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文 | 米粒媽

大年初三,“華人女船王”趙安吉突然離世的消息刷爆了米粒媽的朋友圈。

要知道,趙安吉可是名副其實的華人之光,這個傳奇一樣的女子,才剛剛50歲,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真是太可惜了。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2月12日淩晨,趙安吉因車禍去世,一場意外,讓她的生命就這樣定格在了一個平平無奇的夜晚。

趙安吉是美國“華人船王”趙錫成最小的女兒,她接替父親掌管福茂集團,擔任董事長兼CEO,是趙錫成最器重的孩子。

本以為後繼有人,終于能松一口氣了,沒想到白發人送黑發人。

趙錫成,絕對是當年中國船業響當當的人物。

在中國造船業剛剛走出國門、海外訂單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福茂集團多次大規模訂購中國船舶,為中國船舶走向國際起到關鍵作用。

趙錫成還憑借自己的影響力,多次牽頭為中國造船業介紹海外客戶。

他說:

“身為華裔,理應助一臂之力。”

可以說沒有趙錫成,就沒有中國船舶業今天在海外的發展,以及全世界對中國船舶業的信心。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船王和他的孩子們

在美國,船王趙錫成家的教育有方是出了名的。因為這一家裡有6個女兒,全部畢業于常春藤,其中4個女兒上了哈佛商學院,創造了哈佛的曆史。

要說一個或幾個孩子成績卓著,可能是偶然或者運氣。但要是每個孩子都那麼優秀,那一定有必要看看家長的教育方法了。

當然,基因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但畢竟是六個孩子,優質的基因也不可能那麼均勻地配置設定到每個孩子頭上,但優秀,卻是肉眼可見的平均。

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曾感慨:

“趙家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家庭。”

他的夫人芭芭拉也曾羨慕地說:

“應該向趙家學學如何管教孩子。”

而趙錫成之是以把産業傳給他最小的女兒趙安吉來管理,并不是因為其他孩子不優秀,而是她們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領域大放異彩,抽不開身。

大女兒趙小蘭,是美國曆史上首位入閣的華人,被稱為“白宮四朝元老”。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右二為趙小蘭

她以白宮學者的身份進入政壇,憑借優異的表現,在4屆美國總統任職期間擔任要職。

曆任美國勞工部長、運輸部長,是改寫華人曆史、改寫美國曆史的華人。

二女兒趙小琴是威廉瑪麗學院的碩士(美國頂尖文理學院),這所學校出過三屆美國總統,目前她在美國某大型公司擔任主管。

三女兒趙小美畢業于哈佛,擔任紐約州消費保護廳廳長,是該州第一位華裔廳長。

四女兒趙小甫是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擔任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進階副總裁。

五女兒趙小亭讀完哈佛MBA(工商管理碩士),在美國某知名大學擔任教授。

可以說,趙家的女兒們,是美國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她們是政要、學者、高管……而這不僅代表趙家能培養出學霸,他還能培養出能力卓著的精英人才。

小女兒趙安吉,也和姐姐們一樣優秀。

她和三個姐姐一樣考入哈佛,僅用三年時間就完成了學業。就讀期間,撰寫的“航運财務研究個案”被哈佛編入課本,至今仍是哈佛商學院一年級的必修科目。

看這論文題目就知道,這回專業終于對口了。23歲的趙安吉拿到哈佛MBA之後,進入父親的福茂集團,準備從基層做起,接替父親的産業。

其實姐妹六個都并沒有很強的意願接替祖業,畢竟大家都想實作自我價值,也都有很強的能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深耕。

作為最小的女兒,趙安吉覺得姐姐們不接班,自己有責任接替父母打下的這片江山,因為上一輩的辛勞需要傳承。

這一接,就是20多年。2018年,趙安吉正式接替父親,成為福茂集團一把手。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雖然她的能力有目共睹,但是業界仍然對她當大BOSS這件事頗有微詞。

因為傳統觀念中,船運作業是男人主導的領域。米粒媽确實也聽過出海的船員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女人不能上船。

這個古老的說法,甚至中西方都有。有的說是女人出海會招來厄運不吉利,但其實我覺得就是因為船上男人多,女性是稀缺的性資源,上了船很容易造成争端甚至傷亡。

但是一來二去,女性不适合從事船舶業,也就成了人們一個刻闆印象。

但趙安吉不在乎,她說:

“确實大多數行業的優勝者是男性,正因如此,我更要非常努力地進入其中,為我們的後代鋪平道路。”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教女有方

米粒媽過年期間去拜訪了我的一個之前留學的朋友,她前不久剛生了孩子,基本上孩子還在咿呀學語的階段,我就看見她給孩子看女性主義的書,我心裡真的小感慨了一下。

她給孩子看的是這套: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女性藝術家積極分子先驅領袖4冊紙闆書

看了她這個,米粒媽更确定了,價值觀的形成真的是越早越好。别以為孩子還小,這些東西大了再看也來得及。

當其他孩子還在看童話故事的時候,她的孩子已經開始建立女性獨立思想,那麼将來無論是像趙家女兒一樣做船舶業,還是進入政界、司法界、教育界……内心都是滿滿的底氣和配得感。

而趙錫成在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時,說過一句話:

“我們給女兒的嫁妝不是金錢,而是教育。”

比如,每個女兒都要求自我管理,像臨睡定好鬧鐘、準時起床、按時上學這類瑣事,都是定規矩、看結果,絕不越俎代庖。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而且從小,趙錫成夫婦就要求孩子們必須擔任起招待客人的職責,每次有客人來,孩子們一定要出來招呼。但她們從不出席上桌,而是守在客人身後,為大家上菜斟酒。

這一點,甚至很多普通家庭都很難做到。想想我們小時候,還有現在我們為人父母後,是不是孩子們能張口叫人,咱就特别知足了?

稍微社恐點、叛逆點的孩子,可能親戚朋友來了連人都不叫,自己悶在屋裡,就算出來說句話,也頂多是客套兩句就趕緊閃人。

趙家的女兒們,從小就被要求像服務員那樣招待客人,這鍛煉出了她們為人處世的能力,每個孩子都非常友善,溝通有分寸又得體。

趙家雖然是船舶業的大亨,但孩子們與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趕校車、做家務、收拾院子,甚至連家門口百米長的柏油馬路,都是姐妹6人一起鋪成的。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趙安吉曾在一次采訪中回憶,自己小時候從未感覺是生活在富人的家庭裡,父母要求她們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是以她們連學費都是自己賺的。

趙錫成夫婦真的是在用心讓女兒們擁有立身處世的本領,她們個個學業優異,同時随和謙遜。

因為她們從來都不曾通過家裡的資源走捷徑擷取到自己想要的,她們從來都明白,如果想要,要自己努力伸手去拿。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堅定的底氣

趙安吉接替的不光是父親的福茂集團,更是父親的一份愛國情懷,和連結中美,發展實業的信念。

當年,趙錫成的福茂集團是第一個向中國訂購大量船舶的西方公司,是他的鼎力相助,才讓中國造船業有機會開拓國際市場,從此越來越多航運公司開始訂購中國船舶。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年輕的趙錫成

接管福茂集團後,趙安吉與中國的業務往來也更加密切,幾乎每隔兩個月就往返于中美之間。

她擔任亞裔美國人基金會顧問委員會聯合主席等,并在“上海木蘭教育基金會”擔任董事會成員。

這家基金會以她母親朱木蘭的名字命名,旨在獎勵國内從事航運事業的優秀學生和科技人才,并選派優秀人員留學深造。

她家還給哈佛捐了木蘭樓: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她說,自己的一切得益于父母的教導,她希望自己能像父母期待的那樣,成為中美溝通的橋梁。

50歲的她死于意外,原本精彩輝煌的人生,永遠定格在了那場車禍中。斯人已去,年事已高的趙錫成,依然還要負重前行。

不得不說,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道哪個先來,人生的本質是無常。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其實縱觀趙安吉的人生會發現,趙安吉和姐姐們正向的價值觀,來源于一種來自原生家庭的底氣。

這種底氣,就是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支援。

四年級時,趙安吉突然迷上了圓号。對于這種“三分鐘熱情”,母親朱木蘭并沒有打壓,卻嚴肅表示,隻要你喜歡,我們都支援,但不允許半途而廢,“至少要堅持一年”。

趙安吉答應了,但很快後悔了。10歲的她,每天搬起跟身高差不多的圓号,在學校和家之間跑來跑去,才發現自己找了一個大麻煩。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其實母親從開始就知道她學不長,但是女兒的想法,她還是選擇支援,直到女兒從心底裡意識到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選擇權永遠在女兒自己的手中。

米粒媽也有過這樣被全力支援的感受。

米粉們還記得我從學校“小透明”,變身為“風雲人物”的那場比賽嗎?

當年,我就因為無意中看到了學校公告欄裡全區國小生比賽報名通知。抱着“重在參與”的心态,一口氣報了十幾項比賽(那時候我也是真閑啊……) 像踢毽子、跳繩、計算機等等這種現場比賽,都安排在了周末,米粒外婆就帶着我吭哧吭哧坐公交去參賽。

我記得有一些項目最後還是全社會投票的,比如我們的繪畫作品,就放在時代廣場展出,當時我外婆外公為了支援我,倒好幾趟公交趕過去,就為給我投上兩票。

6個女兒4個哈佛,船王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有什麼秘訣? 

至于比賽結果嘛,像抽獎一樣,本來我以為抽到的肯定是“謝謝參與”,結果卻張張有獎。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那種被家人全力支援的感覺,才是我最大的“獎品”。

這樣的不嫌麻煩,不怕花時間的“參與”,才能與孩子建立起緊密的連接配接。讓孩子日後,不論面對挫折還是挑戰,心中都有一個角落能給他增加勇氣和力量。

說起來,米粒奶奶也有這種大智慧。

在米粒爸還是十五六歲的年齡,他就很想出國。可是整個大家庭,除了米粒奶奶,其他人全都舉雙手雙腳反對。

我們那時候,十五六歲就出國做小留學生,真的基本沒聽說過。

一個是出國途徑少,一個是家人真的不放心。

在一家人的反對聲中,米粒奶奶特别堅定:

“我的兒子,我自己最了解,他的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覺得在哪都沒問題。”

後來米粒爸悄悄跟我說:

“當初米粒奶奶那麼堅定地支援他出國,他也很意外,但是有了這份堅定的信任,才更讓他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其實趙家的女兒們,也并沒有三頭六臂。而是趙家父母懂得怎樣去最大限度地開發孩子們的潛力,用無限的支援和鍛煉,讓她們相信自己無所不能。

趙安吉的母親朱木蘭,每當女兒們遇到挫折,都會對她們說:

“要與人争,更要與自己争,争平等、争獨立、不放棄、不退讓。男人能做的事,女士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人的潛力無限,而孩子奮力前行的最大底氣,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個人簡介:@米粒媽愛分享 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澱家長。專注學習幹貨、教育經驗和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