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作者:南柯紀實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文/南柯紀實

編輯/南柯紀實

<<·——前言——·>>

電影是一門高度依賴觀衆的藝術,而接受美學則指出,在藝術創作中,接受方的能動作用和主體意識是不可低估的。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作為美國科幻電影扛鼎之作的《星際迷航》系列電影自問世以來,經久不衰,豐富了數代觀衆的内心世界,啟發着觀衆的創造性思維。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反之,觀衆的需求和審美偏好也影響着《星際迷航》系列電影的創作。以“接受美學”這一視角來審視《星際迷航》,有助于我們打開對這一系列電影的了解的新局面。

<<·——視野下的懷舊感——·>>

以期待視野來看當觀衆觀看一部電影時,觀衆本身的經驗與記憶都會參與到他的觀影活動之中。這種經驗與記憶既有可能來自于電影,也有可能來自于觀衆個人的生活體驗。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它們共同推動觀衆進入到一種獨一無二的情感狀态之中,進而對電影産生期待。

《星際迷航》系列電影脫胎于《星際迷航》電視劇,而電視劇最早便是誕生于1966年到1969年的長達79集的《星際迷航:原初系列》。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就大衆文化的流行趨勢而言,魔幻、奇幻等内容開始崛起,而科幻題材盡管在市場被壓縮的情況下依然活躍在大銀幕上,也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是硬科幻題材正在發生悄然轉向。

硬科幻往往聚焦于最前沿的科學發展成果,這導緻了生物與 IT 技術成為了電影新的焦點。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星際迷航》這部電影保持了可觀的票房成績,這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說,是與電影最大限度地滿足觀衆的需要有關的。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新一代《星際迷航》電影的主創都很清楚,當電影被歸類為“懷舊”題材時,就索性挖掘出電影足以使觀衆找回失落的記憶、久違的激動的特質,在擴大市場影響力之前,先確定以情懷綁定部分潛在的觀衆。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尤其是當這一系列以多達12部組成時,對于傳統的堅守就顯得更為必要了。這種對“Trekkies”的迎合主要展現在兩個方面。

探索是《星際迷航》永恒不變的主題,這是《星際迷航》能成為史詩級作品的關鍵因素。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主人公乘坐的星艦進取号便是那種令人心潮澎湃的探索欲和冒險精神的直接展現,且電影有意使進取号的全稱 USS Enterprise,恰好與美國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和航天飛機同名。

這背後的大國沙文主義和民族自豪感,被時代過濾掉之後留下的是極具雄性精神的,對探索未知領域的鼓舞感。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又如每部電影都保留了電視劇中固有的一句話:“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進取号的航程。它繼續的任務,是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找尋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探索新邊疆,開拓未知領域這一行為本身是超越了戰争與和平、侵略或結盟等人類行為而存在的,無論是絲路時代、大航海時代亦或是航天航空時代,探險精神都普遍存在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推進器。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其次就是在各種細節和情節上對舊版的“緻敬”。例如,在《星際旋行2:暗黑無界》中,柯克船長面臨着一個兩難的抉擇或是拯救史波克的性命,或是在尼比魯星人的面前暴露進取号,違反不用先進文明來幹預其他種族的最高指導原則。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這時,高度理智的史波克說:“多數人的需求大于少數人的需求。”

言下之意是希望柯克放棄他。這句台詞顯然是在向《星際旅行2:可汗之怒》緻敬,在這部電影中史波克兩度說出這句台詞。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而不出觀衆所料,更加情感用事的柯克還是違背最高指導原則來拯救史波克。這裡則是對《星際旅行4:搶救未來》的一次重複。

<<·——新的美學意義——·>>

《星際迷航》系列電影在硬科幻方面設計得極為詳細,然而在人物的設定上卻是保留了未定性的,這些一直吸引着曆代觀衆發揮想象,補充着整個《星際迷航》的世界觀。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如柯克、史波克和麥考伊這個三人組,一般被解讀為意志、理性以及感性的代表。

柯克是擁有決策權的艦長,史波克因為其瓦肯人的血統而負責團隊的邏輯思考和資訊分析,麥考伊作為醫生則有着對他人的同情與關切、愛護。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三人的精誠合作代表了人最強大的一面,但從史波克也多次被人類的情感所幹擾來看,這一解讀又未必是全面的。

又如“四大護法”,斯科特被認為代表英國人,烏呼拉則代表了非裔,蘇魯是亞裔诃夫則代表了俄人而柯克和麥考伊又分别代表了美國人中的北方人和南方人。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對美國觀衆來說,這些人物在進取号上的彙集代表了美國人心目中的世界大融合。但是對于中國觀衆來說,電影中的這一層社會意義又未必能被領悟到。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對于觀看英劇《神探夏洛克》、美劇《生活大爆炸》的觀衆來說,他們又能對《暗黑無界》中的人物有新的想象,如史波克可以被認為是置于另一個時空的“謝耳朵”,而反派人物約翰·哈裡森則是“卷福”的陰暗面。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這樣一來,人物的冷峻、不通人情等特征就有了新的美學意義,而沒有看過上述兩劇的觀衆則不會被激發出這樣的了解。

<<·——“消費時代”中的特技——·>>

從由羅伯特·懷斯執導的《星際迷航1:無限太空》問世至今,《星際迷航》系列電影走過的将近40年光陰,正是電影特效技術飛速發展的近40年。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盡管人們普遍認為,由特技運用而開啟電影的視覺奇觀時代當屬執導《星球大戰》的喬治·盧卡斯居功至偉,但《星際迷航》的第一部電影也不可忽視。

《星際迷航1:無限太空》當年便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視覺效果與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在緊随奇觀化的潮流,盡可能地消除現實世界與虛拟世界之間的界限這一點上,《星際迷航》系列電影是始終沒有落後的。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特技運用也是《星際迷航》系列電影得以在消費時代屹立不倒的原因。從接受這一行為發生的前提上來說目前視覺效果已成觀衆接受一部電影的重要考量名額。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電影本身就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希區柯克曾經指出,抛開電影的主題以及演員的表演,純粹的視覺效果便能喚起觀衆強烈的情感。

何況在衆多娛樂方式已經唾手可得的今天,大銀幕是否具有無可取代的優勢似乎很大程度上便在于能否給予觀衆一個渾然忘我的環境,利用畫面刺激并抓住觀衆的眼球這是促使觀衆。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作為接受者而言,決定是否要為一部電影走入電影院的關鍵因素。

在科幻電影中,給予觀衆新鮮的、陌生的、迥異于現實世界的景象更為重要,缺少了視覺奇觀,觀衆驚顫刺激這種特殊的愉悅體驗便無從談起。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傳播和接受是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概念,二者互相影響,觀衆在接受中形成并提高了對奇觀的需求,電影創作者也會以觀衆的這種審美傾向來決定自己的傳播方式。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是以,自梅裡埃的《月球旅行記》開始,涉足于科幻題材的導演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在預算範圍内盡可能地将特技的力量發揮到極緻。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這也是為何盧卡斯甯可打亂叙事順序,也要先拍攝《星球大戰4:新的希望》的緣故。

在整個接受行為中,奇觀化的、破舊立新的畫面也是關系着觀衆審美評價的重要一環。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結語——·>>

從對《星際迷航》系列電影的分析不難看出,觀衆的觀看,對觀衆回報的預設等對于創作一部電影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接受美學并不僅僅是一個幫助我們了解《星際迷航》主題。

同時讓我們了解電影長期保持生機勃勃的視角,同時也是幫助電影人創造更多富有活力的科幻電影,改進不合時宜的電影創作方式的理論範疇。

《星際迷航》:探讨人類所未知的邊界,“接受美學”與科技的糾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