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财經記者 管亞楠
最近,A股上市公司陸續公布2023年業績預告。
據同花順iFinD資料統計,截至1月10日19時,A股共有98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超八成公司業績預喜,其中20家上市公司預計全年歸母淨利潤同比翻倍。從2023年歸母淨利潤預告中值來看,貴州茅台、格力電器、立訊精密、中遠海控盈利均超百億。
從行業來看,業績預喜的公司多集中于消費電子、醫藥生物、汽車及食品飲料四大行業。值得注意的是,A股華為概念股表現不俗,16家相關上市公司中業績預喜者占約87.5%,其中淨利潤漲幅超60%的達43.7%。
98家披露年報預告,超八成淨利潤預增
整體來看,截至1月10日19時,98家A股上市企業披露2023年度業績預告,81家預計實作淨利潤超1億元,占比達82.7%。其中,連續兩年淨利潤超過50億元的有4家,分别是貴州茅台、立訊精密、格力電器、中遠海控。
20家預告淨利潤超100%上市公司(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去年集裝箱航運業運輸需求走弱、運力供給上升、地緣局勢緊張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運價水準較去年顯著下降,中遠海控雖取得約238.59億元淨利潤,但對比去年1097億元的淨利潤,業績同比下降約78.25%。而從目前公布的業績預告來看,貴州茅台一塵絕迹,預計淨利潤最高,淨利潤中值約735億元。
扭虧是觀察企業發展邏輯轉變的重要視窗,目前共有7家企業扭虧為盈,分别是康泰生物、銀禧科技、鴻博股份、杭州高新、哈投股份、深桑達A及超圖軟體。其中GIS領軍企業超圖軟體2023年預計實作營業收入19億~20億元,同比上升19.07%~25.34%;實作淨利潤1.8億~2.3億元,同比增長153.15%~167.92%;毛利率從2022年的46.54%預計提高至50%~60%。整體而言,2023年公司穩步推進傳統主業,發力第二成長曲線,戰略布局成效顯著,不僅在2023年取得了優異的業績,也為後續的發展積蓄了動能。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樣扭虧為盈的銀禧科技,根據公司公告顯示,其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2021年實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2023年因未達到業績考核目标,股權激勵費用較去年同期減少6253萬元,在此刺激下其淨利潤變動中值達624.50%。
把目光聚集在山東,截至1月10日,共有5家上市魯企公布2022年業績預告,其中僅1家“預增”、3家“預降”、1家“大幅下降”,成績不甚理想。
其中,來自山東棗莊的泰和科技去年業績慘遭滑鐵盧,呈現出大幅下降之勢,預計2023年淨利潤1.35億元~1.65億元,同比下降58.5%~66.05%。對比四家未能報喜的上市魯企發現,淨利潤未能持續上升除去因激烈的市場競争及售價随原材料采購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外,還因與下行的地産行業依賴度較高所緻。
華為概念股領銜上演“狂飙”
去年以來,由于華為手機以及汽車問界的出圈爆火,華為相關概念股也随之成為A股市場上最受人青睐的闆塊。圍繞着華為手機、華為汽車的上下遊産業鍊,被帶漲的股票多達幾百隻,本次業績“劇透”也不例外,在目前公布的16家相關上市公司中業績預喜者占約87.5%,其中淨利潤漲幅超60%的達43.7%。
以2023年上半年剛成為華為、小鵬汽車等知名品牌供應商的恒銘達為例,公司主要産品為消費電子結構件及消費電子功能性器件,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電腦、VRAR、智能可穿戴裝置等。2023年公司淨利2.8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45.05%~55.41%。與此同時,風口财經注意到單從第四季度來看,恒銘達預計實作歸母淨利潤0.85億元~1.05億元,同比預計增長107%~155%。
在創下2023年三季度淨利潤新高後,恒銘達在第四季度加速将商業版圖擴充至新能源和通信等創新領域以打造惠州恒銘達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恒銘達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曾表示。“公司正在進行的募投項目,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公司生産能力的增長和釋放。”據公告披露,恒銘達預計達産年新增新能源與通信等領域産品約441萬件/套,新增銷售收入約26億元,毛利額約為4.9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恒銘達股權激勵股權激勵解鎖以2022年歸母淨利潤為基準,公司未來三年淨利潤CAGR(年均複合增長率)将達到53.64%。
與隻有49家上市公司入選的果鍊相比,華為概念股則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甚至演化出不少“绯聞股”,也炒出了“潑天富貴”。
比如神州泰嶽披露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3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盈利8.3億元~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17%~71.62%。公告一經釋出,神州泰嶽次日上午盤中一度上漲超過6%。
神州泰嶽2023年第三季度财報(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但仔細翻閱神州泰嶽2023年第三季度财報發現,公司遊戲業務貢獻收入占比超80%,而能與華為概念相關的ICT營運業務占比微乎其微。除此之外,公司營銷費用極高,在2023年前三季度已高達11.13億元,幾乎占營業收入30%左右。
消費強勢複蘇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消費提振年的202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2%;1-11月份,商品零售380460億元,同比增長5.9%。
消費的強勢回暖迹象同樣直接展現在了本次業績預告中。從目前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大消費行業表現很是亮眼。燕京啤酒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63.22%~94.44%;鹽津鋪子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65.84%~69.16%。就連一直掙紮在虧損泥濘中的服裝行業,也再度迎來生機,2023年度太平鳥實作淨利潤由虧轉盈,高達4.15億元左右,同比2023年預計增長125%左右,由2022年度的-0.27億元增至2023年度的2.75億元。
太平鳥K線走勢圖,1月9日-10日已連續兩天漲停(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傳統消費外,還湧現出了新消費亮點,比如健康消費及寵物消費等。比如,保健品行業龍頭湯臣倍健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作淨利潤15.94億元~18.71億元,同比增長15%~35%。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2024年A股盈利增速将實作弱改善。2023年四季度進一步展現積極信号,将托底2024年經濟表現。配合PPI同比底部回暖背景,A股盈利大機率已處于弱複蘇通道。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