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島内大選前,美三号人物突然見賴清德心腹,并承諾挺台,我方回應

據環球網報道,“台灣駐美代表”9日同美國衆議長約翰遜會見,有記者10日就此進行提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就此指出,美方相關議員應基于“一中原則”及中美建交基礎檔案慎重對涉台問題進行處理。應終止進行官方往來動作,終止向“台獨”傳遞錯誤信号,不得介入島内2024選舉事務。毛甯強調,民進黨挾洋自重、倚美謀獨的行徑将以失敗收場。

約翰遜是美國政壇第三号人物,接任此前遭彈劾的麥卡錫任衆議長一職。其與所謂“台灣駐美代表”會見,有着明顯的鼓動“台獨”意味。在島内選舉還有3天迎來終局之際,賴清德為代表的民進黨能夠利用其掌握的輿論工具做文章,向綠營群體灌輸資訊。台媒披露,蕭美琴返台搭檔賴清德參加選舉後,島内駐美代表一職由俞大㵢接任,其于去年12月中旬赴美,作為賴清德的心腹在美活動。在今年1月9日拜會約翰遜并與其會談,會談時長約為半個小時。約翰遜向媒體做出多項涉台表态,聲稱美國同台灣島内群眾站在一起,這對全球及美國而言均是關鍵事項。

島内大選前,美三号人物突然見賴清德心腹,并承諾挺台,我方回應

約翰遜聲稱,美國尋求輔助台灣對大陸實施吓阻,尋求繼續強化美台關系。約翰遜作為美國衆議長,其言論很大程度上代表美國。過去一年半來,引發解放軍三次封島戰備演練的事件分别為,美國前衆議長佩洛西竄訪島内、前衆議長麥卡錫會見“過境”竄美的蔡英文、賴清德“過境”竄美。接任衆議長一職不久的約翰遜,應當吸取其前任教訓。如果繼續不知收斂以至于越界,是要承擔後果的。中美建交以來,美國明面上、文字上支援“一中原則”,實際動作上扶持“台獨”,奉行通過在台海及周邊海域軍事存在拿捏、威脅中國的政策。

言語上認可“一中原則”,實際動作上為“台獨”營造各類空間。美國是台灣地區剩餘所謂邦交國的主要支撐,美國驅動西方多國政客竄台,擴大賴清德等人的“台獨”念想。美國向台灣地區輸送軍火,人為加劇“台獨”勢力抗拒統一的能力。

島内大選前,美三号人物突然見賴清德心腹,并承諾挺台,我方回應

島内選舉将終局之際,美國接連進行以模糊化表态為“台獨”站台的動作。美日韓召開印太對話會議,會議後的聲明幹涉台海局勢。美國衆議長會見民進黨在美人員,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揚言大陸收台時日本應支援台灣地區作戰。

這些相關論調,是島内“台獨”勢力可以進行加工用以穩固綠營支援率基本盤的素材。要阻斷“台獨”與外部幹涉勾連的路徑,切入點有三。一,相關外部幹涉的言語、動作之是以能發揮對“台獨”的鼓動作用,原因并不在于其言語、動作本身。而在于相關外部幹涉仍具有較大的國力存量,仍具有讓“台獨”引以為恃的資質。也是以,對“台獨”勢力倚外謀獨動作釜底抽薪的行動在于,促進中國引領正在發生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促進中國國力增量累加超出美日等外部幹涉方,增大中國自身的“重量”,使相關方越發缺乏入局台海的資質。

島内大選前,美三号人物突然見賴清德心腹,并承諾挺台,我方回應

二,加大對“台獨”勢力存量的直接打擊。大陸正逐漸取消ECFA紅利,持續增強台海周邊戰備,持續崩塌“台獨”基本盤。當下賴侯之争選情焦灼,也同時顯示着島内形勢在同2016年-2022年8月前“台獨”猖獗的時期做告别。三,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吸引越來越多島内群眾在陸落戶安家,實質進行統一工作。

美方應明白,其進行所謂“挺台”既是在将“台獨”勢力架在火上烤,也是在害美。美方越在台灣問題上與華針鋒相對,越加大中方推進多邊時局到來的勢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