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是否也曾堅持自己的夢想,為之拼搏奮鬥過?當年的寶總就是這樣一個上進心極強的年輕人。
但是,最終他還是失敗且身敗名裂了。
這其中必定蘊含着我們可以借鑒的啟示。
那麼,上海灘這位傳奇大亨的創業興衰史,到底經曆了怎樣的人生跌宕?
他又犯下了哪些緻命錯誤?讓我們來一起揭開這段跌宕起伏的創業歲月。
頭頂藍天,心甯氣和:追夢少年寶總迎來人生轉機
1990年代初,正值改革開放的東風吹拂,上海這座繁華都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在這“時代趕考”的背景下,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彙聚上海,希望在這裡發展事業,實作理想。
其中,一位名叫寶總的青年尤為引人注目。
寶總原本是老家一個小縣城裡的普通人,過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他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家境并不寬裕。
小時候的寶總性格活潑開朗,成績優異,深受老師喜愛。
鄉親們都說他前途無量,指望他長大後考大學,到城裡去發展。
然而由于家庭的經濟條件所限,寶總上了高中後就不得不辍學,幫補家用。
在老家,寶總嘗試過很多工作。
他做過搬磚勞工、做過送貨司機,但都不是長久之計,毫無前景可言。
寶總渴望改變現狀,走出老家這個小縣城,到大城市闖一番事業。
每當他無意中瞥見雜志上上海的繁華畫面,香港的摩天大樓,就無法抑制内心膨脹的向往。
這一天,寶總突然聽說,有個上海商人要來他們縣城投資一個化工項目,需招聘大批勞工。
寶總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跑去應聘。
投資商就是後來的爺叔,寶總憑借積極主動的态度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被聘為該項目的一名普工。
一年後,化工項目完工。
正當所有人都做好回歸原本生活的準備時,寶總鼓起全部勇氣,請求爺叔給自己一個在上海工作的機會。
也許是他眼中透着的野心和決心打動了爺叔,亦或是爺叔看中了他的潛力,總之,爺叔答應讓寶總跟着自己去上海闖一闖。
當寶總第一次走出火車站,迎面而來的高樓大廈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讓一向勇往直前的他都有些不知所措。
和他幻想的一樣,上海果然是個物華天寶、機遇無限的地方,同時也讓他看到了自己與這個陌生都市之間的距離。
一時間,五味雜陳。
剛到上海時的寶總,對這座現代都市充滿向往與憧憬。
然而很快現實就向他潑來了一盆冷水——上海并不是他夢想的彩虹天堂,而是一個競争激烈的現實社會。
寶總原以為自己會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誰知道卻隻能幹些低微的雜活兒。
由于本地戶口的關系,寶總很難拿到正式工的職位,更不用說買房置業了。
更糟糕的是,寶總根本沒有自己的住房,隻能寄人籬下。
于是他隻能租住在市郊的破舊木屋裡。
寶總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四處打聽購房的消息。
但是,一個外地人想在上海買房,比登天還難。
有好幾次寶總看中房源都因各種原因黃了,讓他倍感挫折。
為了能在上海立足生存,他不得不拼命工作賺錢,每天擠在破舊的木闆房住着,過着不堪入目的窮日子。
面對如此艱難的環境,有幾次寶總都想放棄,回老家去。
但每次他都能堅持住,因為他知道,上海正處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期,自己絕不能在這個時候不退縮。
這段時間,正好是上海灘建設的黃金年代。
随着浦東的開發,很多大企業紛紛來上海設廠、開廠、建廠。
因為有了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人力資源,浦東造就了無數上海新财閥。
寶總眼巴巴地看着周圍的人都在這個風口浪尖撈到金錢和成功,自己卻始終無法翻身。
這讓他感到萬分焦灼。
正當他孤苦無依,前途茫茫時,一段宿緣偶然闖入了他的世界。
當年投資老家項目的爺叔,此時已經成為上海灘一位頗有威望的商界大亨,再次與寶總相遇了。
蜜裡調油,揮金如土:敗家寶總揚名立萬,一飛沖天
這一次重逢,寶總鼓起勇氣去拜訪了爺叔,并訴說了自己在上海的困境。
或許是命中注定,爺叔不忍心看這個小夥子過着水深火熱的生活,決定收他為門下,讓他在自己公司裡開始創業。
起初,寶總在爺叔的百貨公司裡隻是個普通職員。
但是他勤奮好學,業務能力出衆,很快就得到上級賞識。
通過幾年的努力,寶總逐漸升到了分公司的總經理位置,開始獨當一面,負整個分公司的盈利。
在這個崗位上,寶總得以全面運用自己的商業頭腦,他頻繁開拓新客戶,大膽試行新模式,很快就使得分公司的利潤翻了一番。
寶總開始小有名氣,在公司内部也混得風生水起。
三年後,寶總在爺叔的百貨公司積累了充足的人脈和資金實力。
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可以自主創業了。
于是他毅然決定向爺叔辭職,在浦東建立自己的公司。
爺叔對寶總這位得意門生寄予厚望,他不僅全力支援寶總的創業決定,還給了他最嶄新的經營理念作為指導,并提供了第一桶金作為啟動資金。
在爺叔的巨大幫助下,寶總很快就在浦東開辦了一家服裝進出口貿易公司。
憑借着過硬的商業頭腦和豐富的人脈資源,寶總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訂單不斷。
作為90年代的上海市民,大家還記得寶總推出的那條牛仔褲有多火爆。
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穿着它,成為當時的流行标志。
寶總抓住機遇,占領市場,初期投資很快就全部賺回。
沒過幾年,公司的規模已經成長為上海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寶總也在上海灘揚名立萬,成為新一代的億萬富豪。
記者采訪過寶總在黃浦江邊的豪宅,足足有5層樓高,院子裡還停了好幾輛豪車。
這在當時絕對屬于腰纏萬貫的大富豪配置。
在事業達到頂峰後,寶總生活得非常奢靡。
整日裡他會開着跑車上街購物或與朋友聚會。
寶總鑲滿鑽戒的手在上海最高檔的酒店與名流歡聚,說笑間不吝金錢。
為了顯示自己的奢華品位與地位,他毫不吝啬地撒錢、鋪張浪費,仿佛鈔票對他來說不值一提。
而那個剛來滬時無依無靠的寶總,已經完全抛諸腦後,取而代之的是大搖大擺的二代吊絲作風。
這時的寶總,已經完全把從前的艱辛狀況抛諸腦後,過上了王子般的生活。
背信棄義,心灰意懶:高枕無憂寶總斷情義,斷送骨肉情
如果說寶總最初的成功多虧爺叔這位恩人的一臂之力,那麼後來的種種作為,卻令這位恩人深感失望。
起初,爺叔對寶總這位得意門生寄予厚望,将他視為己出,一直栽培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
爺叔将畢生的人脈資源和商業理念傳授給寶總,沒留一點保留。
而外界經常猜測,寶總就是爺叔唯一的私生子,不然他不可能對這個小夥子如此器重。
然而随着寶總事業的增長,他對師父爺叔的敬重之心也在減弱。
為人師表多年的爺叔,好像變成了自己事業路上的絆腳石。
尤其是爺叔經常對寶總的損友們指指點點,讓寶總很不滿。
“我現在是老大了,憑什麼還要聽他的!”寶總在心裡暗暗較着勁。
可正是在爺叔的關照下,寶總把握住市場先機,搶占浦東地産,完成新一輪高速擴張。
寶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如果沒有爺叔的基業和資助,自己根本走不到今天。
最讓爺叔痛心的是,寶總居然為了一個生意,明目張膽地背叛了恩師。
那是一單大額的牛仔褲采購訂單。
本來這單生意基本上已經由爺叔聯系好,準備給寶總公司。
這次訂單對于寶總新一季的銷售目标至關重要。
而爺叔也正是希望通過這個訂單,再次考驗寶總的執行力。
但一個名叫汪小姐的女商人在半路殺出,不惜高價收購了這批貨。
據說,汪小姐臨時加價足足高出市場價20%。
這樣的條件,任誰都無法拒絕。
而這位汪小姐,正是寶總前女友。
原來,此前寶總和汪小姐的感情甚笃,兩人險些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好景不長,兩人最終因家世懸殊而分手收場。
這次重逢,汪小姐想在感情上打敗寶總,以事業上的成功來證明自己。
寶總也許是出于報複心理,在爺叔不知情的情況下暗中幫助汪小姐,使她輕松拿下了這單大單。
其實,他自己也很清楚這會對公司的銷售計劃造成多大打擊。
但是,面對前女友,寶總丢掉了理智,隻想着報複。
爺叔失望之餘,更是怒火中燒。
他找寶總質問,寶總卻理直氣壯,心安理得。
“這才是商場上的生意規則!”寶總義正詞嚴地反駁爺叔的指責。
爺叔一陣恍然大悟:我當年收下你這個徒弟,可真是瞎了眼睛!
我将你視為親人,你卻踐踏我們的情分。
從今往後,你我沒光!” 說罷,爺叔摔門而去,再無音訊。
從那以後,爺叔再也不去關心寶總的事業起落,獨自隐居到鄉村修身養性去了。
而因失去恩師指點,寶總的生意最終在股市中失敗,公司破産倒閉。
一場夢,終究還是醒了。
寶總走上高峰的同時,汪小姐走向低谷。
她拿下大單後大手一揮,投入巨資成立了自己的貿易公司。
但由于能力所限,加上寶總不再提供幫助,她的公司很快虧損累累,瀕臨破産。
其實,當初寶總給汪小姐出謀劃策隻是一時興起,後來公司自己的大單都接不過來,哪還有心思顧及汪小姐。
汪小姐一個女流之輩,想在上海灘立足太難。
她把寶總的甜言蜜語當真,才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此時此刻,汪小姐身敗名裂,被迫将公司清盤。
她一個人蹲在空蕩蕩的辦公室,淚水汪汪。
這時,她的老朋友魏總找上門來,請求汪小姐嫁給自己。
魏總追求汪小姐已久,但一直沒能打動她的心。
現在眼見汪小姐從雲端跌落塵埃,魏總不禁心疼。
他主動提出用自己的财産來幫汪小姐渡過難關,但唯一的條件就是成為他的新娘。
起初,汪小姐萬分不願意接受魏總的好意。
在她心中,魏總這個男人太過庸碌,不夠魄力。
而她自己也有不少優越感,認為魏總配不上自己。
但是現實無情,她已經一無所有,隻能勉強點頭答應下來。
就這樣,原本隻是一心撲在事業上的汪小姐,因為創業的失敗而放下身段,嫁給了相親相愛的男友魏總。
婚後,她過上了小資産階級的平淡生活。
雖然魏總對她照顧有加,但她心中始終忘不了從商帶來的激情與刺激。
至于寶總,他的生意帝國在股災中轟然倒塌。
曾經的上海首富一下子跌落到破産邊緣,不但豪宅、跑車都被收歸國有,還欠下了巨額外債。
寶總再也無力在灘上撒錢顯闊,隻能灰溜溜地躲着債主,過上了艱苦卻低調的生活。
一場大夢醒來,寶總明白了很多道理。
如果沒有當初爺叔對自己的栽培,就沒有後來的商業王國。
自己得志後竟然還背叛恩師,簡直是昏了頭。
現在想要再啟航已經來不及了,隻能在痛定思痛中繼續活下去。
或許兒女情長更比不上骨肉情深。
我們在追逐事業成功的同時,更不應該丢掉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那些來之不易的感情,才是人生的真谛所在。
結語:
寶總的創業故事中蘊含的啟示尤為深刻。
我們在為理想奮鬥的時候,不要被成功沖昏了頭腦,要時刻保持謙卑、仁愛之心。
首先,我們要感恩助我們成長的人。
比如寶總要感激爺叔給予的幫助,不能忘恩負義。
其次,我們更要保持高尚的商業道德。
背信棄義終将自食其果,切不可為利益妥協底線。
再次,我們還需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态。
萬一失敗,也不要垂頭喪氣,仍要堅持初心,重新出發。
最後,别忘了珍惜您身邊的人。
也許正是這些普通不過的感情,讓我們的生命變得完整有意義。
我們都在時間的流水中不斷前行,期待每個人都能守住自己的本心,活出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