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孤獨,但不一定寂寞

作者:京都聞道閣

文丨鄧先許

孤獨,但不一定寂寞

按照心理學的解釋,“孤獨”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負性情緒體驗,在孤獨心态下人們往往會感到寂寞、郁悶、焦慮、空虛、無助、冷漠甚至絕望,常伴有銘心刻骨的精神空落感。“孤獨”,應該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話題。

古往今來,文字記載中的孤獨,有很多很多。

如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的意思簡單明了,但是寓意卻很深刻。如果說孤獨也“分級”,那麼這首詩所寫的孤獨應該是“骨灰級”的。飛鳥絕、人蹤滅也就罷了,連寒氣逼人的江上,也隻有一個老翁撐着一葉孤舟。他這哪裡是在垂釣啊,分明是在發出無聲的呐喊,進行着命運的抗争吧!

又如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是一聲人生短暫的感喟。詩人縱觀古往今來,放眼于曆史的長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自古以來有多少仁人志士并不因感到人生短暫而消沉頹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無限的意義。正因為陳子昂抱着這種積極态度,是以他才“怆然涕下”。也正因為在悲怆的深層,蘊蓄着一股積極奮發欲有所作為的豪氣,是以才能引起我們的共鳴。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不覺中流下熱淚。這是詩人空懷抱國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細細讀來,悲壯蒼涼之氣油然而生。

孤獨,但不一定寂寞

再如辛棄疾的“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稼軒從二十三歲南歸,一直不受重視,二十六歲上《美芹十論》,提出抗金政策,又不被采納。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賞心亭,極目遠望祖國的山川風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是直抒胸臆,此時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動。但他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而是選用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淋漓盡緻地抒發自己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悲憤。本應在戰場上殺敵的“吳鈎”,但卻閑置身旁,隻作賞玩。“欄杆拍遍”,他胸中有說不出來抑郁苦悶之氣,借拍打欄杆來發洩。我好像看到稼軒雖有萬丈雄心卻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後面的“無人會、登臨意”,慨歎自己空有恢複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治集團中沒有人是他的知音。這種報國無門、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之情躍然紙上。難怪他又說“卻将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其實,我也時常面對孤獨。被孤獨包圍的時候,感覺自己跌進了一個巨大無比的黑洞,壓迫感如潮水般将我吞噬。我會害怕,也覺得無助,于是我選擇跑步。有時候,我不停地奔走在堅硬如鐵的水泥地闆,細數自己的雙腳敲擊地闆的時,發出的“咚咚”聲;有時候,我也會擇一處塑膠跑道,大步流星地丈量着已經知道了長度的跑道。我奔跑着,好像能将孤獨遠遠地甩在身後。時間久了,即使換個場地,我也能估算出自己走過的裡程,我簡直成了一個“行走的計步器”。當然,我覺得陪我對抗孤獨最好的路徑還是一邊跑步一邊聽書。戴上耳機,我便沉浸在不同聲音描繪的世界裡,古或今、遠或近,真實或虛拟,中國或外國......“外表甯靜,内心狂熱”幾乎是我真實的寫照。我很高興,因為那些腳步到達不了的地方,可是耳朵卻能到達,心靈更是輕松的到達。今年,我已經陸陸續續聽完了二十幾本小說,有遲子建、陳彥、餘華、錢鐘書、金一南、張忌......通過他們的作品,我似乎發現了他們對抗孤獨的妙招。我會和書中的主人翁同喜同悲,同歡同樂。以至于我覺得:“ 孤獨,但不一定寂寞。”

是以,偶爾孤獨,不是壞事。

孤獨,但不一定寂寞
☆ 作者簡介:鄧先許,曾為水兵,現居珠海。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