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提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件事,後世一直有很大的争議。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有些人認為,這是漢武帝進行思想大一統的手段。正是因為漢武帝統一了思想,是以才能延續國家統一的意志,這對後來中原地區的長時間統一,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也有人認為,罷黜百家這件事,嚴重禁锢了思想的發展。自此之後,儒家學說就成了标準答案。以後其他所有的思想,都成了所謂的‘異端’。這個結果,直接導緻後來思想徹底固化,徹底禁锢了人性。

對于這兩種看法,我們隻能說,都有各自的道理。因為儒家思想确實有其弊端性,在後世的曆史上,确實長時間禁锢了人性。但同時,儒家思想确實更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統治,有利于大一統政權的長期存在。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那麼如果當年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而是堅持繼續以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的曆史,會如何發展呢?

想要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先從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前,漢朝的社會狀态說起。

漢朝從開國開始,就一直尊崇黃老之道,也就是所謂的道家思想。從漢朝開國,一直到文景之治,這期間漢朝的中央政府,一直推崇無為而治,講究一個‘能不折騰就别折騰’。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這種‘無為而治’的思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确實讓漢朝受益很大。因為漢朝政府不瞎折騰,導緻百姓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生産上面。是以漢朝開國之後,在很短的時間裡,漢朝就逐漸恢複了國力,修複了當年秦末亂戰帶來的創傷。然後,又出現了文景之治。

是以後世很多人認為,如果漢朝可以繼續推行‘無為而治’的思想,那麼接下來,漢朝的經濟會繼續發展。百姓的生活會更加富足,生産力和科學技術會繼續提升,甚至有可能直接搞出工業革命。

對此,我們隻能說:這種狀态太過理想化了。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實際上,在漢武帝登基之前,漢朝就已經因為推行黃老之道,出現了很多問題。而當時的問題,大緻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問題,叫做思想過度自由化,社會倫理道德體系逐漸崩潰。

因為在西漢前期的幾十年裡,西漢政府長時間不管事。在思想領域方面,更是完全放手。不但廢除了當年秦朝的挾書律,允許諸子百家的各種思想,自由發展。而且還進行公開的策論考試,直接面向全國各地的知名學者。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這些政策,聽上去似乎挺好。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情況就逐漸跑偏了。到了文景之治後期的時候,漢朝的思想界,各種極端思想逐漸擡頭。同時,因為大家缺少公認的道德标準,各種奇葩的社會事件,屢見不鮮。

而對于人類社會來說,自由是大家的追求。但是過分的自由,往往會對社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第二類問題,則是财富的迅速集中化。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因為西漢前幾十年裡,在商業發展方面,幾乎沒有任何限制。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導緻很多地方,出現了行業寡頭現象。尤其是冶鐵、食鹽、布帛等關鍵民生物資領域,更是出現了一堆‘大鳄’。

就比如說四川的冶鐵大亨卓王孫,巅峰時期有家奴八百人,家産無數!要知道,當時一個老劉家的諸侯王,府上也未必有這麼多的仆役家奴。而像卓王孫這樣的巨富,當時漢朝存在一大堆!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富可敵國’的巨富!

這裡的富可敵國,可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真的如此!就以卓王孫為例,他的家産,絕對堪比當時漢朝某些劉氏小諸侯國的總資産。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為過度自由的商業,導緻國家财富迅速集中,出現了這種頂級巨富。而這種頂級巨富的出現,往往就意味着财富的‘馬太效應’,迅速加劇。在這些頂級巨富出現的背後,其實是無數底層百姓,逐漸失去自己的财富。

第三類問題,則是人口迅速增加,導緻國家内部沖突逐漸增大。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這事說起來可能不太好聽,但确實是這樣的。在漢朝前幾十年裡,因為中原地區的經濟迅速恢複,百姓努力生産,導緻當時中原地區人口數量暴增!曾經有曆史學家考證後認為,在漢武帝登基之前,漢朝的總人口數,已經逼近四千萬大關!

這其實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要知道,在洋芋和玉米等高産糧食作物,大規模引入中原之前,中原地區能承載的總人口數量上限,基本沒能超過一億!或者更準确一點來說,從秦漢時期,一直到唐朝滅亡,這期間中原地區能夠承載的人口上限,最多也就是六千萬左右。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直到宋朝的時候,宋朝因為引入了‘占城稻’,巅峰總人口數第一次接近一億。當然,也有人認為,北宋巅峰時期的總人口數,已經略微超過了一億大關。而在北宋之前,不管是漢朝還是唐朝,各自極盛時期的總人口數,都沒有超過六千萬大關。

而且,一旦超過五千萬,接近六千萬大關之後。不管是漢朝還是唐朝,都會出現巨大的社會沖突。畢竟,中原地圖耕地總數就那麼多,在平均糧食畝産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年糧食産量就那麼多。

而當中上層的富裕階層,通過商業,占據更多糧食之後,底層百姓就會缺少足夠的口糧。再之後,漢朝估計就要爆發農民起義了。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人口增加這個情況,和漢朝推行哪種治國思想,看似是沒啥關系。因為不管老劉家采用黃老之道,還是采用儒家思想治國,隻要國家長時間穩定發展,人口增加就是一定的。

但關鍵在于,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漢朝的整體戰争能力,大幅提升。再之後,漢武帝開始和匈奴開戰,整個漢武帝時代,漢朝長時間打仗。通過戰争,漢朝不但獲得了大量新的領土額,而且也大幅降低了人口。

到了漢武帝在位後期的時候,漢朝的總人口數,其實已經快要觸及三千萬的門檻了。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以上這三個問題,就是漢武帝即位之前,漢朝推行黃老之道,或者說當時漢朝社會存在的三類大問題。而接下來,順着這個思路,我們就可以繼續思考下去了。

假如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繼續推行黃老之道,接下來這三類問題,到底會如何發展呢?

答案顯而易見。對于第一類問題,思想自由化的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因為國家長時間不扶持主流思想,短期内可能會出現百家争鳴的局面。但是時間長了之後,不同的思想,會對國家的統一,産生緻命的威脅。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而對于第二類問題,财富集中的情況。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接下來很難進行國家财富的再配置設定,隻能任由‘馬太效應’加速。再之後,這些大富商将會有極大的可能,為了保護自己的财産,組建自己的軍隊。

結合第一類情況,接下來,這些大富商,在依靠财富擁有了武裝力量之後,基本上就會獨立建國了。

至于第三類問題,也就是人口問題,其實是最緻命的。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接下來漢武帝将會很難對匈奴開戰。因為一旦開戰,國内思想不統一,漢武帝很難集結力量,去大規模和匈奴開戰。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那麼再之後,就隻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漢武帝在沒有罷黜百家的情況下,率先開戰。但是因為國内沒有高度統一,邊軍大機率會逐漸戰敗,匈奴會長驅直入,接下來很有可能會出現北宋末年‘靖康之恥’的情況。

第二種可能,漢武帝強行開戰,引起了國内大部分人的反對。再之後,很多富商階層,或者地方貴族,将會利用這個機會,迅速組建軍隊,繼而迅速獨立。再之後,漢朝的統一狀态,會再次崩潰。具體情況,參見後來的隋朝。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漢武帝繼續采用黃老之道治國,什麼都不做。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的話,接下來,漢朝的人口會繼續持續增加。最多一代人之後,漢朝的總人口數,會逼近六千萬大關。再之後,漢朝内部的沖突會大到無法解決,繼而爆發農民起義。此後,各地的地方豪強,将會再次逐漸獨立。

這種情況,具體我們可以參見明末。

反正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推演到最後,都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漢朝會迅速亡國!隻要漢武帝什麼都不做,繼續采用黃老之道之後,接下來的結果,一定會更糟糕!差別隻是在于以哪種方式亡國而已!

如果漢武帝沒有罷黜百家,堅持黃老思想治國,接下來曆史會如何?

至于說後世很多人認為,漢朝會持續發展的情況,可能性其實幾乎微乎其微。因為在科學技術和生産力上限沒有突破的情況下,一個王朝的國力上限,其實是有極限的。到了這個極限之後,盛極而衰,幾乎是一個必然情況。

大概也正是因為這個情況,後世才有曆史學家說了這樣的話:其實不是漢武帝選擇了儒家思想,而是曆史選擇了儒家思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生産力條件下,董仲舒提出的那套思想方案,已經是最優的解決方案了。

如果不選儒家,而是繼續選擇黃老之道,或者選擇其他思想治國。那麼接下來,漢朝的情況,多半會變得更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