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及鏽病綜合防控技術,助力作物健康生長

作者:青錢柳

白及鏽病綜合防控技術,助力作物健康生長

高革

白及(Bletilla striata)為蘭科白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世界範圍内白及屬植物共有 6 種,主要分布在緬甸、中國和日本。大陸有 4 種,分别為白及、黃花白及(B. ochracea)、華白及(B. sinensis)和小白及(B.formosana)。在大陸,白及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地,安徽省皖南山區、大别山區,以及沿江區域均有野生白及分布。4 種白及植物中隻有白及被載入《中國藥典》 。白及具有止血、抗惡性良性腫瘤、抗菌、促進創傷愈合、促進細胞生長等多種藥理活性 。用白及假鱗莖曬幹制成的中藥,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等功效。幹花或幹塊莖也可泡茶喝。白及提取物是一種優良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優良的藥用輔料 。白及在食品、紡織印染、特殊塗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利用價值。白及花紫色,植株高 18~60 cm,可用于路邊、公園、廣場、花壇綠化,或配置于公園的山石間、水系旁,或用于點綴庭園和花境,或作為盆栽欣賞。

皖南山區大部分土地分布在山谷和較大的河流兩邊,早晚濕度較大,大田種植白及易傳播白及鏽病;而林地一般坡度較大,上層有林木樹冠遮擋,林下濕度大,白及鏽病更易傳播。白及鏽病一旦發生,就會影響白及假鱗莖生長,如果防治不及時,會造成嚴重減産,影響經營者的經濟收入。

為解決大田及林下種植白及的鏽病防治技術難題,筆者圍繞大田和林下白及種植後鏽病發生情況及其綜合防控技術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成功,現将大田、林下白及鏽病綜合防控技術總結如下。

白及鏽病綜合防控技術,助力作物健康生長

1 白及鏽病症狀與病源

白及鏽病主要危害白及葉片。初期,被侵染葉片背面散生黃色夏孢子堆,正面出現淡黃色小病斑。中期,葉背面的夏孢子堆連成大塊,正面可見淡黃色病斑。後期,夏孢子堆及周圍逐漸出現黃褐色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單生或多個聚在一起。冬孢子長橢圓形,單層排列成栅欄狀,表面覆寫一層透明鞘狀物質。受害嚴重時,可使白及葉片變黃甚至枯死。

白及鏽病病原菌為擔子菌門冬孢菌綱鏽菌目鞘鏽菌屬真菌 ,夏孢子散生,圓形或橢圓形,長寬比小于 2∶1,黃色,表面有一層網紋和疣突;夏孢子堆可聯合成大塊,在葉背病菌部隆起,緻使葉片正面布滿淡黃色斑;冬孢子長橢圓形,長寬比小于(4~5)∶1,黃褐色,底部有不孕細胞,單層排列。9~10 月以冬孢子在土壤中過冬,同小麥、玉米等單子葉植物鏽病病原菌相似,具有傳播速度快、危害程度高等特點。

白及鏽病綜合防控技術,助力作物健康生長

2 白及鏽病的綜合防控

2.1 防控原則

堅持以預防為主。秋冬季節,砍除雜草(灌木),深耕田地或清理林下枯枝落葉,減少鏽病發生。加強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适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白及苗生長期一旦發現病葉及時剪除,嚴重的整株拔除後深埋或者燒毀。優先使用生物農藥,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和緻畸、緻突變等農藥;堅持輪換用藥,優先輪換使用具互互動抗性的農藥;堅持一噴多防,盡可能減少用藥次數和用藥量。

2.2 防控方法

2.2.1 種苗培育期防控

白及地播苗或無菌馴化苗,大田或林下栽植前,最少要施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3 次,可有效防止鏽病發生,從源頭做好白及種苗培育期鏽病防控工作。

白及無菌苗達到馴化條件後即可煉苗、洗苗,将洗好的苗放入 1 000 倍液二氧化氯溶液中浸泡 3~5min 消毒,晾幹水分後栽植在裝滿潮濕基質(珍珠岩1∶泥炭 2∶蛭石 1)的穴盤中,栽後用小于 1 000 倍液百菌清溶液澆透滅菌,以後每隔 15~20 d 滅菌 1次,直至出棚栽植。

白及地播苗高、塊莖達到出圃标準栽植前 60 d内,也要用上述濃度的藥劑澆施或噴施滅菌 3 次,確定其種植前不帶病菌。

2.2.2 白及種植環節防控

白及地播苗或無菌馴化苗,起苗後栽植前用32.5%苯甲嘧菌酯 1 500 倍液,或 75%肟菌戊唑醇2 000 倍液噴施防控,也可用申嗪黴素 1 500 倍液或四黴素 1 000 倍液噴施防控。噴藥均勻,噴藥後葉片表面水分晾幹即可進行栽植。

2.3 白及生長期防控

白及栽植當年到第 4 年,每年都要進行白及鏽病的監測工作。一旦發現白及鏽病,就要及時進行施藥防控,確定整個生長期不發生鏽病。

2.3.1 大田白及鏽病防控

(1)施藥時間和器械。白及栽植當年的 3 月下旬或 4 月中下旬,白及苗未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采取施藥預防,每隔 10~15 d 實地觀測,當白及葉片背後出現少量黃色的斑點時,要及時進行施藥防治。白及種植第 3~4 年,結合中耕除草對白及鏽病進行觀察,發生鏽病要及時防治。施藥次數視鏽病發生程度确定,一般每年施藥 2~3 次。第 1 次在 4 月中下旬(白及幼苗葉片長齊後),第 2 次在 5 月上中旬(白及生長旺盛期),第 3 次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施藥器械為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水容量≦15 kg)或高壓汽油噴霧機(四沖程消毒機)。

(2)藥劑與施藥方法。為促進白及生長,在配藥時,每桶藥劑加放 1 包“好收成”葉面肥。先把“好收成”葉面肥 1 包放于噴霧器中加少量水溶解,再将20 %三唑酮乳劑 30 mL、25 %吡唑醚菌酯懸浮劑 15mL分别放入,加入适量的水使藥液混勻後。從白及地一邊按順序噴藥液于白及葉片正面和反面。藥液噴霧要均勻,使藥液在葉片正、反面濕潤又不滴下為止。做到不漏噴、不重複噴,以免造成藥液浪費,增加用工成本。

2.3.2 林下白及鏽病防控

(1)施藥時間及次數。林下白及種植當年的 4 月中下旬,每隔 10~15 d 對林下白及進行監測,一旦發現白及葉片背面有黃色的斑點時,及時進行施藥防控,一般為 2~3 次 / 年。第 1 次在 4 月下旬幼苗葉片長齊後,第 2 次在 5 月中下旬白及生長旺盛期,第 3次在 5 月下旬末至 6 月上中旬。

(2)施藥器械、配藥方法同上。

(3)施藥方法。3~5 人為一組,每人背 1 個裝滿藥液的背負式噴霧器,排成一排(各施藥人間距為3 m 左右),沿等高線或沿草帶邊施藥,要求将藥液均勻噴施到白及葉片的正反面。第 1 桶藥液施完後,用樹枝插在噴過藥的地方作記号,以便操作人員施第 2 桶藥時接着記号繼續施藥,避免施重施或漏施藥。完成一個地塊,再噴施另外地塊。

(4)品質要求。要求白及葉片正反面都要噴施到藥液。因白及種植地塊可能有少量雜草,部分藥液會被雜草阻擋住,緻使少數白及葉片噴不到藥液,影響防控效果。是以,噴藥要認真、仔細、均勻,避免漏施、重複施藥。施藥時要先噴施剛撫育管理結束的、近處的、坡度小的、海拔低的和病害重的地塊;再根據水源、人力、立地條件等情況,噴施病害輕的、遠處的、坡度大的、海拔高的地塊。

3 結語

随着白及市場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其效益也在逐年趨好,林農、企業種植白及的積極性有所提高,白及種植規模逐漸擴大。近年來,皖南白及種植區,均或多或少受到白及鏽病的影響。白及一旦發生鏽病,勢必影響到白及産品的産量和品質,對白及産業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是以,在白及種植和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對白及鏽病的監測和綜合防控工作,確定不發生或少發生鏽病,提高白及産量和種植效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