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作者:新福建

有人說,世界上最治愈的東西,無非人間煙火。歡喜時,我們在食物中尋找幸福;悲傷時,我們在食物中尋找慰藉。而當古代霞浦詩人遇到美食,将一飯一蔬的香氣都藏進了詩文中,即使相隔千年,也無限撩撥着我們的味蕾。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佐以莼菜和鹹鹾

晨餐一飽醉顔酡”

――【清】張光孝《石首魚歌》

官井洋曆來是大陸著名的大黃魚産卵場之一。著名良港三都澳,孫中山與郭沫若都為之題句吟詩;而官井洋就位于其澳中心,四向高山,海深如井。黃瓜魚就是大黃魚,學名石首魚。其腦部有二小石,白如玉。農曆四月,每至梅雨時,楝花一開,黃瓜魚群從外洋相率遊入官井洋孵卵。楝花花色黃,漁民稱呼這種魚為黃花魚,又因叫聲呱呱稱黃瓜魚。其時閩東的甯德、福安、霞浦三縣漁舟麇集,百舸争流,蔚為壯觀。霞浦竹江張曲樓寫的《官井捕魚說》:“當瓜魚中水,數千艘洶洶飛槳,浪飛交舞,瓜聲、橹聲、人聲,渺繞雜沓,奔騰澎湃,萬艘穿織,海為震動……漁者以尾舵插水,驗其聲下網,得魚則吹螺以招買者。魚盛時,土人各刺舟至官井洋,謂之看黃花,必買魚而歸。”【清】張光孝《石首魚歌》曰:“官井之水湧滄波,黃花逐浪紛飛梭。網師得魚健吹螺,船頭市集相肩摩。花開槐豆盈山阿,今年魚比去年多。笑餘豫蓄宜城醝,烹之霍霍刀快磨。佐以莼菜和鹹鹾,晨餐一飽醉顔酡。興酣還欲問東坡,鲈魚較此味如何?”

上世紀50年代,敲罟的作業方式讓石首魚頭骨中的兩枚耳石産生共振,大魚小魚一起昏死,一網打盡,造成滅絕性捕撈。近年發展了深海網箱養殖大黃魚,我們有幸還能品嘗官井瓜魚的美味……澆汁深水大黃魚2016年榮獲“福州十大名菜”榮譽稱号,選用生态養殖野化大黃魚,以精湛的技藝,将大黃魚剔骨取肉,細心切成牡丹刀片。鮮嫩的魚肉,散發着海洋的氣息。魚片裹上用雞蛋清精心調制的麥穗漿,在油鍋的高溫之下,炸出金黃色的外衣,鮮嫩的魚肉被酥脆的表皮包裹,口感可謂是外酥裡嫩。以麥芽糖、棗泥、老醋秘制成的古法醋酸汁,澆在炸好的魚肉上,呈現晶瑩潤澤的外觀,入口酸甜開胃,老少皆宜。最著名的當為金線黃魚卷。主料:黃瓜魚一隻(約800克),輔料:五花肉、鮮蝦肉、水發香菇、荸荠、姜、蔥、胡蘿蔔、澱粉。調料:精鹽、糖、味精、胡椒粉、料酒。制作方法:黃瓜魚開膛去肚洗淨,片下雙邊魚肉,将魚肉以蝴蝶片的刀法切成大小均勻的12片備用;五花肉去皮,同鮮蝦肉、水發香菇、荸荠一起剁成餡料,加入調料拌勻待用;把魚肉片平放在操作台上,用少量的精鹽、味精、料酒調的汁拍打入味,在魚肉的邊尾上撒上少許澱粉,抹上拌好的餡料,卷成魚卷形狀,擺入抹上油的盤中,放上魚頭魚尾,上籠蒸約七分鐘取出,瀝出魚湯,加入高湯調好味勾芡淋在魚肉卷上即可。風味特色:形佳味美鮮嫩爽口。此菜是霞浦當地流傳已久的一道傳統名菜。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怒目如蛙 背翅如旗”

――清·聶璜《詠彈塗魚》

沿着霞浦長沙海岸線,你可以看到到處活躍着一種奇特的動物:有的在泥地上蹦來蹦去,有的在紅樹林快速穿梭着,還有的正在泥地上鑽洞,以最巧妙的方式不漏痕迹地将自己隐藏起來,等待着下一次漲潮機會的到來。這種靈活的、長着燈泡似眼睛的動物叫彈塗魚——一種兩栖類魚類,它們生活在平坦的海邊泥地上。長沙大彈塗魚肉質鮮美細嫩,爽滑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是以日本人稱其為“海上人參”,特别是冬令時節彈塗魚肉肥腥輕,故又有“冬天跳魚賽河鳗”的說法。據記載的食療方法有:對久病初愈、腎虛精乏、體質虛弱、腰膝酸痛、四肢無力者,可用幾兩跳魚與當歸、熟地或枸杞、黃芪等炖服;或用幾兩跳魚加大米、老姜、鹽、胡椒粉熬粥。日服一次,連服數次,便有顯著療效。此外,還有補身及加速傷口愈合的作用,對手術後的病人及産後婦女亦有較好的滋補功效。常見的彈塗魚烹調法:先用水清洗,鍋裡放兩碗水左右,把魚放進去,然後趕快蓋上鍋蓋。水慢慢地開了,可以聽到魚在裡面活蹦亂跳的聲音,直至漸無聲息,這就是第一步。第二步,把魚撈起來放在碗裡備用。中火,下兩勺油,把姜稍微炒一下,然後把魚倒進去一起炒,加入适當的鹽和雞精即可。加入兩小碗的水,蓋上鍋蓋,等水滾開了後即可倒入一個稍大一點的碗盆,最好在碗盆内加一點當歸,可以去掉魚的腥味。第三,在鍋裡盛一些水,把碗盆放進去,蒸二十五分鐘至三十分鐘左右即可食用。此外,以彈塗魚配豆腐和筍片做湯,如是加入了火腿或香菇,其味更鮮美。“烏龍(彈塗魚)銘白玉(豆腐)”是一道馳名的佳肴,制法類似泥鳅鑽豆腐,由于上火加熱,彈塗魚因受煎熬而竄入豆腐,成熟後凝固其中,用筷子撥開豆腐,就可見到有的作猛力沖刺狀,有的作甩頭擺尾狀,有的作弓體欲彈狀,有的作直挺腰身狀,形态各異,黑白相間,加上有紅蘿蔔絲、綠青菜葉相襯,使這道特色菜香濃沁脾,回味無窮。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長劍倚天,日月争明”

——清·聶璜《劍蛏贊》

聶璜,号存庵,浙江錢塘人,一生跨越清康、雍、乾三代。幼年即“随父客閩吾福甯州六載”,後來在杭州、台州、溫州等東南沿海生活,遊曆滇、黔、荊、豫,探訪海洋生物于河北、天津,後又客居霞浦六載。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起,聶璜在霞浦“集稿謄繪,通為一圖”,名《海錯圖》,并附上詳盡的觀察、研究附言和贊語,内中儲存了大量霞浦的海洋魚類、漁業和文化資料。寫劍蛏:劍蛏,惟産閩之福甯、甯德。似蛏而小,殼薄且區,而味清,夏月始有。其殼白色而鋒利,故以劍名。《劍蛏贊》:“長劍倚天,日月争明。”意為:劍蛏隻在福建福甯和甯德出産。它比普通蛏子的個頭稍小、外殼又薄又小,吃起來很清淡。劍蛏隻在夏天出現,外殼白色,十分鋒利,并是以而得名。

劍蛏,它是霞浦人眼中的珍寶,以霞浦縣沙江鎮沙塘劍蛏村海灘生長的尤富盛名。劍蛏,學名尖刀蛏,生長在肥沃的海田之中。兩扇潔白的殼衣,顯得輕盈而靈動。你想象不出油黑的灘塗,竟能孕育出如此光潔的生物。劍蛏體态如劍,與普通的海蛏相比,顯得嬌小玲珑。野生劍蛏,約莫0.5厘米寬,1.5-2.5厘米長,當地人稱“小劍蛏”。規模化養殖後,劍蛏的個頭也翻了倍,大的可達1-1.5厘米寬,4-5厘米長,這就是“大劍蛏”。劍蛏選材以精小為佳,能吃上“小劍蛏”是種福分,口感“鮮、嫩、脆、爽”,當你吃上第一口,就再也停不下來,直到把整盤消滅殆盡。劍蛏是自然獨賜予霞浦百姓的補品,它富含蛋白質、鈣、鐵、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食材決定美食。海鮮烹饪尤合此道,霞浦劍蛏可謂天資優厚。水焯劍蛏,保留了蛏的原汁原味。别看水焯劍蛏,就是讓劍蛏在湯裡“走一着”沒啥技術含量,實則大有學問。火候拿捏需精準到位,少一分則太生,多一分則太老。先往鍋中注入适量清水,認真觀察,待水中萌發氣泡,将劍蛏倒至鍋中,一兩分鐘後,用勺子往同一個方向焯,動作需柔和輕緩,以免蛏殼碎裂,亦利于劍蛏與熱水充分接觸,熟得均勻。要一直注視鍋中,若有一枚劍蛏微開小口,便即刻起鍋,濾去湯汁。這樣的蛏肉,滿嘴清甜,沒有其他海味的鹹腥,又通體散發着鮮美。除了水焯,劍蛏還可做“蔥香劍蛏”“蒜茸劍蛏”,均是佐酒佳品。蔥香劍蛏,口感鹹香嫩脆。蒜茸劍蛏風味濃郁,蒜有殺菌提味、幫助消化的功效,外來遊客或不常食海鮮者,可以選擇這種菜色。如果說,水焯劍蛏味勝于“鮮嫩清甜”,“佐酒劍蛏”味勝于“鹹香脆爽”。家常自制的“酒炖劍蛏”“枸杞劍蛏”,則側重補虛滋養。其實與海蛏相比,劍蛏不大适用這種烹饪方式,對于火候要求相當之高,若炖老了,失了嫩脆口感,則味如嚼蠟。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盤餐無别物,頓頓蛎味鮮”

――【清】張光壁《竹江紀實》

海蛎大名牡蛎,又名蛎黃或蚝、蚵,屬貝類動物,純雄無雌,故得狀名(牡即公的意思)。鮮蚝在每年冬至後至次年清明前最為肥美,老行尊稱時下正是食鮮蚝的最佳時節。西諺說:“不帶字母R的月份,不吃牡蛎。”即指英文的五、六、七、八月不吃海蛎。在這一期間,海蛎進入成熟期,其間海蛎體内營養成分幾乎消耗殆盡,因而口味不佳,成熟後的海蛎生殖巢内,還容易積聚許多毒素,人們吃了容易中毒。到了九月以後,海蛎已完成了産卵任務,為了使衰弱的身體恢複健康,就專心進食,體質日具充實并逐漸肥腆,特别是貯存了大量的一種叫做“糖元”的營養成分。從十月開始,到次年的三月,糖元達到高峰,也正是在此育肥期間,海蛎體内的另一種物質,甜菜堿的成分也增加了,是以提高了鮮美的滋味。海蛎不僅肉嫩味鮮,而且營養豐富,有“海中牛奶”之美譽,含有多種維生素、牛磺酸、肝糖及其他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其含碘量比牛奶和蛋黃高出200倍,其含鋅量之高,可為其它食物之冠。《本草綱目》講,海蛎肉“多食之,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并能治虛,解丹毒”。《湯液本草》謂:牡蛎“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能去脅下硬;以榮引之,能消項上結核;以大黃引之,能消股間腫;以地黃為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本腎經血分之藥也”。《本草拾遺》謂:“煮食主虛損,婦人血氣,調中……于姜醋中生食之,治丹毒,酒後煩熱,止渴。”《醫林纂要》謂:“甘鹹,徽寒。清肺補心,滋陰養血。”《食物秘書》謂:“清熱,調中,令人細肌膚,美顔色。”《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牡蛎“重鎮安神,潛陰補陽,軟堅散結,收斂固澀,用于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病痰咳,症瘕痞決,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酸泛酸”。海蛎食療,适用于久病血虧或熱病後陰津耗傷的煩狀不寐,心神不安,自汗盜汗,遺精等症。

張光壁《竹江紀實》中的竹江村其實就是一座海島,它漂在閩東三都澳北端的官井洋邊,陸域面積僅有0.2平方公裡,島上無田可耕、無山可墾。明成化年間,島上漁民棄漁箔嘗試養蛎,竹竿上竟然蛎朵疊生,獲益頗豐,遂取名竹蛎。島上鄭氏第九世鄭鴻圖撰寫了《蛎蜅考》,詳細記載插竹養蛎的氣候條件和生長規律,對養殖技藝進行總結,成為大陸首部系統介紹海蛎養殖的專著。竹江的海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種養曆史,用海蛎做出的海蛎宴更是受到大家的喜愛,是到霞浦必吃的一道菜。竹江海蛎宴名聲在外。經過廚師整理,已經花樣衆多,海蛎紫菜煲、海蛎酸辣湯、海蛎餅、海蛎煎、芝士海蛎等,讓人食欲大開。當然,最值得推薦的霞浦海蛎名菜則為白糟竹蛎。主料:竹蛎400克。輔料:白酒糟、姜絲、蒜苗、蔥段。調料:食用油、精鹽、味精、白糖、料酒。制作方法:竹蛎用清水洗淨,去除多餘外殼雜質備用;鍋置中火入油燒熱後,放入蔥段、姜絲、蒜白爆香後,加入竹蛎煸炒一下,放入白酒糟、蒜葉和水,加入調料焖煮三分鐘出鍋即可。【風味特色】鮮嫩滑爽糟香味濃。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潑潑香魚耀錦鱗

本來水族作山珍”

――清·蔡琪《饋香魚梁中丞》

道光年間蔡琪的七律《饋香魚梁中丞》中的梁中丞指當過兩江總督的著名學者梁章钜,蔡琪這首詩寫了楊家溪香魚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生長周期、捕捉時令、加工方法等等。清代詩人端木國瑚也有詩道:“筋竹澗寒生箬米,芙蓉溪暖種香魚。”楊家溪位于太姥山西南側,霞浦牙城鎮的西北部,原名南洋坪,自北宋名将楊文廣“平南蠻十八洞”之後,得名楊家溪。楊家溪香魚,地方亦稱鲥魚,在日本與台灣譽之淡水魚之王,人喜焙烤成幹食用。香魚别名年龜,閩南稱溪鳁,閩東稱時魚、鲇魚,台灣謂之鱗魚、國姓魚等。 香魚屬鲱形目,香魚科,為溫水性河口及内陸水域名貴中小型魚類。其肉質細嫩,清香味美,風味特殊,為上等食用魚。可滋補健身,尤其對産後婦女和病人更具滋補強壯之功效。香魚體細長而側扁,一般體長15一20厘米,最大達32厘米。口大,斜裂,頭小,吻端下彎,形成吻鈎。下颌前端各有一突起,兩突起之間呈明顯的凹陷。上下颌各有一行寬扁細牙,能活動,附生于皮上。犁骨無牙,颚骨和舌上具牙。全身除頭部外均披有細小圓鱗。體背綠色,兩側及腹部銀白色。鰓蓋後方各具一明顯的橙色大斑。各鳍皆是淡黃色,胸鳍上方有一紅色斑點。神奇之至,香魚乃一年生魚類,楊家溪河段便是香魚的天然産卵場,每年立冬,雌魚至此産卵,爾後返海至死。次年初,年幼的香魚溯流而上,夏秋時節成熟。香魚大不過四兩,喜清激流,群集遊翔,不食俗餌,其在亞洲的日本、菲律賓、北韓和中國台灣的淡水與海水交彙的溪流中生存。食史之中,中國大陸亦隻浙江、江蘇和福建見其蹤,如今清溪之中野生香魚,則唯有霞浦楊家溪。香魚魚肉中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常食能起到補氣益氣,利尿消腫的作用。香魚體狹長而側扁,頭小而吻尖,口大眼小,身體呈青黃色,背緣蒼黑,兩側及腹部為白色,被有細小鱗片,尾分叉,各鳍無硬棘,背鳍後有一小脂鳍,鮮活時各鳍淡黃色,腹鳍的上方有一黃色斑。在香魚的背脊上生有一條滿是香脂的腔道,因能散發出濃郁的芳香。香魚早在漢代就已成為美味珍馐,東漢名士嚴光(子陵)以難舍美味為由拒絕了光武帝劉秀入仕之召,更使香魚名滿天下。宋代大文學家蘇轼贊賞有加,稱其為“惜鱗魚”“南國絕色之佳”,并做詩贊曰:“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鲈魚。”

香魚的烹調法:鹽烤是最常見也最簡單的做法,在洗淨的魚身灑上薄薄一層鹽巴,魚鳍、魚尾這些比較容易烤焦的部分建議抹上厚一點的鹽;放入以200℃預熱10分鐘的烤箱,用200℃烤15分鐘左右,單面烤至7分熟時可以翻面,讓受熱更均勻,顔色和酥香度都會更佳。食用前再淋上檸檬汁提味,簡單的做法就非常可口。抹鹽巴最大的目的不是調味,而是有降溫、防止高溫傷及魚皮的作用,也能避免内部的肉汁流失。而鹽煎料理步驟則為:香魚先以清水沖洗幹淨,去除表面黏膜。接着再以廚房紙巾将香魚身上的水分擦幹。要确實做好水分擦幹,這樣香魚入鍋後才不易油爆、黏鍋。香魚兩面撒上少許胡椒鹽。胡椒鹽采“抹”魚身方式,香煎出的魚肉會過鹹,以撒上的方式,鹽味分布較為均勻。再蘸點面粉避免沾黏鍋底。熱鍋後倒入沙拉油,放入香魚,小火香煎直至魚身呈金黃色,再翻面煎熟就完成了,食用時再擠入檸檬汁調味。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霞浦美食不僅是一種味覺上的享受,更是福甯文化和曆史的傳承和延續。我們應該尊重和珍惜每一種美食,去探索和發掘更多的舌尖上的美味,也要通過美食,去了解和體驗更多的文化和曆史。

作 者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陳健筆名蕭然,1965年1月生,霞浦人。1986年8月畢業于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曾任大學教師、報社編輯(記者)、秘書,現供職于霞浦縣人大常委會。著有散文評論集《懷念是一條河》《空中的白鳥》《暮去朝來》《水深水淺——閩東作家作品漫評》等。作品曾獲《散文選刊》美文金獎、福建報紙副刊評論獎等。系福建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甯德師院客座教授。

來 源:霞浦縣融媒體中心

責 編:林炜潔

編 輯:曹詩筠(實習)

審 核:顔晨曦

監 制:林 喜

總監制:陳秀靜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霞浦縣融媒體中心新媒體矩陣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點亮

煙火氣中慰平生——古詩中的霞浦美食

轉發分享更多人

↓↓↓

來源:霞浦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