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四十年,那些事,那些情

作者:大家有約

文/張紅專

從出生到現在,不覺中已在人世間度過了58個春夏秋冬。從18歲到58歲,在社會上奮鬥、拼搏40年,無數的痛苦與無奈,無數的追求與歡樂,伴着我從青年到壯年再逐漸到老年。這個過程如白駒過隙,所有的一切已成為昨天,可昨天又曆曆在目。總覺着自己還沒有長大,還有很多抱負和理想未能實作,可看看年邁的高堂,看看膝下長大的兒女,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

人生四十年,那些事,那些情

那時也曾風華正茂

從離開校門步入社會,先是在生産隊勞動,掙整勞動力一半的工分。整勞動力一天掙10分,我也就掙6分或7分,哪怕你和整勞力幹一樣多的活或出的力還多,隻因你年齡小、經驗少,生産隊長就是這樣規定的。後來又到臨沂縣公路局幹過一段時間的小工,先去費縣薛莊公社駐地收購劈柴,然後到涑河公社的中橋村收購石子。木柴是社員從山上挑下來,石子是社員用小鐵錘一錘一錘的砸出來。木柴過秤,石子堆好量方,這些原料拉到臨沂,修解放路西段也就是現在的九州商廈門前到臨西八路這段的柏油路。木柴用來燒化柏油塊,而石子是用來鋪路基。再後來又去了臨沂地區水泥廠當小工,每月掙37.5元的工錢,12元交生産隊買整勞力的工分,剩下的才是生活費和節餘。臨沂地區水泥廠現名沂州水泥集團,與我們家是有淵源的,它58年建廠時,我們村裡許多青年人到這裡當了勞工,其中,我大伯、父親、三叔全在這裡當勞工,後來我母親也來廠當了家屬工,三叔搞成的對象也在這個廠。62年下放勞工,我母親帶着很小的我,抱着剛出生不久的二弟,回到了自己的小山村。父親則入黨提幹,後來又轉成脫産幹部進了政府部門。我到水泥廠後,先在廠裡燒過石灰,後來燒大窯。那時候穿一身蘭粗布工作服,一雙翻毛的大頭牛皮鞋,帶着白色的大口罩,很有勞工階級的自豪感。記得我們的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姓劉,很能幹,也很嚴厲,容不得你有半點兒的馬虎和偷懶。上料,出料都是擰着勁的幹,天天汗流浃背。雖然當小工很難轉正,雖然和正式勞工不能平等,但一想到村裡的農民,掙一天的工分還不值5分錢,自己就很知足了。也就是在這裡幹臨時的一年間,有了第一次短暫的戀愛過程。可惜,因女方全家吃國庫糧,工農之間的鴻溝難以逾越,愛的火花隻一閃就讓殘酷無情的現實擊的粉碎。年末,我立志去當兵,回到老家報名,體檢合格,怎奈那個年代想當兵的人太多太多。我們村驗上了9人,隻要 4人,加上父親與大隊幹部的關系不和睦,當兵的願望再次破滅。因為這之前我已兩次驗過兵,卻都因是在校生年齡小而被攔下。這次沒當成,也隻有是哭的份了,人生真的很無奈。

沒當上兵,也沒再回水泥廠,恰逢管理區的通訊員被保送上大學,我有幸到管理區當上了通訊員。任務就是看電話總機,接電話轉電話,下通知,幫着郵電局的同志修電話線等。那時村裡家家戶戶有小喇叭要接通要維護,通訊員的任務還是很忙的。恰好這一年又是中國發生大事件的一年,老百姓稱為是天塌地陷。3月8日吉林市落下隕石,7月27日唐山大地震,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去世,7月6日朱總司令去世,9月9日偉大領袖毛主席去世。加上全民防震,我天天忙的團團轉,跟着上司參加動員會、追悼會,組織社員防震等等。也就在這一年冬季征兵時,村幹部同意我去當兵了,然而,天不遂人願,我體檢又沒合格,被淘汰下來,徹底破滅了一心想當兵的美夢。年底臨沂縣人民銀行破天荒的照顧老同志子女,招一批亦農亦工,因為父親已調到了那裡工作,我便有幸離開了農村,來到縣支行當了一名亦工亦農。入行後,先是幹儲蓄工作。78年春季大旱,也曾到學大寨工作組當成員,去梅家埠公社韓家埠村支援抗旱,再後來調到馬廠湖公社營業工作所從出納到會計 ,一幹就是12年,并在那裡結婚生子。那時亦工亦農是機關發工資,戶口不轉,賣周轉糧,每月扣一定的工資彙到生産隊,生産隊分糧食,我們在憑糧食部門發的糧油關系把生産隊分的糧食賣給當地糧管所。名曰賣周轉糧。這樣我們可憑着賣糧證明到糧管所支領糧票,再到機關食堂拿糧票換飯票。在鄉下人眼裡,我們登天了,在城裡人眼裡,我們依舊是低人一等的農業戶口,臨時工。是以,在入黨提幹等方面我們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加上食品、糧食、供銷等行業的逐年不景氣,辭退亦農亦工、亦農亦工永遠轉不了正的現實存在,使我們天天過着膽顫心驚的日子,做人的資格大大降低,在受歧、受打擊、受折磨的日子裡煎熬着自己的生命。

人生四十年,那些事,那些情

那時也曾躊躇滿志

因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鴻溝無法逾越,就連找對象也成了大難題,男的不轉正想找成個吃國庫糧的當對象在當年那是鳳毛麟角。為此,我曾經寫過一篇《那時不敢戀愛》的稿子發表在臨沂廣播電視報上,引起了好多同病相憐人的共鳴。當然有些人通過聯考等方式實作了鯉魚躍龍門,可像我們那個年齡段的人,上高中的本來就不多,又趕上文化大革命,又是農村的中學,學工、學農,停課鬧革命荒廢的學業太多了。77年恢複聯考,我們班54名畢業生隻有班長考上了山東中醫學院,他也是因畢業後當了代課老師,有了更多複習的機會才實作了華麗的轉身,第二年第三年也有考上大中專的,但大部分同學是沒有機會離開鄉村的。

1992年,在我們參加工作十六年之後,小臨沂市農業銀行班子大調整,新班子決定啟用一批優秀的亦工亦農人員來當主任,我才有幸得到了提拔。先是分管内勤的主任,再到主持工作的主任,這時才覺得自己有了些成就感。94年農業銀行與信用社分門辦公,我從基層調入聯社,任過秘書、辦公室主任、代理工會主席、業務部主任等職,最後一站是銀雀山信用社主任。2006年因身體原因請假休息,2009年内退。這期間從事金融工作的階段又經曆了亦工亦農全員轉合同制,從人民銀行分到農業銀行,從農業銀行分到信用社的幾次大變化,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業,沒有大喜大悲的過程,平平淡淡的用盡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人生四十年,那些事,那些情

如今依然踔厲奮發

内退後,能力所能及地幹些自己熟悉的工作,發揮着自身的才能與作用,圖一個歡樂祥和的氛圍。回想起步入社會的40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還是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成家立業,養兒育女,最最艱難、最最提心吊膽的日子漸漸遠行,幸福生活的指數有了很大的提升。自我滿足,勇敢地面對現實,這就是四十年奮鬥的曆程,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