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文|啖啖

編輯|t

引言

1981年,一個女人走入一場正在開庭的庭審。隻見她神情淡然,徑直走到法庭中央,因為她是受害者的母親,所有人對她的出現并不意外,也沒有過多設防。卻沒想到,她接下來的舉動,震撼了整個法庭。

隻見她從口袋中掏出一把0.22的貝雷塔手槍,果斷而迅速地擊斃了眼前的嫌犯。她就是被德國人稱為“複仇之母”的瑪麗安·巴赫邁爾。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瑪麗安·巴赫邁爾)

一、離家出走的女兒

1980年5月5日,瑪麗安·巴赫邁爾照常起床準備早餐,對當時的她而言,這隻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早上。

隻是吃早餐時,女兒安娜因為挑食被瑪麗安訓了幾句,她不服氣地和母親争吵了起來。瑪麗安沒控制住脾氣說了幾句重話。安娜當即悲傷又憤怒地離開餐桌。

瑪麗安沒有去理會離開的安娜。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瑪麗安·巴赫邁爾)

與丈夫離婚之後,她選擇自己帶着小女兒安娜生活,兩個人住在呂貝克的舊城區。經營着一家小酒吧以維持生計。

忙碌又瑣碎的生活重擔深深地壓在這個單親母親身上。女兒脾氣有時有點任性,兩人總有些小摩擦,但很快又會和好。她并沒有将這次争吵放在心上,想着到了晚上女兒放學再好好談談。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這次對話是她與女兒最後一次交談。從此之後,安娜再也沒有回到她的身邊。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安娜生前照片)

二、巧妙脫罪的嫌犯

那天下午瑪麗安回到家中,卻發現早該放學回家安娜并不在家。她尋去學校才得知安娜今天根本沒去上學。

心急如焚的她馬上趕往警察局報了警。學校、鄰居、親友聽聞此都派了人手來尋找安娜。人們還以為隻是貪玩的女孩忘記了回家的路。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人們在樹林中尋找失蹤的安娜)

直到後來有人在運河邊發現了裝着安娜小小屍體的紙闆箱。她的脖子上有着明顯的勒痕,衣衫不整,顯然生前遭到了襲擊和虐殺。

這個案件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德國警方迅速出動,迅速地抓捕了嫌犯,讓瑪麗安難以相信的是,這個男人居然是她們的鄰居克勞斯·格拉博夫斯基。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嫌犯克勞斯)

克勞斯也在審訊中承認自己的罪行——是他用一根絲襪勒死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但他接下來的供詞卻前言不通後語,充滿主觀偏見。

他自稱,案發前是7歲的安娜主動向他打了招呼,他看安娜獨自一人走在路上覺得危險,出于好心才将她帶回家中。

沒想到回到家中,安娜就向他索要錢财,并威脅他如果不同意,就會回家告訴别人自己被侵害了。

他因為過于害怕,一時才在失手才将她勒死了。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瑪麗安·巴赫邁爾)

三、一心複仇的母親

克勞斯的這份供詞不僅将主要責任都推脫在安娜身上,而且漏洞百出,毫無邏輯可言。而且克勞斯本身就是有過類似犯罪前科的人。

但當時警方并沒有在安娜身上查出受到侵害的證據,無法證明他話的真實性也确實無法反駁。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克勞斯本就有前科,其律師卻巧妙借用受刑為由辯解其案發時精神不正常)

這個本該為自己罪行付出代價的男人,卻巧妙地開脫了。

而且克勞斯的律師當時還利用克勞斯有前科,遭受了化學閹割是以精神出現問題為由為他辯護。

最終在一審判決中,這個證據确鑿的罪犯居然被法庭宣判無罪釋放了。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瑪麗安)

雖然她立馬上訴了,當時根據當時警方現有的證據推斷,二審的情況也并不樂觀。這一消息徹底碾碎了瑪麗安想要尋求法律審判公平的希望。

1981年3月6日,二審如期開庭。法庭上,克勞斯正向法官陳述他那套說了千百遍的案發經過。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很快就會當庭釋放。

隻是這時,瑪麗安緩緩地走了進來。她是被害者的母親,也是本次的原告。所有人對她的出現并不意外。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瑪麗安舉槍擊殺嫌犯)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正在法庭之上,也沒有人在特别留意她的動作。沒想到她卻在這時做了一件轟動整個法庭,乃至整個德國的舉動。

隻見她果斷從口袋中掏出了一把0.22的貝雷塔手槍,毫不猶豫地對着克勞斯連開八槍,直到彈夾打空。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0.22貝雷塔手槍,一款袖珍手槍)

人們被她的舉動震撼到愣在原地,好一會兒才有人上前攔下她。瑪麗安沒有掙紮也沒有逃跑,滿眼恨意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倒下血泊之中,才鎮靜地随警察離開。

八槍之中,克勞斯身中六槍,當庭死亡。

四、飽受争議的結局

瑪麗安的所作所為很快震驚了德國上下,當時關于她的行為争議很大。有人稱她為“複仇之母”,贊起是用自己的審判法律的不公,懲戒了罪犯。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瑪麗安)

也有人認為她的行為是在“分裂國家”,縱然她有苦衷,但是以惡制惡的行為更加惡劣,影響更壞。如果不嚴懲是在鼓勵人們用犯罪抵抗犯罪。

這是一場複仇正義性争辯。但是這個案件證據确鑿,犯罪經過和事實明顯,審理難度并不大。1983年,法院經過審理宣判她“蓄意過失殺人罪名成立”,瑪麗安被判入獄6年。

三年之後,她就因為在獄中表現良好被提前釋放。但民間關于這件案子的争辯從沒停止,直到今天,仍然有許多人對這場審判的結果針砭不一。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瑪麗安與克勞斯被擊斃後的現場)

案件發生之後,當時的媒體走訪瑪麗安的住所和工作的酒吧。她們母女兩人住在狹小的房間中,薪資微薄。瑪麗安作為這樣一個單身媽媽的心酸和艱難可想而知。

女兒對一生坎坷的她來說也許是生命中為數不多的光和希望。縱然女兒有時有點任性,但母女之間又怎麼有隔夜仇。

安娜的悲劇猶如一把巨錘狠狠擊碎了這個母親的希望之火。人們把瑪麗安稱作“複仇之母”,以她比喻嫉惡如仇的勇者,抨擊不公的審判和現實。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安娜生前影像)

但其實對瑪麗安而言或許那隻是無望之後的絕叫呐喊。瑪麗安從未後悔自己的行為,在當年的審訊中她也承認了自己的所為都是為了女兒複仇。

出獄之後,瑪麗安遠走他鄉,重婚又離婚,但一直沒有回到德國。

1996年,瑪麗安因患胰腺癌離世。她的家人遵照她的遺囑,将她安葬在她的女兒安娜身邊。

1981年,德國7歲女孩慘死,兇手抵賴免罪,母親當庭朝兇手連開8槍

(安娜的墳墓,瑪麗安也葬在旁邊)

繼續閱讀