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學生喊“時間管理大師”,29歲博導如何花百萬“年終獎”

作者:紫牛新聞

視訊加載中...

和ChatGPT和通義千問的對話中,蘇俊問了他們一個同樣的問題。“一個科學家的固有形象是什麼?”他們給出了相似的回答,“白大褂、近視眼鏡、性格古怪、頭發有些蓬亂”等。當然大模型也特地強調了,這些隻是“刻闆印象”,并不反映現實中科學家的真實形象。

出現在1月8日達摩院青橙學者分享會上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獨立研究員蘇俊依舊頂着惹眼的一頭金發。自由随性的發色、輕松潮流的穿搭和熱情愛笑的性格,是他出圈的标簽。蘇俊的小紅書賬号是“染金發博導”,他也經常分享一些科研和日常生活片段,科研之餘他還熱愛動漫和偶像劇,真人秀,不少網友都留言表示希望“求導兒收留”。蘇俊坦言染頭發是“随心情”,同時也希望給實驗室帶來年輕活力的氛圍。他最近還表示計劃換一個粉色發色。

被學生喊“時間管理大師”,29歲博導如何花百萬“年終獎”

學生說他是“時間管理大師”

最近出圈的蘇俊是此次青橙獎首位香港籍得主。令人好奇,既玩轉時尚會生活,又做好學術,如何做到?“我的學生經常說我是時間管理大師。”蘇俊告訴記者,“我一天下來的日程,大部分時間都投放在科研上面。但是做科研,尤其我們做生物實驗的,實驗和實驗之間會有很多等待的時間,例如說有15分鐘培養的時間。這就是我用來回電郵,刷小紅書的時間。一天下來,我都是把這些小的空缺時間利用起來。晚上更把時間多留給自己反思一天工作,後面的實驗還可以怎麼改進。是以我覺得工作和生活不一定有沖突,隻是看你怎樣把時間擠出來。”

蘇俊28歲時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是目前北生所最年輕的研究員。大部分科研人員28歲仍在博士研究所學生階段,而蘇俊在28歲時已經結束了三年的博士後研究,去年成功入選 “MIT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當年最年輕的入選者。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平均入職年齡大約在38歲上下,蘇俊的科研獨立提前了将近10年,“有了更多的時間我希望比其他人都走得更遠”,蘇俊說。

蘇俊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早期的胚胎發育。在生殖中心裡面其實有高達一半的試管胚胎會發生發育停滞。這部分的胚胎已經完成了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但在分裂成可植入子宮的階段前停止了發育,在臨床上隻能被丢棄。“是以我們希望找到發育停滞的機制并開發出有效的防治手段,提高胚胎的發育效率。相關成果落地可以應用到生殖中心去,減少女性在輔助生殖過程中需要經曆的周期數。”

在當代社會中,獨身主義和丁克占比越來越大。但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面臨着生育困境,“想生而不能生”。最新資料表明,高達20%到40%的人類卵子存在染色體數目異常。同時随着當代年輕人婚育年齡的不斷增加,在過去20年間,不孕不育率已經從3%增加到了約20%,這意味着每5對夫妻中就有1對存在着生育問題。

分享會現場,蘇俊也被問及,對于大齡女性的生殖健康有什麼建議?蘇俊表示,“這可能是很多事業較好的女性比較關注的問題,我們目前對于卵子的老化和品質下降也沒有實際的解決辦法。我當初做這個研究就是想設計一個方案,能夠改善無論是年輕還是高齡女性卵子品質。要說實際建議的話,不如趁年輕,盡快去把卵子冷凍起來。因為目前并沒有手段可以逆轉或者修補年齡帶來的問題,是以,還是先凍下來,等事業成熟了再解凍,這是比高齡時再去進行試管治療更為有效的手段。”

被學生喊“時間管理大師”,29歲博導如何花百萬“年終獎”

人生的重要選擇離不開女性的指引

“對于我來說,我是覺得自己是非常的幸運。”在被問到為何選擇女性生殖健康這個領域方向,蘇俊反複提及自己的幸運。

蘇俊的媽媽在40+的高齡生下了他。蘇俊的“關鍵時刻”總少不了兩位女性導師的助力,女性的光輝和不易,這讓蘇俊更希望為女性群體多出一份力。從高中引導他進入生物領域,又在大學期間一路提攜他的導師,再到德國求學科研路上導師的不吝指教。蘇俊在高中時就認識了大學指導老師,當時他參與香港中文大學的暑期項目,在她的實驗室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實習。當蘇俊第一次在顯微鏡下看到活的幹細胞時,“感覺整個人被感染到”,對生物學的熱愛仿佛在那一刻被徹底激發。

在導師的幫助下,大學期間,蘇俊完成了六次“輪轉”,利用寒暑假時間進入到不同高校或研究所的實驗室。在香港中文大學、上海複旦大學、哈佛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他接觸了病毒生物化學、肝癌轉移機制、RNA剪切和調控、艾滋病病毒免疫治療等不同方向領域,進一步明确了日後的研究方向。大四時,他已經成為進實驗室時間最久,涉獵的技術最廣泛的學生,甚至開始幫導師“帶博士生”。

大學畢業後,導師還助力蘇俊成功申請到德國哥廷根大學生物學(生物及複雜系統實體)博士。三年紮實的實驗室經驗,廣泛的交叉項目輪轉以及優秀的學術論文發表,讓蘇俊被破格錄取。蘇俊僅用一年多的時間便成功完成課題,剛好趕在畢業節點之前釋出了論文,最終順利拿到最優等博士學位和完成獎學金對賭。博士畢業後蘇俊再次獲香港裘槎基金會的獎學金,繼續留在導師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工作。

2020年左右疫情暴發,合作的生殖中心提供的人類樣品數量銳減。蘇俊的導師為了讓他繼續課題研究,奔波于歐洲各國,幫蘇俊争取到了凍存的人類卵子,在2022年順利結束課題。在蘇俊面臨重大人生決策的時刻,這位女性導師幫他分析利弊,最終推動蘇俊選擇了回到祖國懷抱。

被學生喊“時間管理大師”,29歲博導如何花百萬“年終獎”

坦言自己也曾是“學渣”

蘇俊目前是清華大學的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在帶的5個博士生和他基本上都是90後,不像一般的實驗室走師兄師姐制度,也不用“老闆”或者“老師”來稱呼,而是直接用英文名Nick。大家可以一起做實驗,一起追番,一起染發,有着令人羨慕的科研氛圍;值得一提的是,在蘇俊實驗室,在新人加入之前,他們都會進行一次民主投票,蘇俊本人也隻擁有一票投票權,他希望朝夕相處的夥伴是大家喜愛和認可的。

采訪中,蘇俊坦言自己高中前曾是“學渣”,國中時因為實體成績不好,綜合分被嚴重拉低,導緻“科學”時常不及格。老師曾對蘇俊直言“科學太差”,被勸誡“不建議學理科”。香港的“科學”學科類似于大陸的“理綜”,也由實體、生物、化學組合,但蘇俊因為喜歡生物和化學課,最終仍選擇了理科。

不同于一般的父母,早些時候蘇俊的爸爸媽媽其實并不希望他成為一個“科學家”。可能是香港得天獨厚的商業化氛圍,蘇俊的父母更希望他從商超過成為一個醫生。聯考放榜時蘇俊背着爸媽偷偷把志願從醫學改成“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那一刻他也明白大學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用要靠自己自力更生,好在足夠優異的聯考成績讓他可以先踏進來再想辦法。蘇俊在大學期間一路披荊斬棘,獲得了各項獎學金和不同基金會的支援,讓他能底氣十足繼續科學生涯。

百萬獎金将用于購買顯微鏡

關于為什麼申報青橙獎,蘇俊在采訪中表示“年輕的科學家确實亟需國家的人才項目和民間的獎項資金支援。青橙獎的特别之處在于它除了提供正常的獎金獎勵,還有達摩院科研團隊的資源支援。”

蘇俊實驗室目前在實驗的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顯微成像資料,每個人類胚胎5天拍攝下來大概會産生1TB的資料,人工提取到的資訊有限且效率極低,如果能夠得到達摩院醫療AI實驗室的幫助,通過AI和樣本處理進行有效的結合和應用,蘇俊實驗室的分析效能将大大提升。

顯微鏡是蘇俊這些年的研究工作中最常打交道的工具,但是動辄數百萬的儀器裝置,更換一件零部件的成本也并不低。目前實驗室裡有很多顯微鏡都是通過蘇俊個人的人才項目經費采購的。蘇俊表示,自己時常會在閑魚上淘一些二手鏡頭和配件動手改良自己的顯微鏡裝置。官方管道要20多萬的鏡頭,在閑魚花2萬就能購入。豐富的使用經驗讓他可以從視訊照片中判斷鏡頭的完整性,哪怕有些不是全新但隻要不影響使用就行。這是個人能力範圍内可以負擔,也是成本效益極高的采購方式了。

對于此次獲得的青橙獎百萬獎金如何支配,蘇俊笑說,計劃為實驗室再添一台顯微鏡,推進七色以上的長期活細胞成像方法開發。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杭州報道

校對 李海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