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作者:美術史知識大全

對很多人來說,2012年12月21日是尋常又不尋常的一天。如果那時你在上班或者上學,就會發現有人會盯着烏雲密布的天空等待着什麼;還有人計算着時間,猜測當某個節點真的來臨是否會發生無法預估的事。

這個讓幾乎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的“神秘事件”與瑪雅人有關。傳說中,瑪雅人曾經留下預言,到2012年這一天,世界末日來臨,地球即将毀滅。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電影《2012世界末日》中描繪的災難場景當然,那一天自然什麼都沒有發生。但不是瑪雅人的預言失靈了,而是人們對于這個突然消失的文明存在諸多迷思。

比如有關“世界末日”的說法,其實是我們不了解瑪雅人獨特的時間觀念造成的了解偏差。

與現代人覺得時間會一去不複返不同,瑪雅人認為時間不會消失而是會循環往複。考古學家和天文學家根據瑪雅人時間紀元起點推算,2012年的12月13号恰好是瑪雅人時間紀元完成了一個循環的時候。所謂的世界末日,其實在他們的觀念裡是一個舊循環的末日,但同時也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

我們對于瑪雅的誤解還不隻這一件。對于這個三千年前的文明,很多人的印象可能隻限于“古老”和“落後”。但根據考古發現的文物來看,其中隐藏着與我們想象中截然不同的、高度發達的社會。而且,瑪雅人其實過着比現代人還“潮酷”的生活:

現代流行的豹紋裝,瑪雅人早就嘗試過了。在瑪雅出土的一件陶杯上,就可以看到畫面右側端坐在寶座上的月亮女神,身上穿的就是美洲豹皮做的緊身衣。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瑪雅出土的陶杯,身穿豹紋緊身衣的月亮女神當我們将奶茶視為流行時,在瑪雅時期的抄本、壁畫、雕刻中,随處可見瑪雅人把可可豆磨成粉和其他原料摻在一起,配制成一種熱飲來喝的畫面。當然,其中也會摻雜一些奇怪的原料,比如辣椒,制作一杯“辣味可可”,味道也是非常奇妙。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飲料在當時非常昂貴,一般隻有貴族才能夠享用。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享用打泡可可飲料的瑪雅貴族當我們還在認為古人很無聊時,在瑪雅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瑪雅人“抽雪茄”的場景。在酒足飯飽之後,抽一根雪茄,既是一種放松享受,也是他們進入迷幻狀态,接近神靈的一種途徑。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描繪統治者抽雪茄場景的陶罐曾經繁榮的瑪雅文明,如果沒有考古學家告訴我們,我們就隻會局限于有限的想象中。沒有考古,我們更不會了解到如埃及、匈奴、大月氏等其他文明的興衰,還有它們宏偉的建築、複雜的曆法、精妙的文字、神秘的信仰。那些指引我們“從哪裡來,将往何處去”的璀璨文化,也隻能落寞謝幕等待時間的風蝕。正如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李零教授所言,考古學,幫助人們重新“尋找回來的世界”,于中國曆史如此,于全球曆史亦然。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為什麼我們要知道一點考古學考古讓我們對世界、對自我保持客觀的認知。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瑪雅文明前古典時代晚期的米拉多爾遺址考古帶給我們的,是客觀的智慧。如果沒有考古學,亞特蘭蒂斯、巴比倫、古羅馬的存在,隻能在口口相傳裡失真。考古帶給我們的,是競争的智慧。文明的生存競賽,比戰争和商業競争更殘酷,輸了的結果就是從人類文明裡完全消失,沒有重來的機會。在這樣的競賽規則下,我們會看到文明為了生存和發展,有多努力。考古,也給了我們一次觀察世界文明的機會:當我們的文明點亮造紙、火藥、印刷術這些科技時,有的文明卻才發展到石器時代。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瑪雅球賽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和單純學曆史不同考古需要不斷地發掘證據,通過證據來做推理,最後得出結論。看起來很像是有趣的科幻小說,但現實情況卻異常艱難,而考古學家,都是厲害得不得了的雜家。他們是曆史裡的偵探,知道曆史,卻不完全相信曆史,需要通過證據反複推敲和論證,來還原真相。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水下考古隊員搜尋古代航道了解考古,就能樹立更加完整的世界觀,為我們的認知帶來極大的更新。幸運的是,我們現在不需要花大把時間去看網上真假難辨的資料,就能獲得這次更新。在《了不起的世界文明》精品課程中,10位國家級考古隊長海外集結,為你探尋瑪雅、埃及等十大不可錯過的神秘遺址!課程同名圖書已經出版。現在購買價值99元的《了不起的世界文明》課程,限時加送價值108元的實體書一本,到手隻需要48折。10位考古隊長講述10大不可錯過的神秘遺址700分鐘精華課程帶你深入考古現場揭秘尚待解開的曆史之謎▼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領取贈書想要多了解一步的朋友,不妨一起看一看:《了不起的世界文明》精品課,為什麼吸引了那麼多人前來收聽?《了不起的世界文明》這套書,又為什麼值得珍藏?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了不起的世界文明》精品課帶你親臨10處世界考古第一現場

我們誠邀包括王巍、李新偉、李占揚在内的十位走出國門的中國著名考古學者,請他們娓娓道來曾經或仍在親身參與的10處世界考古第一現場,為您特别定制一張用聲音“考古”繪制的世界文明地圖。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讓我們跟随中國考古學者的眼與口,沿着這十處世界考古現場連綴起的全球曆史長河,溯源、漂流,縱覽世界興衰的總譜,回望中西交通的征程,解破文明密碼,揭開考古面紗。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總序 世界考古和“尋找回來的世界”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零老師看來:“發現古代,不僅是發現一個失去的世界,也是一次偉大的精神回歸。”在課程的序言部分,我們有幸再次邀請到了李零老師,帶領我們探尋世界考古的發展,揭示今天的中國考古有着何種物質基礎和精神準備,發現一個“尋找回來的世界”。▶聽考古人解讀:① 為何考古是“尋找回來的世界”?② 世界的版圖是如何“東西對稱”?③ 為何世界幾大文明都是“失落的文明”?

第1站 東非大裂谷——尋找人類共同的母親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如果要回答“我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首先要回到更久遠的遠古。1974年,考古學家在東非發現了距今320萬年、第一個直立行走的古人類化石,被認為是“人類的祖母”。中國-肯亞現代人起源考古隊領隊、山東大學教授李占揚老師将結合在非洲的最新考古發現告訴我們,中國人究竟是不是從非洲走出來的?▶聽考古人解讀:① 為什麼“人類起源”不等于“現代人起源”?② 我們的祖先都是從東非走出來的嗎?③ 中國與非洲有着怎樣的史前碰撞?

第2站 洪都拉斯——走進神秘的瑪雅文明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瑪雅,到底有多神秘?瑪雅人為什麼會有一些奇怪的癖好?他們可能是最早開始嗑藥和吃巧克力的人,還喜歡踢足球,他們好像很喜歡無限循環理論,建築物都像「俄羅斯套娃」一樣,而且他們熱衷于紋身,把自己的孩子弄成對眼。在考古學家看來,瑪雅真是複雜奇特的文明。瑪雅科潘遺址考古隊隊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老師,将為我們揭開瑪雅文明的神秘面紗。▶聽考古人解讀:① 神秘的瑪雅文明為什麼突然消失?② 瑪雅時期的貴族生活是什麼樣的?③ 為什麼瑪雅人會有“世界末日”的預言之說?第3站 埃及——發現古埃及神廟的秘密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和中國文明一樣古老的埃及文明,其實也分前中後期,隻是大家更多知道的,是偏後期的「法老文明」,而這個課程,是講埃及前期文明的,考古地是超過3000年曆史的孟圖神廟,與中國商朝基本是同時期。這是埃及曆史的延伸,以後再說到埃及時,我們能聊的就不止金字塔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長王巍老師,作為中埃聯合考古項目的中方總負責人,将帶我們穿梭古今,從帝王谷的法老陵墓,到古城盧克索的戰神神廟,走進古埃及文明遺址的現場。▶聽考古人解讀:① 為什麼古埃及相信人死後可以複生?② 為什麼在80年後重新發掘孟圖神廟?③ 埃及神廟與商代殷墟有什麼關系?第4站 烏茲别克斯坦——追蹤大月氏的身世變遷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和農耕民族不一樣,遊牧民族在曆史上,一直筆墨比較少,出現的時候,也基本是在打仗,掠奪資源,很片面。這節課是來消除大衆對遊牧民族的“偏見”的,他們到底是怎麼生活的?他們為什麼居無定所?他們真的都愛好殺戮嗎?中烏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王建新老師,将帶領我們回溯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聽考古人解讀:① 張骞出使西域尋找的大月氏足迹在哪裡?② 古代的遊牧民族其實并非居無定所?③ 為什麼古代的大月氏人不愛打仗、喜經商?第5站 蒙古國——探尋匈奴龍城的前世今生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在曆史上,與漢朝征戰百年的匈奴,也是古老而強大的遊牧民族。在暫敗于漢武帝之後,匈奴人的下落成了一個千古之謎。中蒙考古隊中方領隊、内蒙古博物院院長陳永志老師,将結合近些年的重要考古發現,為我們探尋匈奴“龍城”的前世今生。▶聽考古人解讀:① 橫掃歐亞大陸的匈奴留下了什麼千古之謎?② 如何從漢代摩崖石刻中找尋失蹤2000年的“龍城”?③ 傳說中的匈奴“龍城”為何并不是給百姓住的?第6站 孟加拉國——尋找失落的佛國傳奇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作為印度地區曾經的佛教中心,孟加拉保留着許多珍貴的佛教遺存。佛教在這塊土地上,經曆過原 始、部派、大乘、金剛乘等不同階段,不同教派互相争鬥,又彼此融合。這裡曾經是印度佛教的中心,也是藏傳佛教鼻祖曾經的居住地,是曾經顯赫的聖地,這裡的“十字形”中心聖地建築風格還影響了敦煌洞窟、高棉吳哥窟。神秘的宗教故事,等你一起來探尋。中孟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柴煥波老師,在這裡發掘出了龐大的十字形金剛乘寺院遺址。這座珍貴的佛教遺産,将為我們揭開怎樣一段失落的佛國傳奇?▶聽考古人解讀:① 孟加拉藏了怎樣一段失落的佛國傳奇?② 為什麼佛教中心聖地的建築流行“十字形”?③ 如何一鋤頭挖出一座中世紀佛教古城?第7站 高棉——拯救古代東方第四大奇迹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高棉是東南亞地區曆史悠久的佛教之國,更一度成為東南亞的佛教中心。舉世聞名的吳哥窟等大型佛教寺廟建築,就是高棉佛教興盛的标志。那麼,曾經燦爛輝煌的吳哥建築群為何成為廢墟?拯救吳哥古迹又如何成為了一場國際行動?中國援助高棉吳哥古迹保護項目總負責人、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原院長劉曙光老師,将為我們講述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聽考古人解讀:① 《古墓麗影》中的神秘古寺是哪裡?② 吳哥窟是如何從廢墟中重生的?③ 1000年前未完工的高棉建築中藏着什麼秘密?第8站 伊朗——走進古代絲綢之路的“發動機”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伊朗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奢侈品交易中心”,作為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伊朗不但誕生了璀璨的波斯文明,同時也是連結西亞與中亞、北方遊牧文明與南方農業文明的重要樞紐。中伊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南京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張良仁老師,将帶我們踏上一座延續使用了6000年的土丘遺址,解開這座中亞神秘之土的秘密。▶聽考古人解讀:① 伊朗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② 為什麼伊朗的古人選擇在廢墟上修建房屋?③ 為什麼中國的青花瓷會在伊朗流行起來?第9站 沙特阿拉伯——揭秘海上絲綢之路的水下世界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在波斯灣的另一岸,紅海之濱的沙特阿拉伯,自古以來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有着源遠流長的交流。文獻記載,唐代杜環、元代汪大淵、明代馬歡等人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迹。我們将随着“中國-沙特塞林港遺址考古項目”領隊、國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老師的視角,在紅海邊曾繁榮一時的古代國際貿易港口——塞林港的水下,撥開水霧,窺見大航海時代來臨前的盛況。▶聽考古人解讀:① 水下世界何以形成激烈的“國寶争奪戰”?② 為什麼阿拉伯人要用珊瑚石墓葬?③ 從麥加帶回中國的“麒麟”是什麼動物?第10站 肯亞——鄭和船隊在非洲的“血脈”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中國古代最負有盛名的遠航,當屬鄭和七下西洋。這場曆時28年的海上探險,先後通路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知最遠的目的地,是非洲的肯亞。中國赴肯亞陸地考古項目領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老師,将帶領我們越過印度洋,去遙遠的非洲尋找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聽考古人解讀:① 非洲黑人為什麼會自稱“中古後裔”?② 為什麼中國都見不到的瓷器會在非洲被發現?③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了不起的世界文明》實體書世界考古一手資料獨家披露01

10位一線考古學者多元度視角

真實還原考古挖掘現場十位“走出去”的一線考古領隊,将在書中以中國視角重返埃及、吳哥窟等10大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親身講述發掘中的所思所想,以及考古遺存背後的文明内涵。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當你翻開書頁,那些你對于失落文明的疑問将被一一解答:橫掃歐亞大陸的匈奴留下了哪些考古學印記?吳哥窟如何從廢墟中重生?鄭和船隊真的在非洲留下“血脈”了嗎?全球文明版圖如何形成?02

超500幅珍貴圖檔+大量一手資料書中内容專業卻易讀。為了讓大家對于考古和曆史有更直覺的了解,書中不但配有500+幅珍貴考古細節圖,而且結合了,幫你輕松在腦海中建構出廣闊的世界文明版圖。03

是考古相關書籍,也是博物館必備手冊書中還設定了博物館與典型器物等專題内容。每件文物下方都有詳細的文字解讀。很多涉及到墓穴、棺椁的地方也畫了相關示意圖。通過讓文物“開口說話”的方式,讓你對淹沒在曆史洪流裡的璀璨文明有更直覺的感受。除此之外,通過這本書了解各大世界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後,從此參觀博物館,再也不怕走馬觀花。

沒有考古,瑪雅文明可能還會被埋藏10個世紀

随着社會和曆史的發展,世界正漸漸變成“平的”。然而,人類共同經曆過的燦爛文明,卻不僅僅躺在文獻和螢幕之中。唯有觀世界,才有世界觀。讓我們随着考古人的視角,踏上了不起的世界文明之旅。10位海外考古隊長講述絕不可錯過的世界10大考古遺迹700分鐘精華課程帶你深入考古現場揭秘尚待解開的曆史之謎作者:小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