術迷信成分。

三、文學

1.《詩經》。

《詩經》的頌和雅大部分是西周甚至商朝時期的詩歌,但是,風大多數是春秋時代的民歌,反映各地的風土民情,屬于現實主義文學。

孔子標明《詩經》作為自己教學生的主要教材,他的中心思想究竟是什麼?至今,沒有史學家做出合理的解釋。

2.屈原。

1】屈原。

屈原名平,生于公元前三三九年,出身于楚國貴族。楚懷王時,他做到左徒的高官,掌管出納号令。他主張通過制定新法令來改革楚國的政治,聯合齊國抵抗秦國。他認為“背法度而心治”猶如無辔而禦烈馬,是很危險的,必須做到“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法立”他要求“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偏邪)”,就是要選拔賢能擔任官吏,按照法令的準則來辦事而不能發生偏差。結果他遭到子蘭(楚懷王幼子)、鄭袖(楚懷王寵姬)和上官大夫等貴族的迫害。楚懷王聽信讒言,免除他的官職,并把他流放。頃襄王繼位後,他又再度被放逐。等到楚被秦攻破,國都郢失守,他就投汨羅江自殺了。

屈原的詩歌,不是為了寫詩,而是為了說明自己的政治抱負,是一種極具思想性的載體,始終寄予希望的是美好的政治,愛國的情懷,家族昔日榮光的恢複。他吸收了民間文學形式,采用了方言聲韻,融合了神話傳說,創作了長篇的詩歌。熱烈的愛國情感,豐富無比的想象力,美麗的詞藻,使得屈原的詩篇成為不朽的傑作,他的政治抱負也就感人至深。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現代人心中的屈原

2】《離騷》。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大陸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全詩二千四百多字,詩人通過對自已的戰鬥曆程的回溯和未來道路的探索,表現了他追求崇高理想的堅貞意志和深摯的愛國主義感情,也揭露了楚國政治的腐敗和黑暗勢力的猖狂。詩中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喻,編織神遊天上等幻境,文采絢爛,結構宏偉。魯迅指出:屈原的《離騷》,“逸響偉辭,卓絕一世”,“較之乎《詩》,則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然其影響于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的光輝詩篇,繼承了《詩經》的優秀傳統,開拓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對大陸文學的發展,有着重大的影響。

3】《楚辭》。

在《楚辭》中除了《離騷》以外,主要作品有《九歌》(包括《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殇》《禮魂》)、《天問》、《九章》(《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遠遊》等篇。

《九歌》是祭祀鬼神的樂曲,原是楚國民間歌舞,經過屈原重新創作加工,就顯得更美妙了。《天問》,從自然現象和神話一直問到遠古的曆史傳說,是一篇美麗的史詩。原來在楚國的宗廟和神祠裡,壁上往往繪有關于自然現象、神話和遠古曆史傳說的大幅壁畫,《天問》正是針對這些壁畫所描寫的神話傳說來發問的。全詩一幹五百多字,詩句大體以四言為主,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表達了屈原對傳統思想的懷疑和探索真理的精神。正如魯迅所指出的:“懷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瑣末,為前人所不敢言。”

屈原以後,楚國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繼起創作《楚辭》,“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谏”。沒有思想性的作品,終究不過是昙花一現。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3.散文。

1】諸子散文。

以《莊子》最為瑰麗,《韓非子》以寓言說理,《荀子》善于博喻,《墨子》過于質樸,《呂氏春秋》也可讀,即使是《孫子兵法》也可讀性非常強,無論怎樣,因為思想深刻,都散發出人性的光輝。

2】史傳散文。

以《左傳》最為像小說,繪聲繪色。《國語》記言也不錯。

4.小說。

百家争鳴裡面有小說家。

《漢書·藝文志》著錄有《伊尹說》、《鬻子說》、《師曠》、《務成子》、《天乙》、《黃帝說》等小說十五家,都以古人命名,談的該是有關這些人的故事小說。班固說這些著作“非古語”,“淺薄”,“迂誕”,出于“依托”。《伊尹說》二十七篇,今已失傳。《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述伊尹“說湯以至味”,列舉各地土産的美味,該即出于小說家的《伊尹說》。孟子曾竭力駁斥“伊尹以割烹要湯”之說,該即出于小說家。

司馬遷曾說《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大概指的就是《百家》這部小說,可知《百家》也是談古人的故事的。

那麼多小說,到漢朝就失傳了,原因就在于它們沒有思想性。

四、藝術

1.音樂歌舞。

周公創立禮樂制度,樂特别發達。

《詩經》原是用音樂伴奏歌唱的詩歌總集,分為領、雅、風三種曲調。“頌”是有舞蹈的祭神歌曲,伴奏樂器有琴、罄、鐘、镈等。“雅”原是一種竹筒狀的節奏樂器,因為這種曲調用“雅”節奏,“雅”就成為曲調名稱。“雅”的伴奏樂器有琴、瑟、笙、鐘、罄等。“風”是指各國民間流行的曲調,伴奏樂器有琴等。

到春秋後期,禮崩樂壞,就開始出現“新聲”。“新聲”就是一種新曲調。據說晉平公歡喜“新聲”,掌管音樂的師曠就說:“公室将卑乎l”還據說,衛靈公到晉國去,經過浪水,夜半聽見有人彈奏“新聲”,很是歡喜,把樂師師涓(當作師延)召來“靜坐撫琴而寫之”,把這種新曲調記錄下來。衛靈公到了晉國,晉平公設宴招待他,衛靈公便把師涓召來“援琴鼓之”,沒等彈完,師曠就從旁制止,說:“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這種“新聲”,首先是從中原地區鄭衛兩國的民間産生的,是以也稱為“鄭衛之音”,或者稱為“桑間濮上之音”。

适應新曲調的需要,伴奏的樂器也有改變,戰國時代流行的樂器除了琴、瑟、笙、鐘、磐以外,還有竿、筝、築等民間流行的樂器。

原來貴族的音樂,主要是配合着禮儀演奏的。這種配合禮的樂,是為了維護貴族的莊嚴,是以曲調講究“中平”而“肅莊”,這種廟堂之上的“雅樂”,伴奏的樂器以打擊樂器鼓、鐘、磐為主,也就是金石之音。随着民間音樂的發展,出現了“新聲”的曲調,婉轉曲折而動聽,這是音樂的進步。伴奏的樂器就以絲竹之音為主,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當時孔丘站在貴族立場,反對這種“新聲”便說:“鄭聲淫”,“惡鄭聲之亂雅樂也”。但是曆史的潮流是沒法阻擋的,人們愛聽的是“新聲”而不是“古樂”,是“鄭衛之音”而不是“雅樂”。魏文侯就曾說:“吾端冕(穿禮服戴禮帽)而聽古樂則唯恐卧;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

戰國時代第一等大墓中陪葬樂器以編鐘、編磐為主,因為這是“禮”的需要,當時很講究用禮樂制度來維護統治。當時制作的編鐘、編磐也有進步。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一九七八年湖北随縣擂鼓墩曾國君主的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精美樂器,銅編鐘有六十四件,包括鈕鐘十九件,甬鐘四十五件。鐘架分上中下三層。鈕鐘銘文為律名和階名(如宮、商、角、徵、羽等),可能是用來定調的。甬鐘正面隧、鼓部位(即鐘口沿上部正中和兩角部位)的銘文為階名,是該鐘的标音,準确敲擊标音位置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音階的樂音。每件甬鐘都有兩個樂音,能配合起來演奏;甬鐘的下層在演奏中起烘托氣氛與和聲作用。

甬鐘反面各部位的銘文可以連讀,記載了曾國與楚、周、齊、晉等國律名與階名的互相對應關系。鐘架中下層懸挂編鐘的配件上和編鐘所在的橫梁部位,都刻有标音文字,以便演奏中根據一定音調的需要臨時調換編鐘位置,重新配合使用。經過對整套編鐘每鐘兩音的測定,從低音到最高音,總音域跨五個八度之多。在中心音域三個八度的範圍内,十二個半音齊全,而基本骨幹是七聲音階結構。說明當時已懂得八度位置和增減各種音程的樂理。根據試奏結果,它已能演奏采用和聲、複調和轉調手法的樂曲。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桑獵宴樂壺(故宮博物院藏)上的圖案,描寫有吹竽、打擊編鐘和編磐、打鼓、彈琴瑟和舞蹈的情況。宴樂橢杯(上海博物館藏)上的圖案,也描寫有一人坐着打擊編鐘,編鐘一列挂在飾有龍頭的架座上;下面有一人打鼓.鼓座作雙鳥背立形,左方有一人坐着彈琴,右下方有兩人細腰長袖,相對而翩翩起舞。

2.雜技。

《列子·說符篇》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君”的故事。“據說“宋元君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胫,并趨并馳,弄七劍疊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就是使用高跷一面趨馳,一面以雙手輪流飛躍七劍,使五劍常在空中飛舞,這是使用高跷表現“弄劍”的雜技。

體育活動還有舉鼎比賽、蹴鞠比賽、角抵、劍道、射道等選拔軍事人才的項目。

演藝活動俳優說笑話演劇、讴歌、投壺、弈棋、六博、鬥雞走狗等。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3.書法。

一九五四年六月在湖南長沙南門外左家公山的戰國墓中發現一件竹筐,藏有竹籌、無字竹簡、銅刀和毛筆。籌就是算,是計數的工具。銅刀就是削,也就是書刀。毛筆放在竹管裡。筆杆是用竹削成的圓柱,長十七點八厘米,徑零點五厘米,頭部剖為數方,筆頭即插入其中。筆頭用兔箭(兔背上的毛)制成,插入筆杆頭部之内,外纏細絲線,筆頭露于外部的部分長四點二厘米。筆杆連筆頭全長二十二厘米。這筆的杆很細,筆頭的毛鋒長,适宜于寫字和繪畫。這種筆的制造方法,漢代以後曾長期沿用。這樣把筆杆頭部剖成幾方而插上筆頭的辦法,是便于随時更換筆頭,和現在的鋼筆可以随時更換筆尖的情況差不多。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目前出土的書法作品,以楚國範圍最為典型。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發掘出竹簡,共804枚,為竹質墨迹。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這種書寫,十分流暢,具有美感,不同于李斯的小篆

4.建築。

現在能夠見到的實物建築是墓室建築,以1978年發掘的湖北随縣曾侯乙墓最為典型。曾侯乙墓為大型岩坑豎穴木槨墓。槨室分中、東、西、北四室,内葬主棺二重,陪葬棺21具,狗棺1具,總面積近220平方米。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5.雕塑。

湖北江陵望山和天星觀楚墓出土神像,都是左右雙身,作鈎狀的龍形,頭戴長的鹿角.其用途當是辟除邪鬼的。這類怪神像雕刻得很生動,把一副張牙舞爪的神情完全表達了出來。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戰國楚國 虎座鳳鳥懸鼓

楚墓出土的木制容器、樂器、飾物和葬具中,有加工雕刻的。木豆有蓋和盤合成一隻鴛鴦的,有木卮的蓋上和本身周圍雕刻蟠蛇的。有以雕刻的木虎座和鳳架來懸挂鼓的,雙鳳立于雙虎的背上,鼓懸挂于雙鳳之間,系于鳳冠之上,很是精美。這種“虎座鳳架鼓”,多數出土于湖北江陵的楚墓中。江陵雨台山七座楚墓各出土木鹿一件,鹿側首卧地,腳彎曲放在腹下,身首分雕合裝,鹿角插接于首上,有的在臀側插接小鼓,用作小鼓的木座。

楚國因為有豐富的神話傳說,浪漫氣息濃郁,在藝術上特别具有神采。

6.繪畫。

1】青銅器刻畫。

一九三五年河南汲縣山彪鎮戰國墓葬中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銅鑒,全器共有紅色金屬嵌成的圖像四十組,圖像中共有二百九十二人,表現出了格鬥、射殺、劃船、擊鼓、犒賞、送别等種種戰時的動态,是一幅戰國時代的戰争圖。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一九五一年河南輝縣趙固鎮戰國墓葬中出土的宴樂射獵紋銅鑒,圖像以一座大建築為中心,左右配列了樂舞者各一組,左邊的人正在一面打編鐘一面舞蹈,右邊的人正在一面打編磐一面舞蹈。再下有廚房,有送遞飲食的。另外有林園,有射獵的,有劃船的,有替馬洗浴的。總計全圖有三十七人、三十八隻鳥獸、六十六件器物,描繪出各種動态,是一幅戰國時代描寫官僚地主舉行宴會和進行射獵的圖。

2】帛畫。

一九四九年長沙東南近郊五裡陳家大山的戰國楚墓裡曾出土一張帛畫《龍鳳婦女圖》。畫上有一個側面的成年婦人,腰極細。婦人面向左而立。頭後挽着一個垂髻,發上有冠,冠上有紋飾。衣長曳地,下擺像倒垂的牽牛花,向前後分張。腰帶很寬,衣袖很大。袖上有些繁複的繡紋,袖口較小。袖口和領襟都有黑白相間的斜條紋,衣裳也是黑白兩色。在下裳的白色部分有些簡單的旋紋。婦人的兩手向前伸出,彎曲向上,合掌敬禮。婦人頭上,在左前面飛翔着一隻鳳鳥。這隻鳳鳥面向左,頭向上,兩翅上張,尾上有兩隻長翎,向前彎曲,幾乎和頭部相接觸。兩隻腳一隻向前曲着,一隻向後伸着,都露出了有力的腳爪。鳳鳥的前面有一條一隻腳的龍樣的動物,頭向上,和風鳥正對着,頭部左右有兩隻角,身子略作蜿蜓而豎垂。身子上有環紋六節。

老張講曆史:春秋戰國文化

這是楚國繪畫,具有濃郁的神話色彩,浪漫氣息。

五、烹調技術

烹調技術已有蒸煮、爆烤、煎熬等種,主要食品除粥飯外,菜肴有肉類、蔬菜以及菜羹、肉羹等,羹比較普遍。飲食用具主要是箸(即筷子)和匕(即匙)。當時流行窄柄舌形的銅匕和漆匕。《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者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這是說吃菜羹需用筷夾取湯中的萊來吃,沒有菜的羹就不用筷而隻用匙。

肉類原來隻有富貴人家能吃到。孟嘗君食客有三等,下等住“傳舍”的“食無魚”,中等住“幸舍”的才“食有魚”。一般人民要七十歲才有可能吃到肉。孟子說:“雞豚狗食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豚”是小豬,“彘”是大豬。當時所吃的肉,狗肉比較普遍,市上常有屠狗為職業的,稱為“狗屠”。秦始皇的刺客荊轲的好友高漸離就是“狗屠”,荊轲經常和許多“狗屠”同飲酒于市的。當時富貴人家也還有吃熊的腳掌的,因為熊掌的美味超過了魚,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當時烹調技術已非常講究調味,《呂氏春秋》有《本味篇》,載有伊尹以調味進說于湯的故事,《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著錄有《伊尹說》二十七篇,《本味篇》即采自《伊尹說》,伊尹所說調味技藝反映了戰國時代的情況。伊尹說:“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攫者臊,草食者膻,臭惡猶美,皆有是以。”認為所吃的肉類有三種,水居動物的肉有腥味,食肉動物的肉有臊味,吃草動物的肉有膻味,它們雖然都有惡劣的氣味,卻能烹調出美味來。

伊尹解釋調味技藝說:“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劑)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禦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哝(太甜),酸而不酷,鹹而不減(“減”通“鹹”,“鹹”是充滿),辛而不烈,澹(淡)而不薄,肥而不䞀(過肥)。”所謂“五味”是指甘、酸、苦、辛(辣)、鹹,所謂“三材”是指上述三種肉類。

這是說調味要先加水,用火煮沸,必須加入克制“腥”、“臊”、“膻”的調味品,才能除去這些氣味,再先後加入定量的調味劑,使得鼎中烹調的食物起着“精妙微纖”的變化,進而得到美味。既要燒得“熟而不爛”, 又要調得五味适中,更要肥淡适當。

還特别講到了七種著名的調 味品:“和之美者,陽樸之薑,招搖之桂(桂花),越駱之菌(香菇),鳣鲔之醢(肉醬),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卵”可能是魚卵制成的調味品。“其色如玉”的露也是一種調味品。

《本味篇》還列舉許多美味的魚、肉、蔬菜和水果,其中夾雜 有神話,如說“昆侖之蘋,壽木之華(花)。”也有當時著名的土産,如洞庭之鱄,雲夢之芹,具區(今太湖)之菁(蕪菁),江浦之橘,雲夢之柚等。

最後,讓我們欣賞大餐,屈原《招魂》(選段)——

“…………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粢穱麥,挈黃梁些。

大苦鹹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陳吳羹些。

胹鼈炮羔,有柘漿些。

鹄酸臇凫,煎鴻鸧些。

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

粔籹蜜餌,有餦餭些。

瑤漿蜜勺,實羽觞些。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

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