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是通路丨中國平安謝永林:為何相信平安股價“是金子總會發光”?

國是通路丨中國平安謝永林:為何相信平安股價“是金子總會發光”?

國是通路丨中國平安謝永林:為何相信平安股價“是金子總會發光”?

文/王恩博

上市險企進入年報披露季,中國平安打響“第一槍”。

2023年,中國平安實作歸母營運利潤1179.89億元,現金分紅連續12年保持增長,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同比大增36.2%。雖不乏壓力,但穩健中顯現韌性。

不過,在壽險行業周期性轉型等影響下,過去一段時間平安股價出現波動。業績釋出會上,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回應稱,目前平安市淨率(PB)、市盈率(PE)都很低,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價格總歸要回歸到與價值一緻。

這種信心來自何處?謝永林近日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詳解中國平安發展路徑及其對行業趨勢的判斷,回應涉房風險敞口、方正重組等市場關切。他認為,在做好科技金融,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平安有天然優勢。

陣痛後中國金融機構更有競争力

近年來中國發展内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金融監管部門也加大了監管力度,金融機構如何适應新形勢?

謝永林坦言,短期看金融機構發展面臨一些挑戰,比如保險行業的利差損問題、銀行業息差收窄問題等。但長期看,随着金融業高品質發展程序不斷深化,整個行業競争力會不斷增強。

他認為,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強大生産能力、完備産業鍊的絕對優勢,經濟發展内生動能充足,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這是金融機構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基本面。

“對中國經濟,我們有信心,也有耐心。”在謝永林看來,推動高品質發展,調結構、提品質、增效益,需要改革和破局,這是一個久久為功、循序漸進的過程。

金融業亦需要加快成長,适配中國發展模式的切換。

謝永林表示,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過程中,金融機構發展理念和模式也會變化,從規模增長轉為品質增長;從注重經濟效益轉為強調社會效益;從粗放式發展轉為精細化、風險更可控的發展。“轉變會有陣痛,可一旦邁入新發展階段,大陸金融機構國際競争力會大幅增強。”

談及中國平安的發展路徑,謝永林說,平安過去二十餘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未來希望依托“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的戰略模式,利用領先的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能力,把握住中國在金融保險、财富管理、醫療養老領域的巨大市場機會,挖掘新質生産力增長潛力。

他特别提到,該戰略内涵與官方多次重申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這“五篇大文章”保持一緻,後續經營動作将牢牢圍繞這五個方向同向發力、重點發力。

平安險資整體涉房風險可控

房地産市場仍處于調整轉型中,各大金融機構相關風險幾何,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不動産投資餘額為2039.87億元,在總投資資産中占比4.3%。

“平安險資整體涉房敞口可控、風險可控。”謝永林強調,平安險資持有的近八成(78.4%)不動産投資都是持有型物業(商場、物流地産、長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等),這部分資産以成本法計量,曆史回報非常穩定。

據他觀察,目前房地産市場供需關系調整以及官方釋出一系列政策,已經釋出“穩地産、擴需求、降成本”的強烈信号,預計房地産行業将逐漸進入高品質、新模式的發展階段。對于險資所持有的地産公司股權,平安将一如既往保持監控和關注,買賣動作将根據行業、公司基本面變化,以及股價波動情況決定。

方正集團重組進展亦是市場一大關切。謝永林透露,重整執行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大部分資産已完成交割,總體推進達預期。目前正按照監管要求及既定處置政策穩步推進資産處置相關工作,物産闆塊、财務公司等資不抵債主體積極推動破産清算司法程式;不動産業務處置進度及效果均符合預期,已處置資産基本收回投資成本。過程中,存量風險得到了妥善化解。

對于“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合并”的傳聞,謝永林回應說,兩證事宜将按監管指引穩步推進。目前經營重點在于兩證深度賦能與協同發展,相關問題将在有關監管部門的規定與指引下妥善推動解決,過程中将及時按照監管要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真刀真槍”服務實體經濟

平安管理層常用一張“房子圖”闡釋其“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的公司戰略,“房子”的底座是科技賦能。在新質生産力備受關注的當下,顯得頗為應景。

培育新質生産力,謝永林認為,中國平安在科技金融這篇文章上擁有獨特優勢。基于綜合金融特質,平安可運用險資投資、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多種組合工具,服務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夯實産業發展基礎,強化産業鍊抗風險能力。

例如,平安銀行已累計向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發放貸款超1100億元。平安險資也可開展股權投資,引導資金流向具有較好前景的科技型企業。

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謝永林透露,平安圍繞可再生能源、節能改造、綠色建築等綠色産業提供金融資源。截至2023年末,綠色保險金額48.89萬億元,綠色貸款餘額達1463.45億元,同比增長26%,保險資金綠色投資規模達1285.68億元,同比增長近20%。

在他看來,不管新質生産力、五篇大文章,還是金融業回歸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的初心,這些提法的方向和内涵高度一緻,即要求從業者多動腦筋,想盡一切辦法把金融業高品質發展的路徑找出來,服務于老百姓和實體經濟。

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已累計投入逾8.77萬億元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經濟好我們才能活得好,是以我們希望實體經濟好,希望老百姓口袋裡有錢。”謝永林說,中國平安将繼續“真刀真槍幹好這件事”,當好金融高品質發展的“行動派、實幹家”。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秦晶

責編:魏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