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鎮江鍋蓋面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鎮江鍋蓋是精心設計的"騙局"?

最近,一篇名為"鍋蓋面條的誕生:一個有組織的,有計劃的騙局?這篇文章引起了微信朋友圈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鎮江居民。因為,文中使用的"騙局"一詞,非常吸引人,有一種揭開"千年謊言"的感覺。

那麼這是一篇什麼樣的文章呢?讓我們剝開這篇文章的繪畫。

鎮江鍋蓋面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騙局"原來是這樣的

據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鎮江景口飯店經理周文祥介紹,20世紀80年代初,整個鎮江都沒有鍋蓋。至少直到1980年代中後期,鎮江最街頭的面館都寫在"火面"的前面。

那麼鍋蓋是如何出來的呢?故事開始于1977年5月31日早上。在周文祥的工作筆記中,他記錄了當天早上被叫到鎮江市園林管理辦公室的會議細節。

那天,南京市文化教育局原局長姚浩生出差來到鎮江,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寫鎮江文學史内容的作者,或許能為鎮江文化工作的振興提供指導。

這次會議其實是一次頭腦風暴,除了何耀生,還有很多地方文學史專家。大家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把鎮江當地的傳說和曆史故事拿出來分享,想找到推廣鎮江文化的切入點。

這次會議提出了"鎮江早茶中的三個怪獸"的概念,靈感來源是"貴州八怪"和"東北十怪"。大家對我說一句話,拼出鎮江三個奇怪的内容"味道醋還不錯,肉還不錯,面條鍋裡面的鍋蓋着。"因為郎朗口,會議結束基本上大家都記得,各報刊的負責人帶着這個概念,開始思考如何推廣。

也就是說,《鎮江三怪》就是這次會議由曆史頭腦風暴整理而成的。

因為是"編造"的,筆者認為這應該是一個"有組織的、有計劃的騙局",而"騙局"的最佳代言人是乾隆。

一個好的犯罪,一個用傳奇手段塑造文化故事的活動,由作者戴着"騙局"的帽子,真的足以吸引注意力,吸收流量,增加收入。作者的"聰明"也可以看出。然而,這樣的"棍子",不知道作者在多少地方玩了傳說,收入多少。

鎮江鍋蓋面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傳說是"騙局",那麼"天仙"呢?

如果說鎮江壺蓋的傳說也是一個"騙局",那麼問題就很大了,大到所有中國人都生活在"騙局"中。因為傳說太多了,中國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騙局"。最典型的,無非是"天仙搭配",這一直被中國愛情故事廣泛贊譽,真的既凄美、溫暖,又浪漫,讓"七夜"這一天,又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很多年輕人都會在這一天給物品送禮物,互相送上祝福。

是以。七個仙女都看過了嗎?作者看過嗎?作者本人是七仙嗎?還是董勇?作者對《天仙》有何感想?你聽說過這個愛情故事嗎?為什麼不寫一篇文章,譴責它是一個愚弄了許多中國人的大"騙局"?

當然,這樣的"騙局",并不是"仙女之配",還有《西遊記》、《神奇女俠補天》等等,所有的傳說,都是古人制造的大"騙局"。

鎮江鍋蓋面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鎮江最遺憾的是,鍋蓋面條"騙"太少太少

雖然文章作者很難為鎮江鍋蓋戴上"騙局"的帽子,但是,我認為,鎮江最大的遺憾不是鍋蓋是"騙局",而是這樣的"騙局"太少了,圍繞這樣一個"騙局"的文化挖掘和品牌培育太少太少了。

要知道,一個地方,沒有文化内涵,沒有文化力量,沒有文化影響,除了有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還要研究文化,思考文化,探索文化,一定有真正熱愛文化的人,繼承文化,弘揚文化,必須有善于總結文化的人, 塑造文化,培養文化。鎮江鍋蓋面條從火面、刀面,以及不知名的鍋蓋面條變成了"三大怪獸"之一,讓當地居民和遊客愛釋手,除了面條的獨特口感、品質外,還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内涵,與鎮江美食肉與鎮江香醋緊密相連是分不開的。

要知道,鎮江鍋蓋是以鎮江人為本的,它不是一種美食,一種面條,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文化符号,文化元素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也是鎮江人用智慧和汗水打造的文化品牌。

遺憾的是,自從鎮江壺蓋面被"編纂"出來,并一直被打上文化品牌的烙印,就沒有文化研究人員和城市管理者如此專心緻志地研究鎮江文化。是以,從那以後,鎮江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與鎮江壺相得益彰的文化品牌。因為,就連鎮江香醋,其文化内涵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挖掘,隻有鎮江鍋蓋就配得上鎮江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一座有文化研究者的城市,一座善于挖掘文化内涵的城市。

是以,筆者将鎮江壺封面作為一個有組織、有計劃的"騙局",但讓我們深刻反思一下,在文化的發現和挖掘中,我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多一點像鎮江壺封面這樣的文化研究和挖掘,為什麼不能沉下心去研究鎮江文化,為什麼不能創造出更像鎮江壺封面這樣一個文化品牌。

因為,很多城市都想打造文化品牌,卻因為曆史太短,文化遺産不夠,建不了,隻能編造、捏造。鎮江有太多的文化元素,完全具備了打造更多文化品牌的條件和元素。是以,衷心希望鎮江文化人、鎮江文化部門、鎮江文化機關能夠沉下心來,不要從事一些花花大鬧的文化活動而宣揚虛假的行為,多去打造一些類似鎮江壺的封面文化品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