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作者:史老師醫學課堂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提起《今日說法》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知名主持人撒貝甯,但實際上讓《今日說法》這個節目進入千家萬戶的卻是撒貝甯的老師。

她的名字叫做肖曉琳,被譽為“鐵面美人”,她先後主持過《觀察與思考》、《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知名節目。

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為中國的法治社會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沉穩大氣的主持風格也受到許多觀衆的喜愛。

2017年肖曉琳結束了自己36年的主持生涯,開始準備享受退休生活。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退休後她被自己的兒子接到了美國生活,但沒過多久就在美國傳來了關于她的噩耗。

原來肖曉琳在退休後不久便查出了腸癌晚期,僅61歲就離開了人世。她的死訊讓所有觀衆感到震驚,也讓很多人感到惋惜。

在她臨終之前,留下了26字的遺言,這既是她自己的心聲,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那麼她臨終前到底說了什麼呢?

收音機前女孩成為央視主持

肖曉琳于1962年8月出生在湖南的一個書香世家,她的父母是當地學校裡的老師,這讓她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而她的父母也為她的将來做了個安穩的規劃,希望她也能像他們一樣,成為一名大學老師教書育人。

小的時候肖曉琳什麼都不懂,于是便将父母的希望當成了自己的理想,直到她的家裡出現了收音機,這才讓她找到了自己熱愛的理想。

肖曉琳每天的娛樂活動就是坐在收音機前聽廣播,每天不同的節目讓她的童年充滿了樂趣。

年幼的她十分好奇這個方方正正的“盒子”裡時而堅定、時而溫柔的聲音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當她從父母口中知道有“播音員”這一職業後,心中感到萬分激動,認為這是一份能夠給别人帶來能量的工作,也想成為一名播音員。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起初肖曉琳的父母并不同意,當時播音員被人們錯誤的認為是“肉喇叭”,認為這是一份又辛苦、又沒有價值的工作,希望她能謹慎選擇。

不過肖曉琳卻認為,工作并沒有高低貴賤,隻有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能夠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才華。

就這樣,她在聯考後毫不猶豫的報考了當時的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開始了她的播音生涯。

肖曉琳的聲音清脆動聽,平日的學習還十分努力,很快便獲得了專業老師的認可,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

我們所熟悉的《鐵臂阿童木》中,就有肖曉琳的身影。

大學四年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堅持,為她今後的職業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1981年肖曉琳畢業回到了家鄉,進入了長沙廣播站,從一個坐在收音機前聽廣播的女生,變成了收音機裡的聲音。

她主持節目的内容豐富有趣,受到了無數聽衆的歡迎,但她卻認為自己還有不足,于是便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系碩士學位繼續進修。

1988年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肖曉琳被調入中國中央電視台,作為一名央視主持人進入大衆的視野。

央視工作促進普法教育

進入央視之後肖曉琳憑借專業能力,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提供更好的節目。

當時中央電視台的《觀察與思考》欄目第三次上映,急需一位專業的新聞評論人,肖曉琳就成為了最佳人選。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擔任《觀察與思考》欄目主持人期間,她深入到中國最貧苦的地區進行精确報道,這也讓她對自己職業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肖曉琳不僅是一位主持人,更是一名制片人,我們所熟知的《焦點訪談》、《半邊天》等節目都是由肖曉琳參與創辦主持的節目。

因為她嚴肅、有力的主持風格,被觀衆賦予“鐵面美人”的稱号,她也成為了央視的一面旗幟。

1989年肖曉琳被任職《新聞聯播》主持人,就在她事業如火如荼的時候,她卻暫停了自己的工作,決定前往美國“充電”。

1995年肖曉琳結束自己的留學傳回了祖國,這次學習讓她有了非常廣闊的視野,也發現了國内電視節目的不足之處。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國内的新聞隻是單純的報道事實,對于法律的普及并不完善,于是肖曉琳便決定創辦一檔普法節目,通過節目來幫助社會進步。

她先後推掉了許多節目的邀請,通過各項籌備終于在1999年創辦了《今日說法》這檔節目,讓這檔節目既有教育功能也有娛樂效果。

《今日說法》自播出之後便成為了央視的金牌節目,就連法律界的知名人士都對肖曉琳充滿贊譽。

這檔節目讓肖曉琳的才華和智慧得以展現,節目播出的兩年後肖曉琳便獲得了“金話筒”特别金獎。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一直以來人們都對肖曉琳的事業贊不絕口,但她成功的事業離不開自己的另一半。

央視主持人亦是平凡母親

肖曉琳很早的時候便有自己的心儀對象,他就是和自己從小長大的青梅竹馬。

兩個人的家庭門當戶對,從小就被對方身上優秀的特點所吸引,在長沙電視台工作期間,二人便在親人的見證下結成了夫妻。

結婚後肖曉琳的名氣越來越大,而她也和丈夫誕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為了支援妻子的事業,肖曉琳的丈夫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兒子和雙方的父母也都照料的井井有條。

肖曉琳能夠堅定地走入央視,更是丈夫在背後的一力支援,這才讓她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知名主持人。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隻是過于重視事業必然會對家庭産生忽視,雖然丈夫對此表示了解,但兒子卻對她産生了不滿的情緒。

一次學校開家長會,肖曉琳的丈夫因為臨時有事沒有辦法參加,肖曉琳更是忙于工作無暇顧及。

家長的空缺讓肖曉琳的兒子受到了班級同學的嘲笑,這也讓兒子和肖曉琳之間産生了不小的沖突。

這讓肖曉琳意識到對兒子和家庭虧欠了太多,于是便開始着手将自己創辦的節目交給有能力的新人,自己退居二線陪伴家人。

自那之後我們便很少能在熒幕上看到肖曉琳的身影,如今的知名主持人撒貝甯正是被她力排衆議擔起了《今日說法》的重任。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回歸家庭的肖曉琳發現,家裡面的歡笑聲比以前更多了,兒子的學習成績提升也十分快速,從她臉上的笑容就能看到她不後悔這一決定。在肖曉琳的鼓勵下,她的兒子決定出國深造,畢業後也在美國有了自己的小家。

随着年齡一天一天增長,肖曉琳決定從央視退休,用剩下的時間陪伴家人。

然而就在她退休後,還沒來得及享受與家人團聚的時光,意外便先來了。

退休不久便逝于異鄉

得知肖曉琳退休後,她的兒子和兒媳便開始決定帶着她去旅遊,一家人好好放松一下。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然而剛把肖曉琳接到美國後不久,肖曉琳的身體便出現了劇烈的疼痛。

這種疼痛對于肖曉琳來說并不陌生,早期做采訪工作時她常常因為過于忙碌而沒有時間吃飯,久而久之腸胃自然就出現了問題。

期間也到醫院進行過檢查,醫生給出的結果隻是普通的胃炎而已,于是每次腹痛她便簡單的服用藥物後就繼續工作。

直到這次疼痛,讓她不得不到醫院再次進行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患上了直腸癌,由于一直沒能注意,癌細胞已經擴散。

得知這一消息的肖曉琳悲痛萬分,但為了不給兒子增添負擔她仍然故作堅強。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就這樣她們一家外出旅行的計劃被迫終止,而肖曉琳也不得不進行長時間的治療。

所有人都希望通過先進的醫療技術能夠延長肖曉琳的生命,奈何天不遂人願,2017年6月,剛剛退休5個月的肖曉琳就病逝了。

治療疾病期間她一直以積極向上的态度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近況,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也依然坦然和平靜。

撒貝甯得知這一消息後,連夜飛往美國送恩師最後一程,她曾經的觀衆也都是以而感到哀傷。

肖曉琳的兒媳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肖曉琳留下了26字遺言:“要宣傳,不要像我一樣忽視健康,你們健康、長壽,我就在。

感謝你們!”實際上這句話就是給她曾經的觀衆們敲響警鐘。

央視肖曉琳:退休5個月後,死在美國兒子家中,臨終遺言深入人心

人的一生可以有千萬種可能,但隻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千萬種可能才能實作。

結語

不得不承認肖曉琳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事業,即便是人生的最後一刻也依然心系群衆,以自己警醒世人。

書中點亮自己照亮他人的“紅燭”或許就是這樣的人吧。

我們要以肖曉琳為榜樣,學習她不懼艱辛、敢為人先的精神,同時也要以她為鑒,以自己的身體健康為重。

那麼你是否會牢記這位曾經的“鐵面美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