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搖籃》

作者:考古研史

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由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文物局支援、上海廣播電視台傾力打造的8集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第二集《搖籃》于12月15日晚21:10在東方衛視、百視TV播出,愛奇藝、騰訊視訊、優酷、B站等網際網路平台同步播出。

百年來,依托一代代考古學家的努力,實證了中國一萬年的文化史。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天地間勠力生存。他們制造石器、傳遞火種、發展農業、埏埴陶器、建築屋舍,創造出适應自然環境的智慧結晶。他們一次次走向更遠的遠方,創生出中華文明的深固根系。如果說紀錄片首集《秦漢》為“序章”,第二集《搖籃》則将觀衆帶回數千年乃至萬年前先民所生活的時代,從定居與農耕文明起源的脈絡出發,展現文明誕生的“搖籃”。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搖籃》

6500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内蒙古高原擡升,形成了中國三級階梯式的基本地理格局。距今約二三百萬年前,直立人出現在東亞大陸,東方古人類繁衍生息、持續演化的故事拉開帷幕。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北京人、廣東馬壩人、廣西柳江人、山頂洞人……這些遠古祖先的遺骸化石,保留着中國古人類的顯著特征:頭骨正中的矢狀脊、突出的面部、高而前突的顴骨、闊鼻、鏟形上門齒、下颌的圓枕。

《搖籃》一集的開篇,展示了最新考古成果與最新科技應用。攝制組進入中國科學院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拍攝古DNA超淨室取樣過程。從距今約4萬年前的田園洞人腿骨上,古遺傳學家擷取中國第一例古人類古基因組,也是目前為止獲得的東亞最古老的人類基因組。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搖籃》

鬥轉星移間,距今約兩萬年前的仙人洞人找到了一處适宜居住的山洞。紀錄片運用影視化手段,将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人類生活展示在眼前:老人敲擊燧石砸出石片;女人用骨針縫補獸皮;族人收獲野生禾草,用骨魚杈捕魚,也捕撈河蚌和田螺;孩子們則在原野和林間操練着捕獵的技能。江西仙人洞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陶容器,外表面仍留存有煙炱與火燒的痕迹,考古學家據此推測這些陶器曾被用作炊具。

從穴居到定居、産生聚落,從采集漁獵到耕種,《搖籃》一集循着早期先民的足迹,遍訪内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湖南洪江高廟遺址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從天南地北的一個個考古現場,還原新石器時代南方、北方,或是丘陵、海邊等各種史前文化;也從先民的飲食起居、耕作生産、手工業器具的制作中,窺探中華大地文明的演進。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搖籃》

農業發展以及糧食擷取方式的多元化,代表着早期物質文明的一大進步。中國南方的稻作種植曆史,可追溯至約萬年前的上山文化。浙江浦江上山遺址461号灰坑中,曾發現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炭化稻種子。北方的先民飲食,則以粟和黍為主,都在中國傳統的“五谷”之列。北京門頭溝的東胡林遺址中,發現了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炭化粟粒。當南方先民在定居地修建起幹欄式房屋之時,北方先民也出現了早期定居聚落——河北尚義四台遺址發現成排半地穴式房址,距今一萬年左右。定居生活方式的出現,成為旱作農業在北方地區起源發展的重要條件。

如果說炭化的谷物,是先民物質生活的象征;那些充滿原始藝術氣息的陶器、骨器、玉玦等,抑或是特殊的葬儀,則是先民精神生活的寫照。紀錄片精彩呈現了并不為人熟知的考古發現,如湖南洪江出土的高廟文化白陶器,其上經常出現鳳鳥、獸面、天梯等形象,展現出早期先民對自然和生命的禮敬。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搖籃》

又如内蒙古敖漢旗的興隆窪遺址,是北方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文化之一。影視再現時,興隆窪的客人上臂佩有蚌飾,這是參考白音長汗遺址出土文物進行複原的。片中的興隆窪首領,原型為興隆窪遺址118号大墓的墓主人,手腕部位有蚌殼類裝飾品。

《搖籃》一集以影視複原的半坡村落結尾。位于陝西省西安市浐河東岸的半坡遺址,屬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在這個被複原的半坡村落中,攝制組搭建了北方半地穴的房屋,有大有小、有方有圓,樣式不一。畫面中出現的陶器,均按半坡類型的陶器複原,包括最著名的人面魚紋盆。在飲食上,小米粥是當時人們的主食;同時據考古發現,已有被馴化的豬骨的痕迹,是以畫面上的半坡村落,族人正在分食一頭被炙烤的整豬。有趣的是,攝制組還特意在畫面中加了一隻狗,因為此時的人類已經完成了對狗的馴化。

​紀錄片《何以中國》之《搖籃》

中華文明延綿不絕地發展,各地從文明搖籃期開始的多元特色,漸漸在文明演進中走向一體化,但在一體的格局中,又始終保持着多元的活躍性。

自立項之初,國家文物局即牽頭組織了多輪選題論證、學術研讨,在拍攝全程中給予堅強的政策支援和資源保障,并在紀錄片定稿和成片階段,悉心指導團隊緊扣主題、把握細節。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新聞中心主任金瑞國曾策劃在故宮舉行、口碑和流量極佳的“何以中國”大展,此後又與紀錄片《何以中國》結緣,作為本片總監制。在他看來,“何以中國”俨然是超級IP,關乎中華文明如何從涓涓細流到江河彙流,“我們想要探尋的是浸入血脈、不曾嬗變的中華文明特質和中華民族精神,從中找到我們之是以為‘中國人’的文化基因,這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