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銷卷吐了?騰訊笑了

作者:半佛仙人本仙人
營銷卷吐了?騰訊笑了

1

現在很多平台喜歡卷創新,一提營銷就是各種新概念。

品牌做營銷,也喜歡放着現成的玩法不用,刻意選那些之前沒試過的。

看起來是很勤奮啊,但其實這些人才是最【偷懶】的。

為什麼喜歡創新,因為新東西做錯了也可以沒人背鍋,有問題的是新玩法,不是執行的人。

這叫,創新的代價嘛。

萬一走狗屎運出成績了,欸,那就是自己的功勞了。

明知道離開了舒适區到處都是雷,還要肉身沖沖沖。

指望力大磚飛+瞎貓碰上死耗子,這不叫創新,叫【雞賊】。

大哥,你這是能埋頭瞎沖的嗎?

你知不知道創新是要付出試錯成本的?

如果沒成本就能找對新路徑,那個不叫創新,叫預言家,你要是有這本事還幹什麼營銷,全人類都得把你供起來。

過去你手裡有錢心裡有底,就算這麼玩了也沒事,但現在還是能瞎折騰的時候嗎?

現在該想的,是【如何保命】。

以很多品牌現在這個半死不活的樣子,壓根就沒資格試錯。

你仔細想想你自己的情況,你還錯得起嗎?

真的,你别整天想什麼創新了,再創新下去你下個月房貸都沒了。

整天瞎折騰創新,不就是【不自信】和【想甩鍋】嗎?

你就不怕把最後一口氣都給甩沒咯?

别到時候新方法是找出來了,你同僚也都離職光了,公司也沒了,你自己也要卷鋪蓋走人了。

說白了,營銷已經沒了任何華而不實的餘地,更容不得半點浪費。

你手上的每一分錢,都要花對地方。

2

營銷行業看起來很務虛,其實是最實際的,一切都要拿結果說話。

你創新也好,不創新也罷,歸根究底都要為效果服務。

如果一個營銷創新沒有結果,花了錢但最後沒有帶來更好的銷量,那就是在騙錢,在拿同僚的工位開玩笑。

結果往往是創新沒創到,反而把品牌自己給創死了。

想整個大的,最後拉了個大的,給大夥兒都看樂了。

當然了,你可能也覺得委屈——

我又不是得了什麼不創新會死綜合征,這不是因為到處都那麼卷,老辦法賺不到錢相當于慢性自殺,想着能不能找出一條新路來嘛。

說到這裡,事情就卡住了。

創新了大機率馬上暴死,不創新早晚得死。

但,真的無解嗎?

說穿了,解法其實也很簡單。

舒适區沒了,你不會給自己再造一個舒适區嗎?

現在最穩的政策,就是把過去成功過的政策,在過去沒做過的平台,對着過去沒覆寫到的人群,重新再做一遍。

對,不要總想着搞不一樣的所謂創新,你應該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一招鮮就是能吃遍天。

既然你的方法已經驗證過了沒問題,換個還不卷的、起碼你還沒有卷過的平台再做一遍,風險是最低的,收益也是最高的。

你連操作流程都不需要換,很多時候就是動動手指改個平台的事兒,就又回到了舒适區。

這也是一種創新,隻不過新的不是營銷方法,而是新平台,新地方和新人群。

這種創新,才是低成本、可驗證,有确定性的。

也是能保命的。

3

但問題來了,新概念、新方法還可以糊弄一下,新平台要咋變出來?

要知道,早在前幾年大家就已經把所有能卷的網際網路平台都試過了。

現在這都2024年了,營銷行業哪兒還有藍海啊。

欸,巧了。

藍海這個東西,是會自己長出來的。

騰訊生态,就是一個值得所有品牌都去嘗試的藍海。

你可能會覺得我在胡說八道,誰還沒投放過騰訊生态啊,你跟我說這是藍海?

呵呵,你仿佛在逗我笑。

但,這就是事情最有趣的地方。

就算你投放過騰訊生态,它對你來說也是一個新平台。

因為它自己更新了。

某種意義上,騰訊生态其實是個剛剛形成的【新生态】。

視訊号是近一年才開始商業化的吧?

這就是一個剛建設好的流量場景,有一大堆值得挖掘的新機會。

還有企業微信,雖然很多品牌已經拿企業微信做了好幾年私域了,但過去一年裡它的各種AI能力和資料能力也都是全新的。

你可能早就對騰訊生态玩得很熟了,但你未必熟悉更新後的騰訊生态。

前幾年還沒形成生态閉環的騰訊生态,和今天已經打通了全域經營、幾乎重構了一個嶄新網際網路商業生态的騰訊生态,是兩碼事。

一個最簡單的變化就是,很多以前在騰訊生态裡不好使甚至是根本用不了的模式和玩法,現在可以用了。

這就是品牌的新機會所在,你有什麼在别的地方已經驗證過的打法,都應該趕緊來騰訊生态再做一遍。

騰訊生态都已經自己把自己變成了藍海,你要是還不來挖掘藍海紅利,那你是真對不起自己,對不起你岌岌可危的同僚。

這種感覺就差不多你拼盡全力考上一個211,但你的母校憑借自己的努力卷成了985。

你的最優解,就是在所有需要驗證學曆的場合都去再驗證一遍。

不一定會是以有什麼機遇,但萬一有,你就賺大了。

4

最近的2024騰訊智慧營銷峰會,騰訊廣告講了一下騰訊生态的新形态。

我看了一下,跟《數位寶貝》裡的超進化似的,确實猛得不行:

整個騰訊生态已經由點及線到網,将各種能力統合起來,形成了一張全域經營之網。

而且這個生态是【包容性】的,甭管你是什麼階段、什麼體量的企業,都能在騰訊生态中找到适配自己的一席之地。

你不需要跟别人搶破頭,就能享受到騰訊生态的紅利。

在這個峰會上,騰訊廣告還新釋出了兩個産品,一個是基于科學營銷體系,能輔助客戶完成營銷決策、度量營銷效果的【騰訊廣告如翼】,一個是建構于混元大模型上的一站式AI廣告創意平台【騰訊廣告妙思】。

關鍵是,它沒有跟你講虛的。

人家是真重視實效的,而且是【三效】一起:

在騰訊生态裡做全域經營,嘗試過去驗證過的營銷方法和生意模式,你可以靠全域達成【效果】提升;

乘着平台的各種新産品,你又可以通過技術驅動實作【效率】提升;

在這個新生态裡可以說到處都是流量機會,你還可以借助生态釋放的新機會完成【效能】提升。

而這三效的提升,又建立在整個騰訊生态四大能力的基礎上。

其一,是【豐富交易能力】,讓營銷的【銷】字真的能落在銷量上。

你在騰訊生态做營銷,不隻是投廣告,更是在直接做交易。

過去你想在騰訊生态做好交易,是很考驗品牌自身能力的。

但在有了視訊号小店以後,騰訊生态其實就已經完善了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交易支撐。

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甚至隻是剛開始創業的【個體戶】,都可以實作0門檻開播+快速成交。

不光門檻低,視訊号做交易的上限也非常高。

很多品牌現在都把視訊号直播+視訊号小店玩出花來了,肯德基之前在視訊号搞【跨時空運動會】,就輕松實作了600萬+的直播GMV和5+的廣告ROI峰值。

而且在騰訊生态做【交易】,代表的不隻是賣貨,更是一條完整的經營鍊路。

PC時代的品牌官網隻能建在網頁上,無論是平時通路還是使用功能都很不友善,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小程式成為了品牌官網的新載體。

成交之後怎麼留住使用者,吸引複購?

答案就是用小程式為使用者提供後續服務,甚至是在小程式上做各種活動。

這種模式更簡單,也更便捷,這就是品牌在這個時代經營使用者資産的新機會。

如果要精細化深耕私域使用者,企業微信就是長效獲客的版本答案。

用企微做使用者,某種意義上還是對線索經營的一種革新,是在讓線索回歸為人。

借助企業微信,品牌可以和顧客以及潛在顧客建立起穩定的長期關系,這就是長效成交的起點。

而且無論是觸點鍊路、使用者溝通還是産品工具,企業微信都已經做得非常成熟了。

現在各行各業的頭部品牌很多都在拿企微做私域,從汽車到家居到教育乃至房産,都是适用的,這東西确實百搭且好使。

其二,是【發展營銷科學】,讓營銷從開盲盒變成數學題,每道題都有精準的解法。

營銷當然應該是一種科學,以前很多人把營銷弄成玄學和經驗主義,本質上就是菜。

沒有足夠豐富的資料案例積累,也沒有得到驗證的行業方法論,可不就隻能半蒙半猜嘛。

但現在這些東西騰訊生态裡都有,甚至還有能把營銷科學普惠到每一個品牌的具體産品【騰訊廣告如翼】。

你隻需要會用它的各子產品功能,就能得到整個生态的科學賦能。

所謂【紅利】,莫過于此。

其三,是強化工業智能,從投放到創意到診斷都實作工業化。

過去營銷行業是個手工業,高度依賴熟練的從業者和人腦硬憋創意。

但時代是會進步的,基于大模型疊代的騰訊廣告投放平台上的廣告投放、創意生産、以及診斷能力目前都做到智能化,就是在領着整個營銷行業搞【工業革命】。

不光是投放流程和結果診斷,現在配合上AIGC,就連曾經最讓營銷人頭疼的想創意,都可以AI規模化生成了。

這是技術進步的順風船,你隻要及時上船,就已經領先了同行好幾個身位。

其四,是放大品牌效應,幫品牌商家達成從品到效的多元訴求。

能做到這一點,離不開騰訊生态的全域觸點互聯、多元場景融通和足夠豐富的優質IP内容。

這些東西的背後,是一整個龐大生态的積累和整合。

5

上面說的這些,全都是騰訊生态的【基建】。

其實騰訊生态也沒什麼厲害的,做不到逆天改命,不可能讓商家躺着賺錢,該出的成本還是要出。

但它厲害就厲害在把基建全給你做好了,你可以随便複用自己之前驗證過的方法。

其他運氣問題和主觀因素暫且不說,起碼在騰訊生态這一塊兒,不會因為基建不足給你拖後腿。

這就已經是所有企業不可思議和夢寐以求的事情了,哪怕是付成本都會搶着付的那種。

因為你知道你花這個錢,是奔着出成果去的。

你不是在賭命,不是在踩坑。

你的成本是實打實的營銷成本,而不是天知道啥時候能收回來的試錯成本。

其實通常來說,即使是已經驗證過的方法也不能跨平台亂用,畢竟每個平台的基建情況不一樣,正确的方法不一定就能得到正确的結果。

你在遍布24小時便利店的國内大城市可以放心的半夜三點隻帶個手機就出門,你要是換到某些地方還這麼幹那就是準備上演真人版絕地求生。

但把基建做到極緻完善後,騰訊生态可以支援你把過去的方法論【平移】。

你在這裡用任何一種正确的方法,都能收獲正确的結果。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紅利】。

所有平台和所有模式都有短暫的紅利期,大家為什麼一直那麼累那麼卷,不就是為了追這個轉瞬即逝的紅利麼?

但騰訊生态的紅利,和傳統意義上的流量紅利期是不一樣的。

它的紅利,來源于完善的基建和生态協同,以及由此帶來的經營轉化效率提升。

這些東西隻要有了那就是有了,不會随着時間推移被活生生卷沒。

這種紅利,才是更靠譜也更長久的。

6

過去所有自稱打通了全域經營的玩法,其實都是有缺陷的。

因為所謂私域,必然離不開微信和企業微信,不然根本沒法沉澱客戶。

而這兩個産品,都是騰訊系。

如果連騰訊生态都還沒有準備好,其他地方就更不可能了。

時至今日,騰訊生态終于做好了一切基建,還有了大模型、投放平台和AIGC的新技術加持。

從案例、方法、産品到工具全都齊全了,而營銷方法你也已經在很多平台都試過錯,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玩法了。

剛好又有了全新的、充滿機會的騰訊生态。

這就相當于,給了品牌一次【重活一世】的機會。

要是還活不出個人樣來,那就真的沒辦法了。

但至少你得試一試,才能不留遺憾。

所有的營銷玩法,都可以拿出來,在騰訊生态中再做一次。

這不僅僅是給騰訊生态一個機會,更是在給自己一個機會。

想想你的工作,事業,生活你沒得選了。

别搞什麼花裡胡哨的東西浪費時間了,現在确定性裡面掘一桶金再說吧。

現在,就要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