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秦漢》

作者:考古研史

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大地錦繡河山,滋養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并以國家形态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

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由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文物局支援、SMG(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傾力打造,中國考古學泰鬥嚴文明擔任學術總顧問,8集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于12月9日在東方衛視、百視TV同步播出。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秦漢》

《何以中國》立項之初,國家文物局即牽頭組織了多輪選題論證、學術研判,在拍攝全程中給予堅強的政策支援和資源保障,并在紀錄片定稿和成片階段,悉心指導團隊完成了這部近年來中國考古類紀錄片中的扛鼎之作。

紀錄片分《秦漢》、《搖籃》、《星鬥》、《古國》、《擇中》、《殷商》、《家國》、《天下》8集,從邁向一體化的秦漢王朝講起,進而溯源至舊、新石器時代之交,見證中華大地的先民發展農業、定居社會、組成家庭、運作社會,建立早期信仰與文化審美,開始五湖四海間的交流,形成區域古國和早期文明,開啟夏商周的王朝時代,直至秦漢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偉大曆程,交出了一份宏大、深邃又生動的時代文化答卷。紀錄片入選中央宣傳部“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項目、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秦漢》

秦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漢化育民意,使統一成為中國人曆兩千年而不變的認同。在那個四方攸同的時代裡,人們在山河湖海間努力經營一生,慢慢壘就矗立曆史長河中的文明。

紀錄片首集《秦漢》,依托百年中國考古發現,從湖南裡耶古城遺址出土的秦代木方、渤海灣畔的秦代行宮遺址、秦直道遺址、漢代南越國宮苑遺址、海昏侯墓等曆史遺存中,解析史料、透物見人,解碼秦漢王朝統一的曆史程序,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的曆史答案。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秦漢》

安陸城外“睡虎地”四号墓裡的一封家書,讓人窺見20多個世紀之前,秦軍普通士兵黑夫和驚對家人的牽挂,又是戰争年代對統一與和平的向往。就在他們寫下家書的兩年後,公元前221年,秦掃六合,完成廣闊疆域的統一。在六國故地和秦都鹹陽所在的關中地區,大量鑲嵌秦诏版的銅權和鐵權出土,镌刻着秦統一度量衡的曆史。

時間繼續向前。使臣陸賈從長安出發,攜帶着漢朝預備封授給南越王的印绶,前往番禺,勸服南越王趙佗臣服漢室。今天位于廣州的南越國宮苑遺址,讓人得以想象華音宮畔的曲流石渠與波光粼粼的蕃池。在漢朝疆域的西邊,亘古不變的大漠風沙,記下漢張骞出使西域的足迹;镌刻着衛青、霍去病遠征漠北,封狼居胥的豪情壯志。一個曆史上的小人物,敦煌郡效谷縣懸泉置的啬夫弘,則在18年的迎來送往間,見證丞相史李尊護送複員的戍卒傳回原籍,也見證和親的解憂公主晚年從烏孫歸漢。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秦漢》

以時間為線索,首集《秦漢》以出土文物、考古遺址所反映的曆史樣貌為依托,從使臣、将軍、和親公主、普通士兵的不同視角及人物故事出發,講述秦漢大一統在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等各領域的實作。全集高屋建瓴、飽含深情,既有對王侯将相的描摹,也不乏對曆史中小人物的人文關懷;進而在講述秦漢宏大曆史程序的基礎上,勾勒出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在叙事及美學風格上,紀錄片一方面通過震撼又精緻的文物和遺址拍攝,展現出曆史細節的真實美感和生命力,另一方面通過情景再現的影視化呈現手段,還原曆史現場,打造别出心裁的視聽語言,讓曆史細節、曆史人物生動鮮活地出現在觀衆面前。紀錄片的每一個畫面都值得細細品讀。攝制組利用三維地圖,呈現了秦漢各階段的文化疆域版圖以及地理地貌特征,在考古發現的基礎上模拟還原了古代宮阙的面貌。蒙恬、劉邦、霍去病、衛青、劉賀、解憂公主等曆史人物形象,則參考了秦兵馬俑、漢畫像磚等衆多考古發現中的造型。就連南越宮苑中的梅花鹿、龜鼈,宮人清點從北邊移植過來的棗樹所結果實數量等一閃而過的影視畫面,也都有考古實證為依托。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秦漢》

統一而不斷強大的中國,從秦漢時代啟程,建構起多元一體的文明,持續發展至今。紀錄片以百年中國考古的豐碩成果為依托,以縱向時間為線索,追溯中華文明的根基、發源與早期形成和發展。正如中國考古學泰鬥嚴文明先生所說:所謂“何以中國”,即用考古實證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的曆程故事。

獨特的中華文明如何形成?秦漢之前是否有更早的中國雛形?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統是否可靠?中國文明五千年是否可信?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創新性地采用倒叙手法,從秦漢開始,溯及過往,追随考古學家的腳步,回答“何以中國”之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