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媒抱怨中國遊客消失,導緻全球損失1300億,但西方網友卻不買賬

環球網報道,美媒彭博社近日發文抱怨稱,中國遊客曾是全球最大的海外旅遊群體,但近幾年中國遊客的海外旅遊頻率卻大幅降低,這間接導緻全球損失了至少1300億元的旅遊收入。

資料表明,近年來,中國雖然仍有不少人赴海外旅遊,但總體來說熱度呈現出下降趨勢。此外,中國遊客大多選擇了更近的旅遊地點,比如國内或者東南亞地區,整體而言中國遊客的航班路線收縮了43%,受此情況影響,至少45個海外旅遊熱門地點關閉了中國直飛航班。

該報道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熱議,一位來自紐西蘭的媒體人就諷刺美媒稱,西方長期宣傳“中國威脅論”,如今卻抱怨中國遊客減少影響旅遊業繁榮,将受害者塑造成加害者,這是倒打一耙。

美媒抱怨中國遊客消失,導緻全球損失1300億,但西方網友卻不買賬

不少西方國家網友也是并不買賬,紛紛在文章評論區留言,稱西方過多的宣傳“中國威脅論”,抹黑中國遊客形象,如今美西方自食惡果,沒有理由責怪中國。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形勢,但西方卻控制不住,導緻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内擴散開來,讓新冠成了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病毒危機。

西方在防疫工作上做得十分平庸,面對國内人民問責,不少國家都選擇了轉移話題,把矛頭指向中國,甩鍋推責。再加上因為前幾年美西方疫情泛濫,為了安全中國遊客自然會大幅減少去這些國家的行程。

美媒抱怨中國遊客消失,導緻全球損失1300億,但西方網友卻不買賬

盡管目前疫情已經平息,但人們赴外旅遊的欲望大大下降,受此前西方虛假宣傳影響,不少國家也對中國遊客依然有一定程度的反感和抵制,對任何國家的遊客來說,都希望能夠去更受歡迎的地方,而不是熱臉貼冷屁股。

中國擁有14億人口,是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占據全球人口的1/5,在經濟總量上,中國也僅次于美國,是以中國在各行各業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中國旅遊業自然也時時刻刻牽動着全球的旅遊經濟。

美媒将全球旅遊業遇冷歸咎于中國,這是“既當又立“,反映出了美媒試圖污蔑中國國際形象,以此打壓中國的發展。

1月18日到19日,中美金融工作組在北京又一次舉行會面,在此次會議中,雙方就金融領域與貨币問題進行了溝通,會後兩國皆同意繼續保持聯系。盡管雙方都彼此希望建立更深入的合作,但1月19日,美國财政部發文稱,兩國在很多領域存在分歧,但美方并未具體指明分歧所在。

美媒抱怨中國遊客消失,導緻全球損失1300億,但西方網友卻不買賬

目前,中美關系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最複雜的雙邊關系,2023年,中國經濟繼續高速發展,總量占全球18%,美國經濟總量達到全球的25%,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保持良好合作有助于全球經濟發展。

是以,盡管中美存在大量分歧,雙方長期處于競争狀态,卻又互為密切的合作夥伴。

1月18日,中美重新開機了農業聯委會會議,兩國農業部長在美國華盛頓會面,受中美關系惡化影響,該會議已經中斷了9年,此番重新開機意義重大,代表着中美将恢複在農業領域的大量合作。

美媒抱怨中國遊客消失,導緻全球損失1300億,但西方網友卻不買賬

中美貿易戰開啟以來,美國很多企業受到了巨大沖擊,農業領域首當其沖,大量美國農産品無法外銷中國,極為嚴重的影響到美國的經濟與民生發展。

美國目前的戰略意圖已經明了,将在包括農産品在内的更多消費品領域與中國保持密切合作,但會在一些特殊領域對中國進行“去風險化”,比如高科技領域。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就強調,美國不會與中國脫鈎,但中美競争關系将永遠存在。

在中美關系升溫,各項合作逐漸恢複的同時,美國大談特談競争,是在為未來的中美關系奠定基調,即美國意識到了與中國保持合作的重要性,但又不願意将霸主地位拱手相讓。

對中國而言,中國始終積極與各國友好,和平共處是中國發展的基本原則,中方無意與美國争霸,但中國将堅定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維護自身國家安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