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及“富貴病”,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三高”這個術語,它指的是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然而,近些年來,這個病症群中又增加了一個新成員,被普遍稱作“第四高”的高尿酸血症。關于高尿酸血症,流傳着各種說法,比如“尿酸高會導緻痛風”或“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不能食用海鮮”。這些觀點在社會上廣泛傳播,但它們的準确性和科學性仍需進一步探讨和驗證。
尿酸高的人多吃這七種蔬菜,不妨試一試。
冬瓜:富含水分,有助于增加排尿,進而促進體内尿酸的排除。作為低嘌呤、堿性食品,冬瓜适宜尿酸水準較高的人群食用。
芹菜:通常被認為有助于控制血壓,但它同樣對降低尿酸也有幫助。芹菜的這種雙重作用使其成為健康飲食的佳選。
白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加速身體毒素的排出,還能抑制酸性物質的生成,是維持健康平衡的優質蔬菜。
苋菜:口感佳,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等功效,有助于促進腸道排便,進而輔助排出體内不良物質。
玉米:尤其是玉米須,其泌尿作用明顯,可通過煮水飲用來增加排尿量,助力尿酸排洩。
黃瓜:作為一種堿性食物,黃瓜可以中和尿液中的酸性物質。它還具有利尿功能,平時多食用可以助力排除體内尿酸和毒素,緩解痛風症狀。
苦瓜:嘌呤含量極低,對于尿酸水準較高的人來說,是理想的食物選擇。
痛風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呢?
在管理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時,"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是關鍵。這一政策旨在降低尿酸水準并減輕痛風症狀,同時促進整體健康。以下是具體建議:
低嘌呤飲食:選擇低嘌呤或無嘌呤食物,可以有效減少體内尿酸的生成。嘌呤豐富的食物,如某些肉類和海鮮,應盡量避免。
低熱量攝入:維持健康體重至關重要,因為超重或肥胖是痛風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通過控制熱量攝入,可以幫助減少體重,進而減輕關節負擔,并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低脂低鹽飲食:限制脂肪和鹽分的攝入對心血管健康有益,尤其是對于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等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高水攝入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每天至少喝足2000毫升的水。這有助于稀釋血液中的尿酸,并促進其通過尿液排出。
此外,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也很重要。尤其在痛風發作期間,由于消化系統功能降低,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可能導緻消化不良。同時,應避免飲酒和大量攝入海鮮,因為這些食物可能會刺激身體,加劇痛風症狀。
大部分高尿酸都是“吃”出來的!
根據現代醫學的了解,尿酸主要是嘌呤代謝的結果。嘌呤分為兩類:一類是體内自行合成的,稱為内源性嘌呤,占體内嘌呤總量的大約80%;另一類則來自我們攝取的食物,被稱為外源性嘌呤,約占20%。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細胞快速增長(如在惡性良性腫瘤情況下)或大量細胞損傷(比如燒傷或外傷),内源性嘌呤的釋放會增加。這種增加會導緻血液中尿酸水準上升。另一方面,盡管外源性嘌呤在總量中所占比例較小,研究表明,過量攝入外源性嘌呤是大陸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提示我們在日常飲食中需要注意嘌呤的攝入量,以維持健康的尿酸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