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是否也曾坚持自己的梦想,为之拼搏奋斗过?当年的宝总就是这样一个上进心极强的年轻人。
但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且身败名裂了。
这其中必定蕴含着我们可以借鉴的启示。
那么,上海滩这位传奇大亨的创业兴衰史,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跌宕?
他又犯下了哪些致命错误?让我们来一起揭开这段跌宕起伏的创业岁月。
头顶蓝天,心宁气和:追梦少年宝总迎来人生转机
199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上海这座繁华都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时代赶考”的背景下,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汇聚上海,希望在这里发展事业,实现理想。
其中,一位名叫宝总的青年尤为引人注目。
宝总原本是老家一个小县城里的普通人,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他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家境并不宽裕。
小时候的宝总性格活泼开朗,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乡亲们都说他前途无量,指望他长大后考大学,到城里去发展。
然而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所限,宝总上了高中后就不得不辍学,帮补家用。
在老家,宝总尝试过很多工作。
他做过搬砖工人、做过送货司机,但都不是长久之计,毫无前景可言。
宝总渴望改变现状,走出老家这个小县城,到大城市闯一番事业。
每当他无意中瞥见杂志上上海的繁华画面,香港的摩天大楼,就无法抑制内心膨胀的向往。
这一天,宝总突然听说,有个上海商人要来他们县城投资一个化工项目,需招聘大批工人。
宝总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跑去应聘。
投资商就是后来的爷叔,宝总凭借积极主动的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被聘为该项目的一名普工。
一年后,化工项目完工。
正当所有人都做好回归原本生活的准备时,宝总鼓起全部勇气,请求爷叔给自己一个在上海工作的机会。
也许是他眼中透着的野心和决心打动了爷叔,亦或是爷叔看中了他的潜力,总之,爷叔答应让宝总跟着自己去上海闯一闯。
当宝总第一次走出火车站,迎面而来的高楼大厦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让一向勇往直前的他都有些不知所措。
和他幻想的一样,上海果然是个物华天宝、机遇无限的地方,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自己与这个陌生都市之间的距离。
一时间,五味杂陈。
刚到上海时的宝总,对这座现代都市充满向往与憧憬。
然而很快现实就向他泼来了一盆冷水——上海并不是他梦想的彩虹天堂,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
宝总原以为自己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谁知道却只能干些低微的杂活儿。
由于本地户口的关系,宝总很难拿到正式工的职位,更不用说买房置业了。
更糟糕的是,宝总根本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寄人篱下。
于是他只能租住在市郊的破旧木屋里。
宝总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四处打听购房的消息。
但是,一个外地人想在上海买房,比登天还难。
有好几次宝总看中房源都因各种原因黄了,让他倍感挫折。
为了能在上海立足生存,他不得不拼命工作赚钱,每天挤在破旧的木板房住着,过着不堪入目的穷日子。
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有几次宝总都想放弃,回老家去。
但每次他都能坚持住,因为他知道,上海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自己绝不能在这个时候不退缩。
这段时间,正好是上海滩建设的黄金年代。
随着浦东的开发,很多大企业纷纷来上海设厂、开厂、建厂。
因为有了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浦东造就了无数上海新财阀。
宝总眼巴巴地看着周围的人都在这个风口浪尖捞到金钱和成功,自己却始终无法翻身。
这让他感到万分焦灼。
正当他孤苦无依,前途茫茫时,一段宿缘偶然闯入了他的世界。
当年投资老家项目的爷叔,此时已经成为上海滩一位颇有威望的商界大亨,再次与宝总相遇了。
蜜里调油,挥金如土:败家宝总扬名立万,一飞冲天
这一次重逢,宝总鼓起勇气去拜访了爷叔,并诉说了自己在上海的困境。
或许是命中注定,爷叔不忍心看这个小伙子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决定收他为门下,让他在自己公司里开始创业。
起初,宝总在爷叔的百货公司里只是个普通职员。
但是他勤奋好学,业务能力出众,很快就得到上级赏识。
通过几年的努力,宝总逐步升到了分公司的总经理位置,开始独当一面,负整个分公司的盈利。
在这个岗位上,宝总得以全面运用自己的商业头脑,他频繁开拓新客户,大胆试行新模式,很快就使得分公司的利润翻了一番。
宝总开始小有名气,在公司内部也混得风生水起。
三年后,宝总在爷叔的百货公司积累了充足的人脉和资金实力。
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自主创业了。
于是他毅然决定向爷叔辞职,在浦东创建自己的公司。
爷叔对宝总这位得意门生寄予厚望,他不仅全力支持宝总的创业决定,还给了他最崭新的经营理念作为指导,并提供了第一桶金作为启动资金。
在爷叔的巨大帮助下,宝总很快就在浦东开办了一家服装进出口贸易公司。
凭借着过硬的商业头脑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宝总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订单不断。
作为90年代的上海市民,大家还记得宝总推出的那条牛仔裤有多火爆。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穿着它,成为当时的流行标志。
宝总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初期投资很快就全部赚回。
没过几年,公司的规模已经成长为上海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宝总也在上海滩扬名立万,成为新一代的亿万富豪。
记者采访过宝总在黄浦江边的豪宅,足足有5层楼高,院子里还停了好几辆豪车。
这在当时绝对属于腰缠万贯的大富豪配置。
在事业达到顶峰后,宝总生活得非常奢靡。
整日里他会开着跑车上街购物或与朋友聚会。
宝总镶满钻戒的手在上海最高档的酒店与名流欢聚,说笑间不吝金钱。
为了显示自己的奢华品位与地位,他毫不吝啬地撒钱、铺张浪费,仿佛钞票对他来说不值一提。
而那个刚来沪时无依无靠的宝总,已经完全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大摇大摆的二代吊丝作风。
这时的宝总,已经完全把从前的艰辛状况抛诸脑后,过上了王子般的生活。
背信弃义,心灰意懒:高枕无忧宝总断情义,断送骨肉情
如果说宝总最初的成功多亏爷叔这位恩人的一臂之力,那么后来的种种作为,却令这位恩人深感失望。
起初,爷叔对宝总这位得意门生寄予厚望,将他视为己出,一直栽培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爷叔将毕生的人脉资源和商业理念传授给宝总,没留一点保留。
而外界经常猜测,宝总就是爷叔唯一的私生子,不然他不可能对这个小伙子如此器重。
然而随着宝总事业的增长,他对师父爷叔的敬重之心也在减弱。
为人师表多年的爷叔,好像变成了自己事业路上的绊脚石。
尤其是爷叔经常对宝总的损友们指指点点,让宝总很不满。
“我现在是老大了,凭什么还要听他的!”宝总在心里暗暗较着劲。
可正是在爷叔的关照下,宝总把握住市场先机,抢占浦东地产,完成新一轮高速扩张。
宝总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爷叔的基业和资助,自己根本走不到今天。
最让爷叔痛心的是,宝总居然为了一个生意,明目张胆地背叛了恩师。
那是一单大额的牛仔裤采购订单。
本来这单生意基本上已经由爷叔联系好,准备给宝总公司。
这次订单对于宝总新一季的销售目标至关重要。
而爷叔也正是希望通过这个订单,再次考验宝总的执行力。
但一个名叫汪小姐的女商人在半路杀出,不惜高价收购了这批货。
据说,汪小姐临时加价足足高出市场价20%。
这样的条件,任谁都无法拒绝。
而这位汪小姐,正是宝总前女友。
原来,此前宝总和汪小姐的感情甚笃,两人险些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好景不长,两人最终因家世悬殊而分手收场。
这次重逢,汪小姐想在感情上打败宝总,以事业上的成功来证明自己。
宝总也许是出于报复心理,在爷叔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帮助汪小姐,使她轻松拿下了这单大单。
其实,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会对公司的销售计划造成多大打击。
但是,面对前女友,宝总丢掉了理智,只想着报复。
爷叔失望之余,更是怒火中烧。
他找宝总质问,宝总却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这才是商场上的生意规则!”宝总义正词严地反驳爷叔的指责。
爷叔一阵恍然大悟:我当年收下你这个徒弟,可真是瞎了眼睛!
我将你视为亲人,你却践踏我们的情分。
从今往后,你我没光!” 说罢,爷叔摔门而去,再无音讯。
从那以后,爷叔再也不去关心宝总的事业起落,独自隐居到乡村修身养性去了。
而因失去恩师指点,宝总的生意最终在股市中失败,公司破产倒闭。
一场梦,终究还是醒了。
宝总走上高峰的同时,汪小姐走向低谷。
她拿下大单后大手一挥,投入巨资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但由于能力所限,加上宝总不再提供帮助,她的公司很快亏损累累,濒临破产。
其实,当初宝总给汪小姐出谋划策只是一时兴起,后来公司自己的大单都接不过来,哪还有心思顾及汪小姐。
汪小姐一个女流之辈,想在上海滩立足太难。
她把宝总的甜言蜜语当真,才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此时此刻,汪小姐身败名裂,被迫将公司清盘。
她一个人蹲在空荡荡的办公室,泪水汪汪。
这时,她的老朋友魏总找上门来,请求汪小姐嫁给自己。
魏总追求汪小姐已久,但一直没能打动她的心。
现在眼见汪小姐从云端跌落尘埃,魏总不禁心疼。
他主动提出用自己的财产来帮汪小姐渡过难关,但唯一的条件就是成为他的新娘。
起初,汪小姐万分不愿意接受魏总的好意。
在她心中,魏总这个男人太过庸碌,不够魄力。
而她自己也有不少优越感,认为魏总配不上自己。
但是现实无情,她已经一无所有,只能勉强点头答应下来。
就这样,原本只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汪小姐,因为创业的失败而放下身段,嫁给了相亲相爱的男友魏总。
婚后,她过上了小资产阶级的平淡生活。
虽然魏总对她照顾有加,但她心中始终忘不了从商带来的激情与刺激。
至于宝总,他的生意帝国在股灾中轰然倒塌。
曾经的上海首富一下子跌落到破产边缘,不但豪宅、跑车都被收归国有,还欠下了巨额外债。
宝总再也无力在滩上撒钱显阔,只能灰溜溜地躲着债主,过上了艰苦却低调的生活。
一场大梦醒来,宝总明白了很多道理。
如果没有当初爷叔对自己的栽培,就没有后来的商业王国。
自己得志后竟然还背叛恩师,简直是昏了头。
现在想要再启航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痛定思痛中继续活下去。
或许儿女情长更比不上骨肉情深。
我们在追逐事业成功的同时,更不应该丢掉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那些来之不易的感情,才是人生的真谛所在。
结语:
宝总的创业故事中蕴含的启示尤为深刻。
我们在为理想奋斗的时候,不要被成功冲昏了头脑,要时刻保持谦卑、仁爱之心。
首先,我们要感恩助我们成长的人。
比如宝总要感激爷叔给予的帮助,不能忘恩负义。
其次,我们更要保持高尚的商业道德。
背信弃义终将自食其果,切不可为利益妥协底线。
再次,我们还需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万一失败,也不要垂头丧气,仍要坚持初心,重新出发。
最后,别忘了珍惜您身边的人。
也许正是这些普通不过的感情,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完整有意义。
我们都在时间的流水中不断前行,期待每个人都能守住自己的本心,活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