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半導體巨頭台積電舉行法人說明會,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由于補貼未到、熟練工不夠、第一座工廠受挫折等原因,台積電在美建設的第二座半導體工廠,量産時間将推遲到2027年或2028年,同時該廠将具體投資哪種制程晶片也尚未确定。
劉德音的這番表态,至少透露了兩個資訊,首先第二座在美半導體工廠量産時間推遲,原因不在台積電,而是美國政府沒有兌現補貼承諾,并且勞工教育訓練問題也未能解決,其次則是第二座工廠原定量産3nm晶片,但現在到底生産哪種制程的晶片也出現了未知數。
劉德音
從台積電第一座在美工廠量産時間由2024年底推遲至2025年,再到第二座工廠跟着推遲,無疑這對推動晶片本土化的美國總統拜登來說是一個“天大的災難”,但理清其中的是非和邏輯就會發現,台積電接二連三推遲在美工廠量産時間,可能并不是偶然。
要清楚一點,台積電赴美建廠并不是台積電的本意,而是拜登政府和民進黨當局一次抽空台灣地區的交易,美國在其中的核心目的在于在尖端半導體領域封鎖中國大陸,或者更直白地說就是對華科技封鎖的一部分,而民進黨則是以出賣島内産業,換取自以為的“保護”。
蔡英文
台積電一百個不願意最終也被逼着同意赴美建廠,說明在此事中台積電根本沒有說話的餘地,另外如今民進黨赢得連任,意味着台當局阻止台積電赴美,至少在未來4年内都不可能,是以目前最大的變量就在美國身上。
今年美國又将迎來大選,除了呼聲相對較高的加州州長紐森,民主黨方面幾乎可以說是無人可用,是以在拜登表明追求連任之後也隻能讓其“老骥伏枥”,共和黨方面則是随着頭号對手佛州州長德桑蒂斯宣布退選,特朗普的在共和黨内已經形成定鼎之勢。
拜登和特朗普
也就是說,如果拜登不出意外狀況,紐森也沒有突然宣布參選,那麼本屆美國大選基本上又是拜登與特朗普的對決,在這種情況下台積電就有了觀望的餘地,因為特朗普總是陰晴不定,萬一按計劃推進在美建廠工作,其上台後說不定會攪黃,是以需要用空間換觀望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積電宣布兩座在美工廠全部推遲量産時間,将會沖擊到拜登的連任計劃,由此可以預見,接下來拜登政府所采取的手段必然是持續施壓台積電,同時加強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的打壓力度。
台積電在美工廠
不過也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台積電赴美始終是美國對華封鎖打壓的一步棋,而台積電核心在于其掌握的生産資料和專業人員,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台積電赴美建廠本質上就是一個僞命題,美國隻需要掌握生産核心資料和專業人員,就能鞏固自己在半導體領域領先地位,至于廠子能不能建起來運作,根本無所謂。
而到目前為止,不少台積電辛苦培養的半導體專業人士都已經赴美,甚至其中不乏有人加入了英特爾,是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也有可能是台積電深知被美國掏空的結果,隻能用拖字訣延緩建廠速度,降低和減小自身損失。
拜登參觀台積電在美工廠
不管是哪種可能性,台積電其實都逃不出被出賣的命運,一方面美國打壓中國大陸的野心非常之大,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态度,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也不是為台灣地區利益考慮的政治勢力,隻會不斷出賣島内産業換取美國的保護承諾。
但民進黨不知道的是,台積電被美國掏空後他們也就失去了價值,遭到抛棄隻是時間上的問題,在此可以想想劉德音所說的“2027年或2028年”,是不是台積電在“以拖待變”,等着大陸在為其撐腰,對抗美國的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