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作者:圖文爛番茄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前言

曾經有一台計算機,他孕育着人類勇敢的夢想,鑄就了無與倫比的壯舉,雖然隻擁有4KB的記憶體,與現代手機和電腦相比簡直微不足道,但卻攜帶着人類的希望,閃耀登月的星光。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這是阿波羅制導計算機,人類登月計劃的核心之一,他誕生了一次奇迹,在那個令人激動的時刻,為宇航員提供準确的導航、運算和安全保障,它究竟有着什麼厲害之處?

阿波羅制導計算機

當我們目睹科幻電影中那些充滿未來感的宇宙飛船和令人眼花缭亂的計算機系統時,或許很難想象半個世紀前的真實場景竟如此不同。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阿波羅航天器的計算機記憶體不過是4KB,而現代手機拍攝的一張照片可能已經超過了它的容量,這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那台在登月項目中大放異彩的計算機重達32kg,比一個标準包裝的大米還要重一些,在當時看來,它顯得笨重而龐大,就像一個超越時代的怪物。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當1946年世界上出現第一台計算機時,人們對它強大的計算能力感到折服,同時也被它巨大的體積所震撼,超過30噸的重量和房子一樣的體積讓人們以為這将是未來計算機的模樣。

然而科技的迅猛發展改變了計算機的面貌,中國首台百萬級運算能力的150機隻有幾百公斤,大大改善了計算機龐大的形象。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但是要知道,150機真正投入使用是在1972年,而阿波羅号登月是在1969年,可以想象,搭載的計算機是何等強大。

這台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它的任務是計算登月器的軌道,并根據宇航員的觀測資料不斷修正參數,以防止外部因素影響飛船的航行路線,此外,還有一台輔助計算機負責向飛船系統發送指令,供宇航員進行人工操作。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除了這台原始的電腦,阿波羅号還搭載了一個記憶體為72KB的隻讀存儲器,這個存儲器在現今看來同樣令人難以置信。

這種原始的存儲器被稱為“芯繩存儲器”,它通過拉動晶片上的繩子來輸出資料,數百名程式員将阿波羅号飛行時所需的程式提前錄入其中,宇航員在飛行中隻需通過計算機來調用這些程式。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正是那些看似過時的技術,将人類航天推向了巅峰,在當今科技爆炸的時代,即便我們想重制載人登月的壯舉,也是難上加難,這些看似土到掉渣的科技,卻是人類不懈努力和勇氣的結晶。

六次登月

自從1969年阿波羅11号的曆史性登月任務之後,美國共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總共有12位宇航員成為月球的探險者。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阿波羅11号的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為了第一批登月宇航員,他們踏上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月球之旅。

接着,阿波羅12号的皮特·康拉德和艾倫·賓精确着陸在月球上,阿波羅14号的艾倫·謝潑德和艾德加·米切爾帶來了“月球人力車”,實作了更多的采樣任務。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阿波羅15号的大衛·斯科特和詹姆斯·艾爾文成為第一對駕駛載人月面車的宇航員,阿波羅16号的約翰·楊和查爾斯·杜克将探索範圍擴充到中部高原,最後,阿波羅17号的尤金·塞爾南和哈裡森·施密特在月球停留了最長時間。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這12位月球探險者全都是美國人,他們在登月任務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他們不僅靠勇氣和決心,還依靠科學和技術的力量,這些登月任務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壯舉,更是全人類的共同榮耀,那為何美國之後五十年不再登月了?

50年不再登月

登月任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資金,以阿波羅計劃為例,美國為了實作登月目标投入了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這意味着每一次登月任務都耗資近40億美元。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即使如今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也難以承受如此龐大的花費,而且航天經費需要用于更廣泛的領域發展,難以一直用于登月任務。

以今年美國的GDP為例,達到了22萬億美元左右,而當年登月時,美國的GDP尚不到7000億美元的水準。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這給我們展示了當時NASA的财政狀況更加有限,回顧當時的情景,一艘航母隻需2億美元,而一艘核動力航母的價格也隻有4億美元。

而如今,一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造價已經達到了130億美元,這些對比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當時的經費限制。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當美國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時,他們已經采集到了他們需要的月球物質,将其帶回地球進行了深入研究。

随後的登月任務,隻是在這個基礎上再次擷取一些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其他方面的探索在頻繁多次登月後變得相對無意義。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可以想象,登月任務本身就是非常昂貴和複雜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精力,而美國在早期的登月任務中已經完成了他們最初的目标,獲得了足夠的月球樣本進行研究。

頻繁登月并帶回更多月球物質将面臨着遞減的收益,相對于巨大的成本投入,所帶來的價值變得相對較小。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美國在1969年成功登月後的連續3年多次登月,彰顯了他們在航天領域的卓越成就和地位,這一系列的登月任務為世人證明了美國的技術實力和勇氣。

自那以後,再也沒有其他國家成功登上月球,特别是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在航天領域有所松懈,這是因為航天航空計劃最初就是為了與蘇聯争霸而設立的。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而如今蘇聯已不複存在,競争的壓力逐漸減少,美國的重心也相應地有所轉移,可以想象當時的阿波羅11号是多麼的厲害。

結語

今天的我們擁有比阿波羅登月計算機更強大、更小巧、更便宜、更普及的計算機技術,相比之下,美國當年成功登月時使用的計算機簡直原始得讓人難以想象。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我們現代人所使用的計算機晶片遠遠超越了阿波羅時代的計算能力,而且尺寸更小、價格更便宜,并且已經普及到了幾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這樣的巨大突破讓我們回顧過去時不禁感歎,美國當年憑借着那樣“原始”的電腦技術,竟能控制宇宙飛船并成功登上了月球。

美國太誇張,當年靠着4KB計算機實作登月,為何後50年不再登月?

盡管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更強大的技術,但我們應該對那個時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充滿敬意,他們在當時極限的條件下完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展示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