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陳氏兄弟其人其事(6)支援武昌起義

作者:子名曆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并迅速取得勝利。武昌起義在全國範圍内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推動資産階級,小資産階級上司的民主革命運動迅猛發展,革命的浪潮激蕩全國,反動的清王朝面臨滅亡。

陳果夫為武昌起義的勝利而歡呼雀躍,但又不知如何響應。這時,他二叔陳其美從上海來到南京,準備在南京發動起義,帶動東南各省,以響應武漢的革命。

國民黨陳氏兄弟其人其事(6)支援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臂纏白帶革命軍舊照

陳其美将自己的意圖告訴了陳果夫,陳果夫也深受鼓舞,表示願随陳其美一起行動。

于是,陳果夫首先将南京陸軍第四中學的同盟會員聯絡起來,大約有三四十人左右,由陳其美統一指揮。他們“每晚在操場中開會,籌劃在南京起義之事”。

為了便于上司,他們成立了陸軍第四中學同盟會分部,并積極進行起義前的各種準備工作。

但是不久,他們的行動為滿清官吏所發現,清軍對四中加強了防範,并采取了一些行動,如将原儲藏在這裡的子彈運走,槍械也鎖了起來,将與革命黨人有聯系的第九鎮軍隊也陸續調往城外。

而此時,陳其美又回上海去了,陳果夫一時束手無策,隻好和另外兩名同學趕往上海請示辦法,可是不巧陳其美剛離開上海到杭州去了。

陳果夫隻好找到黃興、宋教仁等人,向他們彙報南京的情況。黃興等人認為,既然清軍已加強防範,南京革命可以暫時推遲。

現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如何支援武漢革命,發動起義是支援的一個方面,還可以直接動員大批同盟會員到武漢去參軍參戰,保衛武漢。

一席話激起陳果夫滿腔熱情,他認為黃興說的有道理。當時,清政府正調動大軍圍攻武漢,首義之城危在旦夕。

“我革命策源地有動搖的趨勢,如果我們能支援武漢這個據點,可以待各省響應,能多支援一天,形勢就會好轉一天。若是武漢根據地失了,各處就很難響應”。

想到這些,他立即決定不回南京,轉赴武漢。于是,青年陳果夫“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一腔熱血,趕到武漢。

此時,武漢已是三鎮烽火,滿城硝煙。袁世凱派馮國璋出動全軍,向漢口進攻,革命軍奮力抵抗,傷亡甚多,退守大智門,漢口岌岌可危。

陳果夫在民軍軍務部找到了部長孫武。孫武向他們介紹了武漢的戰事,說漢口戰事不利,漢陽前一天也發生兵變,情況也很危急,他表示歡迎大家支援武漢的戰争。

陳果夫急于參戰,請求安排具體工作。孫武說:“現在漢口可能不保,而且一時難以恢複,而漢陽必須守住,你們願意去漢陽嗎?”

陳果夫回答:“我們為赴難而來,任何危險的地方都可以去。”孫武十分贊賞陳果夫的勇氣,即給他發了護照,命他到漢陽去報到。

這時,漢陽的情況十分不妙,原守在這裡的民軍聽說漢口即将失守,軍心騷動,幾乎都嘩變而散。

陳果夫報到後,被分到炮兵排當了一名士兵。本來,按他陸軍中學的程度,可以當一名下級軍官,但陳果夫并不計較這些,他倒願意先從士兵當起。

炮兵排長姓邱,也是從南京來的,他對陳果夫很是信任,常常帶着他到長江邊巡邏,有時,到龜山上讓他試炮。陳果夫原來在學校就學過放炮,但一直沒有派上用場,這一次能夠直接為革命服務,他心裡覺得十分自豪。

當兵的生活是艱苦的,特别是晚上睡覺,幾乎就是受罪。沒有鋪蓋,大家都穿着衣服,擠在一起,随地躺一下。有時遇到緊急情況,還得在戰地上睡覺。

每當這時,陳果夫總是睡不着覺。他望着遙遠的夜空,聽着江邊傳來稀疏的槍聲,頭腦裡構制着一篇篇有趣小說,心想,将來反滿成功,一定做個小說家,但又認為這太浪漫,自己的學識太少,怎能寫出傳頌千古的小說呢?

陳果夫的思想能夠适應這艱苦的環境,可是,他瘦弱的身體卻難以适應。本來,他的肺病剛剛有所好轉,吐血已愈。但來武漢後,白天緊張的工作,晚上又睡不好覺,極少休息,漸漸身體支援不住了。

有一天晚上,他與部隊一起運子彈到黑山,回來時,搖鐵道上用的手搖車,十分吃力,但他還是堅持搖,忽然覺得天旋地轉,倒在地上便不省人事,長達10餘小時才醒過來。

他醒來後,二話沒說,即投入工作,同伴們見他身體如此虛弱,都勸他回去休息,但他不肯,與大家一起,堅持下來,使其他士兵深受感動。

10月28日,馮國璋率清軍向漢口發起總攻擊,民軍英勇拒敵,廣大市民也積極參戰,他們自動給民軍探消息、送糧食、送軍火,漢口商人也“出應箪壺,供給糧秣,所需款項,皆系解囊自助”。軍民同仇敵忾,奮力戰鬥,打破敵人數次進攻。

但是,由于軍事指揮上的失利,漢口終于失守,于是,漢陽便成了戰争的前沿陣地,漢陽軍民曾經幾次組織反攻,均沒成功,自己反受損失。

這時,清軍也摸清了漢陽軍事實力,即向漢陽發動強大攻勢。民軍英勇禦敵,戰鬥十分激烈。此時,陳果夫受命守衛設在漢陽兵工廠的民軍司令部,他與其他士兵日夜堅守崗位,不敢懈怠半分。

一天,清軍所派的奸細在民軍司令部附近放火放槍,以策應清軍大部隊的進攻。

司令部人員以為敵軍已攻進漢陽城内,有的急到軍中親自指揮,有的去組織救火,還有個别的竟臨陣逃避。

司令部主持工作的幾位頭面人物一下子全走光了,隻剩下陳果夫與四五個衛兵守着空空的司令部大廳。有的士兵見此情況,也要離開,他們認為守着一個空房,不如直接投入戰鬥。但陳果夫堅持不離開。

他認為,司令部指揮官雖然走光了,如果衛兵在這兒,還可以唱唱空城計,如果衛兵都走了,那人們一定會以為司令部完蛋了,軍心将會大亂。于是,他讓幾個衛兵守在門口,自己選了一支最好的槍,帶足了子彈,堅守在大廳裡,演出了一場“空城計”。

不一會,民軍及當地市民将放火放槍的奸細抓獲,一個個送到司令部。他們以為,陳果夫是司令部指揮人員,便交給他處理,陳果夫隻好假戲真做。

但是,司令部隻有幾名衛兵,他一人又不好審問,審問了也不好擅作主張處置,是以,他便裝着嚴厲的樣子說,今天時間已晚,明天審理,便要衛兵将這些奸細分别關在大廳旁的房間裡。

幾小時後,清軍攻勢退下,火也被撲滅,司令部的人陸續回來。民軍負責人聽了陳果夫的報告後,對他在緊急情況下的機智與勇敢行為進行了表揚。

後來,陳果夫想起這件事來,還真有些後怕。他說:“幸而那些奸細沒有知道我們虛實,否則我們雖扣着門,而窗子是洞開的,又沒有将他們縛住,或者我們膽怯了些,就不會得到這樣順利的處置了。”

陳果夫與革命軍堅守漢陽一個星期後,當戰局進入關鍵時刻,黃興來到了武漢,任戰時總司令,民軍士氣大振。

國民黨陳氏兄弟其人其事(6)支援武昌起義

黃興舊照 圖檔來自網絡

黃興來漢後,遇到陳果夫,他見陳隻當了一名士兵,覺得委屈了他,便把他轉到漢陽府中的軍政科辦事。

軍政科的任務主要是招募、訓練新軍,為保衛漢陽輸送武裝力量。陳果夫到任後,經常到群眾中宣傳,強調保衛漢陽的重要性,動員群衆參軍參戰,于是,一些市民和郊縣的農民都前來參軍,很快便組織起了一支近千人的防城營和巡城營。

陳果夫每天對這支部隊進行訓練。他将在陸小和陸中所學的軍事知識都教給戰士,訓練十分嚴格。短短的時間,這一千人的隊伍便掌握了初步軍事知識,能夠應付戰争需要了。

陳果夫的出色工作,令科長刮目相看,也對他十分信任,科長常常有事到武昌,整個科的大小事情都托陳果夫代理。

11月23日,清軍向漢陽猛撲,民軍扼守的米糧山、鍋底山、扁擔山先後失守。清軍突破三眼橋防線,奪取湯家山,并與乙支隊會合,進攻十裡鋪,漢陽形勢十分危急,軍政府各機關人員也紛紛上前線殺敵。

陳果夫将在漢陽的原南京陸軍中學的學生集中起來,組成一支100多人的隊伍,也拉上前線,配合大軍戰鬥。

陳果夫與陸中同學作戰勇敢,奮力殺敵,一些同學先後犧牲,鮮血灑在了江城。

不過,26日,十裡鋪一線還是被清軍攻破。27日,民軍總司令部所在地漢陽兵工廠也被清軍占領,梅子山、龜山相繼丢失,民軍的精華已喪亡殆盡。

國民黨陳氏兄弟其人其事(6)支援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革命軍招募新兵舊照 圖檔來自網絡

在此情況下,他們隻好退至武昌,漢陽終于為清軍所占領。黃興悲痛地說:“漢陽失守,吾何顔見人,惟一死耳!”想以死殉職,後在同志的力勸下退至武昌。

黃興撤退至武昌後,連夜召開軍政緊急會議,認為武漢已連失漢口、漢陽兩鎮,武昌已成孤城,現在應順流而下進攻南京,建立東南革命基地,到時再收複武漢。

黎元洪贊同黃興意見,但多數革命黨人都表示反對。共進會上司人張振武當即拔刀而起,厲聲說:“敢言放棄武昌者斬!”全體掌聲如雷,一緻決議守武昌。

黃興見大家不贊成他的意見,開完會後,即乘輪離漢東下。

陳果夫認為,黃興的主張不無道理,在武漢戰事緊張的情況下,光複南京是挽救武漢危局、支援武漢首義的正确決策,可以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是以,在譚人鳳的支援下,也離漢東下。

當他望着飽受戰火洗禮的武漢時,那焦土餘煙、斷垣殘壁似乎格外使他留戀。

武漢是他離開學校走上社會、參加革命的第一站,那曆曆晴川,還回蕩着他的呐喊,那萋萋芳草,也留下他奔走的足迹。

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甚至沒有來得及領略一下武漢的風光,便要離開了,但他又不得不離開。他要到南京去,他希望能親自參加光複南京的起義,以南京的勝利解武漢之危。他是匆匆地來武漢的,現在又匆匆地離開了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