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機是買大記憶體手機,還是小記憶體手機呢?大記憶體手機價格貴,但使用流暢,比如iPhone15ProMax的1TB版本,價格昂貴,高達13000元,但iPhone15ProMax用起來非常絲滑,讓人賞心悅目。
小記憶體手機價格便宜,用起來卡頓,讓人很是無奈。不過小記憶體手機價格便宜,比如紅米12C的4+64GB版本,其售價僅為599元,不到iPhone15ProMax的1/20。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都2024年了,買手機是買大記憶體手機,還是小記憶體手機呢?下面我們簡單的分析這個問題,有失偏頗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正。
一,什麼是運作記憶體和機身存儲
通俗的講,手機記憶體包括運作記憶體和存儲記憶體。其中運作記憶體手機運作APP過程中産生資料的臨時存放低地點。運作記憶體越大,手機在運作APP的時候就越流暢,手機發生卡頓的機率就越低。
而存儲記憶體是手機的“倉庫”,存放手機的各項資料。這些資料包括手機使用過程中産生的垃圾資料、緩存資料、安裝包,下載下傳的音樂、電影、圖檔等。
簡而言之,運作記憶體就像手機的“輪子”,輪子越多,手機就跑的越快。而機身存儲記憶體就像手機的跑道,跑道越寬敞,手機就跑的越快。
由此可見,運作記憶體和機身記憶體越大,使用者的體驗就越好。如此看來,多花點錢買大記憶體手機也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二,對于一般人而言,256GB機身已經夠用,512GB、1TB有些性能過剩了
那麼機身存儲選多少GB合适呢?8年前,128GB機身存儲是旗艦機的旗艦版本,而到了8年後,128GB卻成了千元機的标準版。
很顯然,随着app資料量的增加,緩存資料的提升,128GB已經很難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此時,256GB就成為很多手機存儲的基礎版本。
包括華為mate60系列、小米14系列榮耀GT系列的标準版本機身存儲都是256GB。由此可見,買手機買機身存儲為256GB應該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當然了,如果你是重度手機使用者,或者喜歡玩遊戲,那麼購買512GB機身存儲版本也不是不可以。隻不過256GB版本和512GB版本價格相差較大,差價在1000元—2000元不等,比如華為mate60系列和iPhone15系列的256GB、512GB就超過了1000元。
至于1TB機身存儲記憶體就顯得有些土豪了,如果沒有專業需求,我并不建議大家購買1TB版本。
當然了,機身存儲還有一個比較大的争議,那就是大部分手機支援機身存儲拓展,是以機身存儲記憶體顯得有些忽悠人,這也是很多用過記憶體拓展使用者不願意購買大機身存儲的原因。
三,目前手機的标準記憶體是8GB,16GB、24GB記憶體也逐漸進入人們視野
相較于機身存儲記憶體,我認為運作記憶體更為重要。究其原因,運作記憶體是APP在運作過程存放資料的地方,它時時刻刻和APP相關鍵,決定了APP運作流暢與否。
那麼運作記憶體選擇多大為好呢?在這裡我們以安卓手機為例。由于安卓手機存在“假背景”的現象,是以當使用者運作新APP的時候,上一個APP仍然占據運作記憶體空間,這就導緻手機的運作記憶體空間不足。
一旦手機運作記憶體空間不足,那麼手機就會出現卡頓情況,影響使用者的使用體驗。那麼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提升手機的運作記憶體大小。
看到這裡,大家心裡對8GB、12GB、16GB、24GB運作記憶體有了一個大緻的了解。
四,總結
買手機該怎麼選擇記憶體呢?懂手機的人都這樣買。如果不是重度遊戲愛好者,對手機依賴不嚴重的人,那麼建議大家最好選擇256GB。當然了,如果你預算充足,購買512GB和1TB版本也未嘗不可。
如果你的手機是安卓手機,并且喜歡頻繁的開啟背景,開啟背景數量超過30個,那麼建議大家購買16GB以上運作記憶體。而對于一般使用者而言,連續開啟30個背景、并且不清理背景的情況很少見,是以理論上16GB能滿足絕大多數使用者需求。
至于24GB隻是錦上添花,如果手機廠商做活動、或者預算充足,使用者可以購買24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