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差距擴大至9萬億美元,GDP追不上美國了?

差距擴大至9萬億美元,GDP追不上美國了?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陸經濟增速明明高于美國,可GDP差距卻在擴大。2021年,中美兩國GDP差距縮小到5.77萬億美元,但2022年卻擴大至7.74萬億美元,這一年大陸GDP增速為3%,美國為2.2%。

2023年差距進一步拉大,前三季度,大陸GDP同比增長5.2%,美國同比增長2.5%,大陸增速是美國的2倍多,兩國GDP相差了7.1萬億美元,如果再算上第四季度,全年GDP差距預計超過9萬億美元。

差距擴大至9萬億美元,GDP追不上美國了?

為什麼會這樣?先說2022年,美國在大規模印鈔中,推高了通脹,全年CPI上漲8%,創40年新高,而大陸CPI漲幅才2%。正所謂“增速不夠,通脹來湊”,美國實際增速雖然隻有2.2%,但名義增速卻高達10.7%,這就大幅推高了美國的名義GDP。

2023年,大陸增速大幅領先于美國,GDP差距卻擴大了,一方面是美國雖然通過加息措施,将CPI拉下來了,但仍然在3%以上,通脹依舊存在。另一方面是美元升值,2023年人民币貶值了4.55%,是以換算成美元,大陸GDP反而低了。

如果隻是因為CPI和匯率,導緻GDP差距拉大,那還沒什麼。畢竟CPI會恢複正常,匯率也是波動的,在2023年末,人民币就已經開始反彈了,預計2024年還會繼續升值。匯率一變,差距不就縮小了嗎?

但是,美國為了保持領先,動不動就修改GDP統計方法,以此來增加GDP總量。比如2023年上半年,美國通過調整核算規則,将GDP向上拔高了1225億美元。而在2022年三四月份,也修改了一次。

美國在GDP統計上,搞了一系列花式操作。将在家炒菜做飯、掃地拖地、除草這些所謂的家庭生産也納入GDP。

更早之前,還将律師費、二手車交易,老百姓自建房、醫療費用,律師費、監獄費用、毒品交易等等統統算進GDP,光是醫療費用一項就增加了4萬億美元。

在統計資料上還經常出錯,比如1月5日,美國公布去年12月的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1.6萬人,同時,将去年10月原本增加15萬人下調至10萬人,足足少了5萬人,11月從增加20萬人下調至17萬人。真的是把統計資料當兒戲,有點真實的資料嗎?

差距擴大至9萬億美元,GDP追不上美國了?

除了在資料上動手腳,美國還喜歡搞輿論戰。前幾年,大陸經濟資料比較好,美國、英國、日本的各種機構就預測中國GDP将超過美國,最快的說到了2028年。真的是捧上天,似乎特别看好大陸的經濟發展。

然而,這兩年受疫情影響,稍微有點放緩,就開始唱衰了。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這家機構,之前預測是2028年,後來又預測中國永遠無法超越美國了,真的跟鬧着玩似的。

差距擴大至9萬億美元,GDP追不上美國了?
差距擴大至9萬億美元,GDP追不上美國了?

再看美國CNN這家媒體,明明知道2023年大陸能夠完成5%的增長目标,它卻釋出了一篇名為《中國經濟經曆了悲慘的一年》的文章,真的是睜眼說瞎話,它還預測從2024年開始,大陸經濟增長率會持續回落,到2028年逐漸下降至3.5%。

從2023年以來,唱衰的聲音不絕于耳,先是拉高增長預期,然後以“不及市場預期”為由進行抹黑做局,由此來打擊國内外對中國經濟和中國發展的信心,可以說是居心險惡。

其實,你會發現一直是西方搞這個預測,那個預測,我們一直是專注于自己的發展,從未定什麼時間表,國内的民間機構也幾乎沒有預測什麼時候超過美國。

差距擴大至9萬億美元,GDP追不上美國了?

實際上,按照平價購買力計算,中國早都超過美國了,連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都說過。你說外資不來了就不來了嗎?咋了?人均GDP1.2萬多美元的14億人口市場,還沒有2000多美元的市場有吸引力嗎?你說不買了不就買了嗎?人均效率極高,物美價廉的商品不要,反而要去買更貴的嗎?

有些優勢不是說那麼容易被取代的,過去的第二大經濟體,都離美國很遠,而如今的第二大經濟體,完全不一樣,誰也無法阻擋它前進的步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