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于客觀事實,研判2024年宏觀經濟

基于客觀事實,研判2024年宏觀經濟

基于客觀事實,研判2024年宏觀經濟

一個時代的宏大叙事背景,往往也取決于這個時代的一些真實且客觀的趨勢。

以過去四十多年的經驗為例,當時國内經濟騰飛高速發展,電視劇《繁花》裡面那個90年代朝氣蓬勃的上海金融證券市場,寶總、小甯波,這些鮮明且富有個人特征的個體戶,被深深打上時代的烙印。

他們勤奮、勇敢、敢闖、敢拼,還有一大批以汪小姐、玲子為榜樣的獨立女性意識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個體的夢想追逐,都必然依托于那樣一個無限可能的時代。

時代造就一批人追逐财富,也改變一批人對未來的樂觀看法。

正如牛津大學人類學教授項飙所說,“過去年輕人的整個生活都被這樣一種時代觀念所塑造:隻要你努力學習,那麼在努力後,就會有一份工作和高薪體面的生活在等着你。現在他們發現,這個時代觀念不再起作用了。”

時代叙事改變一代人的觀念,而觀念的改變又進一步影響個體的決策乃至行為,個體的決策改變進一步導緻宏觀經濟趨勢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反映在資料裡,就是增長或下跌,這些個體的觀念和行為,最終印證着未來宏觀經濟的趨勢性。

回望2023年,這一年是解封的第一年,也是許多經濟學家乃至企業高管認為會迎來經濟複蘇乃至報複性消費的一年,但回顧過去一年的經濟資料,我們發現理想中的報複性消費和經濟徹底複蘇并沒有到來。

取而代之的是經濟複蘇乏力且緩慢,消費的恢複也是高低起伏不定,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一個趨勢?

在我看來,過去一年中被提及最多的詞是結構性問題、系統性風險,這兩個詞彙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解釋了2023年宏觀經濟疲軟的本質原因。

結構和系統的風險,一個充滿不确定性的市場經濟之下,2024年,我們依然會面臨許多挑戰。

基于客觀事實,研判2024年宏觀經濟

01

就業和收入

2023年8月,大陸青年失業率高達20%以上,創下曆史新高,随後便沒有公布過青年失業率,但暫停公布并不意味着這個問題就不嚴重了。

真實的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就業決定着一個人當下的收入,以及對未來的樂觀預期,這也決定着人們的消費,一個人根據自己的收入高低和工作的穩定度,來控制自己的消費以及對娛樂的開支。

理論上,收入資料越好看,這說明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更為樂觀,那麼消費自然也就更好。

但過去一年時間裡,我們看到各大消費品市場都在打價格戰,從奶茶、咖啡、新能源汽車再到服裝等等,價格戰幾乎燒到了全行業,這背後直接原因其實就是消費低迷導緻的降價去庫存行為。

企業降價去庫存,對應的利潤率減少,那麼員工的薪資要麼降,要麼面臨被優化的局面,除此之外沒有第三條路。

年輕人的選擇也印證了這一點。

去年11月,300多萬人參加考公,這個數字打破記錄,考公意味着穩定和安全,但代價是喪失了可能性,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公,這說明年輕人對宏觀經濟的期望主體,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就業和收入的變化,一定會推動年輕人努力工作換來财富的夢想破滅,這不僅會帶來失望的情緒,甚至還有可能滋生一種幻滅感。

彭博社整理智聯招聘的資料計算得出,過去一年時間裡,大陸城市勞工的雇傭工資出現創紀錄的下降,公司為新員工提供的工資比一年前降低了1.3%。

基于客觀事實,研判2024年宏觀經濟

1.3%的薪資降幅,看起來似乎并不多,但從資料上來看,這是一個創紀錄的跌幅,這可能僅僅隻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除此之外,考慮到過去一年貨币的量化寬松,1.3%的薪資降幅,如果疊加貨币的放水,那麼實際的薪資跌幅,隻會更高。

這才是最要命的。

我們已經連續20個月M2的發行速度超過了兩位數,遠超GDP的名義增長率,表面上看起來是要刺激市場,實際卻并沒有起到刺激市場的作用,超發的貨币大部分轉化成了居民和企業儲蓄。

儲蓄率居高不下,變成了存在銀行裡不流動的資本,這對宏觀經濟的刺激作用是失效的,傳統的貨币理論刺激失效,這表明整個市場主體的信心,已經到了一個非常緊要的關頭。

就業難,收入一定會下滑,過去持續一年的價格戰,帶給消費者的不僅僅是低價的好處,對員工來說,商品價格的下跌,一定來自企業對各項成本的進一步壓縮,這其中就包括人力成本。

02

資産和債務

債務其實就是加的杠杆,在過去适當的杠杆可以提振效率,杠杆也就是借未來的錢來發展今天的經濟,但借杠杆也是有成本的,這其中就包括利息成本,是以杠杆也需要有一個合理的收益率。

而今天,随着市場的紅利被進一步釋放,這個時候不管是地方債務還是家庭、企業、房地産債務,越來越多的杠杆,也同樣考驗着未來的盈利能力。

2023年,地方發債93253億元,再度創下曆史新高,早幾年我們就在說去杠杆,但這東西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其中的難點就在于,上山容易下山難,發債是促進經濟增長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沒有之一。

另外,越來越多的地方債務,也讓地方不得不走上了借新債還舊債的道路,這也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基于客觀事實,研判2024年宏觀經濟

當然,地方的問題還不僅僅是債務,還有收入。

2023年,土地出讓金收入4.7萬億元,同比下滑15%;其中非城投拿地3萬億,比去年增加3256億;城投為1.7萬億,比去年減少1.17萬億,下滑高達39%。

這說明城投為地方土地财政托底已經愈發困難,是以接下來的問題是2024年地方的收入又該從哪裡找?

三萬多億的差額,如何填補,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地方的收入問題,過去最大的來源之一都是賣地,而去年整個房地産的行情并不好,這就導緻地方賣地收入大減,而過去的高支出也進一步透支了地方的現金流。

當然,房地産的下行還不僅僅影響地方的開支,也同樣決定着家庭消費的高低。

資産價格上漲或下跌,反映的是人們的消費預期,盡管很多人不會因為房價一漲就賣房,但資産價格上漲,的确可以給人帶來一種預期,即自己的财富增值,這是過去支撐人們消費的一個關鍵因素。

而今天房地産行業下行,資産價格開始下跌,這也讓許多中産家庭的資産縮水,進一步削弱了本就低迷的消費。

資産和債務問題,可大可小,往大了說,這是系統性風險,往小了說,這也抑制了一部分的消費需求。

今年的重點,不僅僅要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更重要的還在于,要充分釋放民營經濟的活性,增強整個宏觀經濟消費層面的信心和确定性。

03

全球化貿易

全球化同樣也是一個始終繞不過去的話題,全球化所代表的貿易和就業機會,一直以來都是拉動大陸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

但随着國際局勢的複雜,全球化從過去的市場為主導,變成了防範風險為主導,以美國為首的友岸外包,讓墨西哥成為了美國最大貿易夥伴,而我們則從第一跌出了前三的份額。

除此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供應鍊正在遷移,全球的投資也從國内轉移到了東南亞國家,這些新興市場隐隐有取代我們,成為全球風投新的聚集地。

這其中又以越南、印度為代表,吸引了一大批的國際資金和投資,試圖取代我們在世界工廠中的地位。

這當然不是一件好事,這幾年大陸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就是對内消費不足以支撐14億人口的就業,而對外又是全球化的轉移,訂單的下降,這些都進一步削弱了大陸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

而全球化其實就是打開國門,和全球做生意,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最大的生意夥伴都是歐美,他們的消費能力強,我們的制造業優勢也很明顯,雙方一拍即合,是雙赢的局面。

但今天則不同,今天的地緣風險取代了過去的市場,而這多少也會拖累我們的經濟增長和恢複。

基于客觀事實,研判2024年宏觀經濟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歐美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我們其實是找不出第二個替代歐美的消費市場的,但歐美卻可以找到很多替代我們的供應鍊市場。

全球化不會消失,隻會轉移。

東南亞的崛起就已經很好印證了這一點,而我們一代失去歐美這個最大的消費市場,我們的制造業所面臨的訂單衰減等問題,這個巨大的缺口如何填補,以及最終對就業市場造成的沖擊,也是2024年的一大問題。

新的一年,很多人都關心今年的宏觀經濟形勢會如何變化,就業會不會好轉,消費會不會好轉,賺錢還難不難。

從過去一年的經濟表現來看,2024年坦白說,依然會有很多困難在等着我們,這一年恐怕還會有更多人選擇考公,學曆的貶值依然會發生,内卷也同樣會繼續持續下去。

這些趨勢,最終可能也會繼續影響年輕人對這個社會的期望值發生變化,至于這會不會導緻類似日本低欲望社會的發酵,我們還未從得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對年輕人來說,他們可能需要做好準備去适應這樣一個變化,即過去的高增長和無限可能的時代,或許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它存在于《繁花》90年代的上海,存在于2010年的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之中,但對于2024年來說,新的機會正如過眼雲煙一般來得快也去得快。

正如過去的2023年,我們可能會想到淄博燒烤和新年伊始的哈爾濱旅遊熱,但這樣的效應和熱度,最終都會如過眼雲煙一般,來得快也去得快。

如何和這個時代共處?我想對企業和個人來說,我們最終都需要去适應,去降低我們對未來的期望值,去适應這個時代的變化,而不是等着這個時代來适應我們。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内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